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寻来宝贝没处放的情况,对科研之路的尴尬困境与深沉反思!
2004 年 12 月 15 日,于东石露头村的宋墓清理工作中,一场意外却意义非凡的发现,如同一束光照进了我平淡的科研日常——墓室主人的头骨竟保存得极为完好,其中一头骨上,血管的痕迹清晰可辨。
这宛如一颗璀璨的科研明珠,在医学研究领域散发着独特而珍贵的光芒,对于探寻 900 余年前人类与当代人类之间的差异,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那一刻,我满心欢喜,如获至宝,仿佛看到了开启历史奥秘大门的钥匙,急切地想要展开深入研究。
头骨运输遇阻:司机迷信之墙难跨越 我怀着无比的珍视与期待,小心翼翼地将三个头骨(一夫二妻)用袋子仔细盛好,准备装车运往单位。然而,命运却在此刻悄然拐了个弯。司机看到那装有头骨的袋子,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抗拒。他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身体微微颤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地说道:“这可不行,装载死人骨头会带来不祥,万一途中发生什么凶事,那可怎么办?”我急忙上前,耐心地解释这是极为珍贵的科研标本,对于科学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司机却像是被迷信的枷锁紧紧束缚,态度强硬得如同一块顽石,任凭我如何劝说,都毫不妥协。无奈之下,我只能独自提着那装有头骨的袋子,脚步沉重地前往单位,心中满是失落与无奈。
单位遭拒:同事异样眼光下的科研寒冬 到了单位,我原本以为这里会是科研的净土,是我能够安心探索知识的港湾。可没想到,同事们投来的异样眼光,如同冰冷的寒风,瞬间吹灭了我心中那团炽热的科研火焰。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排斥,仿佛那头骨是什么可怕的怪物。有人小声地嘀咕着:“看到这东西就害怕,可千万别放在单位。”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冰冷的孤岛,周围是冷漠与不理解的海水,将我紧紧包围。科研的热情在那一刻被彻底浇灭,只剩下满心的凄凉与无助。
家庭不容:母亲妻子反对下的亲情困境 带着满心的沮丧,我拖着沉重的步伐,把头骨拿回了家。母亲一看到那头骨,脸色瞬间变得如同白纸一般,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愤怒。她双手叉腰,大声地说道:“这东西不吉利,可不能带进家门,会给家里带来厄运的!”我试图向母亲解释这是珍贵的科研标本,对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可母亲却像是被传统观念的铁链牢牢锁住,根本听不进去我的解释。
我只好无奈地把头骨放在门口,用草苫小心翼翼地盖住,心中默默祈祷着能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可没过几天,邻居发现了那藏在草苫下的头骨。他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匆匆找到我,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地说道:“你可得赶快把这东西拿走,自从见了这死人骨头,我就非常害怕,几天都不敢出门,夜里还做噩梦呢!”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尴尬和无奈,仿佛自己成了这个社区的“异类”。
我实在没有办法,便和妻子商量,打算趁母亲不注意时把头骨放在楼上。可妻子听很多人说这东西放家里不好,也和我作对起来。她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担忧,坚决不同意把头骨放在家里。家庭本应是温暖的港湾,是我在科研道路上疲惫时可以依靠的地方。可此时,它却成了我科研路上的阻碍,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解的迷宫之中。
朋友家受阻:爱人坚决反对下的友情考验 就在我感到孤立无援,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的时候,一个同样热爱人类遗传研究的朋友向我伸出了援手。他拍着我的肩膀,热情地说道:“把头骨放我家吧,我这里应该没问题。”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曙光,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我立刻把头骨送了过去,心中充满了感激。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
朋友的爱人知道后,态度异常坚决。她双手抱在胸前,眼神中满是愤怒,大声说道:“你敢拿回来,我就不回家!”朋友无奈地向我投来歉意的目光,我只能再次带着那沉重的头骨离开。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失落和绝望,仿佛自己被友情的大门无情地关在了外面。
科研部门无果:名医爱莫能助的科研困境 为了给头骨找到一个合适的存放之处,我四处奔波,仿佛一个孤独的行者,在黑暗中寻找着那一丝微弱的光明。我拿着头骨到人民医院、卫校、妇幼保健院,找那些德高望重的名医研究。他们都围在头骨旁,仔细地观察着,脸上露出了惊叹的神情。他们纷纷承认这是非常好的标本,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对于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当谈到保存和研究条件时,他们都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爱莫能助的表情。他们表示,医院和学校虽然有一定的科研资源,但对于这样珍贵的标本,却没有专门的保存设备和研究环境。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绝望,仿佛置身于一个黑暗的深渊,找不到一丝光亮。科研的道路似乎被一层厚厚的迷雾所笼罩,让我看不清前方的方向。
无奈之举:头骨失踪之痛的科研悲剧 走投无路之下,我只好用旧衣服包好头骨,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它放在房后的垃圾堆上的草丛里。我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头骨被人捡走。每次路过那里,我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心中默默祈祷着它能平安无事。 可没过几天,当我再次怀着期待的心情去查看时,头骨已经不见了。我像是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整个人呆立在原地,久久无法回神。
听邻居说,是被一个捡垃圾的女人掂走了。我像是疯了一样,访问了多个人,四处打听头骨的下落。我走遍了大街小巷,询问了每一个可能见过头骨的人,可始终没有找回。这头骨可是全世界唯一的血管固化标本啊,它的失踪让我痛心疾首,仿佛失去了最珍贵的宝贝。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悔恨和自责,恨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好这个珍贵的科研标本。
反思与感慨:精神文明教育任重而道远 这次经历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解放 50 多年了,社会教育在转变一部分人思想观念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当今社会,科学精神尚未完全深入人心,迷信思想依然在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如同顽固的杂草,难以根除。 搞点科学研究竟然如此艰难,出现了找到宝贝却没处放的尴尬局面。
这不仅仅是科研标本存放的问题,更是社会文明程度和科学素养的体现。精神文明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摒弃迷信思想。
我衷心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类似的尴尬局面不再出现。科研之路能够更加顺畅,让每一个珍贵的科研标本都能得到妥善的保存和研究,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科学的光芒驱散迷信的阴霾,创造一个更加文明、科学、美好的社会。
卢化南
2004.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