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自由歌
填词/李含辛
振翼裂苍穹,
不跪不封不称雄。
狂飙卷地千钧力,
肝胆照长虹。
任尔雷霆万钧,
我自星槎横渡,
沧海一壶空。
醉揽昆仑雪,
笑指玉门东。
焚枷锁,
熔铁券,
铸新锋。
鸿蒙初辟,
谁缚鲲鹏九万重?
且把浮名掷浪,
换取清风两袖,
天地作蒲蓬。
长啸惊鸾凤,
振羽入云峰!
附录
赏析:《水调歌头·自由歌》——李含辛的狂放与超越
一、开篇的破空之力
“振翼裂苍穹,不跪不封不称雄”以鲲鹏意象起势,化用《庄子·逍遥游》的宏大视角,却赋予其现代性的反抗精神。“裂”字如刀锋劈开传统束缚,“不跪不封”三连否定,直指对权威与桎梏的蔑视。下句“狂飙卷地千钧力”将自然伟力人格化,与“肝胆照长虹”的赤诚形成壮烈呼应,奠定全词豪迈基调。
二、中段的超脱与哲思
“任尔雷霆万钧”至“沧海一壶空”展现精神境界的跃升。词人以“星槎横渡”的科幻意象(典出《博物志》天河浮槎)消解现实压力,“昆仑雪”“玉门东”的边塞符号被转化为自由疆域的象征,暗含对世俗功名的解构。下阕“焚枷锁,熔铁券,铸新锋”三组动作如锻造史诗,将抽象自由具象为革命性实践。
三、结尾的宇宙意识
“鸿蒙初辟”溯源至盘古开天神话,却以“谁缚鲲鹏”之问颠覆传统命题。末句“长啸惊鸾凤,振羽入云峰”以声画交融的镜头感收束:鸾凤象征旧秩序,而“我”的振翅既是突破,亦是对《楚辞》飞仙传统的现代重构。全词在“天地作蒲蓬”的旷达中,完成从反抗到超越的升华。
四、艺术特色
意象的古今熔铸:鲲鹏、星槎、昆仑等古典意象与“裂苍穹”“横渡”等现代动词碰撞,形成时空张力。
节奏的爆破感:三字句与长句交错(如“焚枷锁,熔铁券”接“鸿蒙初辟”),模拟自由意志的迸发。
哲学深意:通过“缚/解”对立,揭示自由非无约束,而是自我与宇宙的对话。
此词堪称当代“新豪放派”代表作,既延续苏轼“我欲乘风归去”的遗风,又以金属般的锐利词锋,书写出数字时代的精神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