原创首发
故乡的山菊花
风从故乡单湾的山那边吹来的时候,携着草木的涩香,也携来一丛丛金黄的惊喜。在荒草蔓延的坡地,在石缝倔强的角落,山菊花就那样一簇簇地开了,像谁随手撒下的金箔,在故乡秋的画布上晕染出明丽的光。
它们没有园圃里名菊的矜贵模样,茎秆纤细却韧性十足,叶片边缘带着细碎的锯齿,似是要把单湾秋的清寒都裁剪成滋养自己的养分。花开得极盛,一朵挨着一朵,小而饱满的花盘朝着太阳,把每一缕乡野的光线都酿成了金黄的蜜。“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当别处的绚烂都已退场,是这单湾的山菊花,在无人问津的山野间,把秋的寂寥,开成了热闹的狂欢。
蹲下身细看,每一朵山菊花都有自己的姿态。有的花瓣紧紧簇着,像微型的向日葵,执着地追着单湾的日光;有的花瓣微微舒展,似是刚从睡梦中醒来,带着几分乡野的娇憨;还有的花骨朵半含着,把金黄的心事藏在苞里,只等一阵山风来,便要将所有关于单湾的秘密说与秋听。它们挤在一处,却不喧闹,只是安静地开着,把单湾山野的角落,变成了金色的秘境。
秋阳斜斜地照下来,给山菊花的花瓣镀上一层柔光。风过处,花枝轻轻摇曳,细碎的金黄便在眼前晃动,像一群跳跃的星子落进了单湾的草丛。凑近了闻,那香气清冽得很,没有浓郁的甜腻,只有单湾草木与霜露交织的清新,像极了故乡的性子,质朴,却又带着沁人的回甘。
我常常在这样的山菊花丛旁久坐。看蚂蚁在花枝间穿梭,听虫鸣在单湾的草丛里低吟,任山菊花的香在风里漫过鼻尖。有人偏爱温室里的名花,觉得它们精致华贵,可我却独爱这单湾山菊花的自在。它们不奢求谁的浇灌,不期盼谁的赞赏,只在属于自己的时节里,顺着单湾山野的脾气生长,把根扎进故乡贫瘠的土地,把花开向辽阔的天空。正如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那份自在与从容,是被精心呵护的花永远学不来的,也是单湾这片土地教给我的生命哲学。
一场秋雨过后,山菊花的花瓣上凝着水珠,愈发显得清丽。叶片被雨水洗得发亮,衬得那金黄更加耀眼。雨打花瓣,没有“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萧瑟,反倒多了几分“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的诗意。水珠从花瓣滚落,滴进单湾的泥土里,像是山菊花写给故乡的信,字里行间,都是对生命的热忱,对这片土地的眷恋。
暮色四合时,山菊花在渐暗的天光里依然明亮。它们是单湾秋的信使,也是山野的精灵,用一身的金黄,点亮了故乡寂寥的季节。不必羡慕牡丹的华贵,不必嫉妒玫瑰的娇艳,单湾的山菊花自有它的骄傲——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在风霜凌厉的时节,活出最本真的模样,就像故乡那些在土地上耕耘的人们,平凡却坚韧。
当我起身离开,回望那片金黄的山菊花,忽然懂得,生命的美好从不在喧嚣的舞台,而在像单湾山菊花这样的瞬间:在平凡里坚守,在清冷中绽放,用最朴素的姿态,书写最动人的篇章。这单湾山野间的山菊花,开得那样热烈,那样自在,它们是秋的灵魂,也是故乡单湾的缩影——只要心向阳光,哪怕身处荒野,也能开出一片璀璨的金黄,在游子的心头,永远绽放着关于故乡的念想。
————————————————
作者简介:王护君 、笔名山乡村夫。宁夏彭阳县人 ,中国散文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都市头条认证作家,文字爱好者,一个行走在墨香里的性情男子,喜欢在温暖的文字中寻找一种倾心的诗意生活,常有感性文字散见于网络平台和地方报刊并多次获奖。
详细住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平小区
电话微信同号:15909548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