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你怎么说
填词/李含辛
烛影摇红泪暗收,
西窗剪雨冷衾秋。
曾将红豆藏诗句,
忍看菱花照白头。
风簌簌,水悠悠,
人间何事不绸缪。
若教重问当时誓,
怕说温柔怕说囚。
附录
李含辛《鹧鸪天·你怎么说》赏析
上片:烛影摇红,相思成囚
开篇“烛影摇红泪暗收”以光影交织的凄迷画面奠定基调。“烛影摇红”既是实景,又暗喻心绪摇曳如风中残烛,而“泪暗收”三字将隐忍的悲情推向极致。次句“西窗剪雨冷衾秋”化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典故,却以“剪雨”替代“剪烛”,赋予画面萧瑟感;“冷衾秋”直指孤枕难眠的寂寥,时空交织中凸显相思之深。
后两句“曾将红豆藏诗句,忍看菱花照白头”形成强烈反差:昔日的红豆寄情与今日的菱花照影,将浪漫回忆与衰老现实并置,深化物是人非之痛。“忍看”二字尤为传神,道出主人公不敢直面时光流逝的脆弱心理。
下片:风簌簌水悠悠,誓约成囚
过片“风簌簌,水悠悠”以叠词摹声绘景,风声簌簌如泣,水声悠悠似叹,自然意象中暗喻人生无常。“人间何事不绸缪”的诘问直指核心——纵使万事皆可筹谋,唯有情爱难以掌控,呼应“怕说温柔怕说囚”的矛盾心理。
末句“若教重问当时誓,怕说温柔怕说囚”是全词点睛之笔。一方面,“温柔”是往昔甜蜜的象征;另一方面,“囚”字揭示爱情束缚的本质。这种既眷恋又恐惧的复杂心态,恰是词人对情感困境的深刻剖白。
艺术特色
意象对比:红豆与菱花、烛影与秋雨,通过意象并置强化今昔落差。
情感张力:从“泪暗收”到“怕说囚”,层层递进,展现隐忍与爆发的交织。
用典化境:化用“西窗剪烛”却反其意,赋予传统意象新的哀婉色彩。
全词以“囚”字作结,将爱情升华为一种甜蜜的枷锁,既有古典词的含蓄,又具现代情感的深刻性,堪称当代婉约词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