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仙桃凝载人间暖意
文/路等学(兰州)
中国人对桃的眷恋,早深深织进了文化的血脉里。《山海经》中那株“屈盘三千里”的仙桃巨木,吸足了东海的晨露、浸满了星月的清辉,像位裹着云纱的仙人,静静立在缥缈仙峰上;到了《西游记》,蟠桃园里“千年一熟”的灵果,更成了天界盛宴的宝贝——那时的桃,是凡人抬着头盼也盼不到的长生梦,装着对甜美的渴望、对长寿的期许,哪怕轻轻念一声“桃”,唇齿间都像飘着一缕仙气。
如今,这枚仙果悄悄落进了人间,温顺地躺在每个人的掌心。你看它趴在素白餐纸上,多像被夏日阳光吻红的一弯绯月。果蒂那儿还带着点刚长出来的柔粉,像少女醉了的脸颊,慢慢晕成满身的醉红;细细的茸毛裹着软乎乎的光,是时光亲手织的轻纱,指尖轻轻碰一下,都怕搅了它的安静。
可这份甜,从不是平白来的。背后藏着现代农业的温柔心思:农人们挑了又挑,选出能结出琼脂般细腻果肉的品种;水和肥算得精准,把天地间的好东西都锁进果实里。一口咬下去,蜜似的汁水“啪”地迸出来,顺着手指往下淌,甜意从舌尖一直暖到心里。还有冷链保鲜护着、快快递送着,不管是南方北方、冬天夏天,都能准时尝到这口鲜。曾经的“仙界宝贝”,现在成了超市里随手就能拎走的日常甜,踏实得让人心里发暖。
低下头闻闻,淡淡的香绕着鼻尖——像三月桃花没散的温柔,又像五月青果悄悄攒的盼头。把它捧在手里,重量刚好,像握着一段温温的旧时光。指尖蹭过温润的果皮,像摸到了季节的心跳,也勾回了小时候的记忆:桃园里蝉声吵得热闹,阳光碎在叶子上,踮着脚够桃子的欢喜,咬到果肉时的甜,现在这一口,全回来了。
这枚桃啊,对吃的人是口福,对种桃的农人更是盼头。果子长得周正、尝着甜,就能卖个好价钱;成片地种、用心做品牌,日子就像枝头上的桃,一天比一天红、一天比一天甜。再也不用光“靠天吃饭”,手里攥着的,是实实在在的红火,是看得见的好日子。
从神话里的“长生仙桃”,到眼前这枚“幸福甜果”,小小的桃子里,装着中国人千年的念想,也盛着这个时代的温度。它不只是一枚水果,是自然捧出来的礼物,是科技裹着的温暖,更是每个平常日子里,一口就能尝到的幸福。这份甜,是真真正正的人间仙味,暖了舌尖,更暖了心。
作者简介:路等学,中共党员,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区域经济研究,食用菌品种选育及栽培发术研究与推广。发表论文和网络文章百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