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研主题:聚焦核心素养,破解教学痛点——“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的深度实践与创新
本次教研由教研组长白银娜老师主持: 解读新课标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明确研讨目标。
![]()
教研组长:白银娜老师
专题报告
![]()
主讲人:刘毅老师
1.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趋势与教学应对”。
2. 剖析近三年高考真题中的"语境化"、"综合化"命题特点。
3. 提出"情境任务驱动""微专题训练"等教学策略。
教学案例
案例一:从“病句修改”到“逻辑表达”——高三复习课实践
![]()
主讲人:刘权玲老师
问题背景:
学生病句修改题得分率低,且难以迁移至写作中的逻辑表达。
创新策略:
1. 真实语料库建设:收集学生作文中的典型病句,分类整理为"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专题。
2. "医生问诊"情境任务:学生扮演"语文医生",诊断语病并开具"修改处方"。
小组竞赛:最快找出5处语病并正的小组获胜。
3. 逻辑表达升级:对比修改前后的表达效果,强化逻辑意识。
案例二:让语言“活”起来——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创新
![]()
主讲人:高丽萍老师
痛点:
学生机械记忆文言文实词释义,无法在语境中灵活运用。
突破路径:
1. 一词多义思维导图
2. 古今词义迁移游戏
3. 跨学科语境应用
结合历史课"商鞅变法",用文言文撰写《变法倡议书》,要求准确使用"革"、"更"等实词。
案例三:语言运用与批判性思维融合——辩论课实践
![]()
主讲人:常美玲老师
设计理念:
通过辩论任务,提升学生在复杂语境中准确、得体表达的能力。
实施步骤:
1. 辩题选择:紧扣学生生活(如:“网络用语”是否应该进入作文)。
2. 语言规范训练: 正方需引用《现代汉语词典》对 "网络用语" 的定义。反方需结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语言规范"要求。
3. 辩论升级:第二轮辩论增加"观众质询"环节,要求答辩者即时调整表达方式。
赛后撰写《辩论语言反思日志》,分析用词不当或逻辑漏洞。
案例四:修辞手法的深度教学——让表达"活色生香
![]()
主讲人:何宇老师
教学背景:
学生能辨识修辞手法,但在写作中运用生硬,缺乏感染力。
创新策略:
1. "修辞诊所"诊断活动:展示学生作文中滥用修辞的片段。小组讨论修改方案,强调 "修辞与语境的适配性"。
2. 跨媒介仿写训练:播放《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案片段(如"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
案例五:语段压缩的"三步突围法"——信息整合与精准表达
![]()
主讲人:谷芳芳老师
痛点分析:
学生压缩语段时易遗漏关键信息,或过度删减导致逻辑断裂。
突破路径:
1. "新闻标题生成术":给定一段300字的时事新闻,要求学生10分钟内拟出3个不同风格的标题(陈述式式/对仗式)。
2. "金字塔压缩法"
3. "压缩-扩写"逆向训练
教学经验分享
经验一 :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
分享人:孙文成老师
• 基础层:设计"语言规范打卡"任务(如每日纠正一处生活用语错误)。
• 提高层:开展"微写作"训练(如用50字描述一幅画,要求使用2种修辞)。
• 拓展层:组织"语言文化探究"小组(如研究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差异)。
经验二 :以评促学,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
分享人:丁 成老师
• 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在课堂辩论、小组讨论中的语言表现。
• 表现性任务:设计"生活中错误用语纠察"、"模拟新闻发言人"等任务。
• 学生自评:使用"语言能力成长档案袋",定期反思表达进步与不足。
经验三 :修辞教学的"三阶递进法"
![]()
分享人:郭书军老师
• 认知阶段:用"修辞手法定制卡"游戏,学生随机抽取手法(拟人/排比/反问)为指定句子润色。
• 运用阶段:开展"30秒说服挑战",要求学生用一种修辞手法说服同学借笔记。
• 创新阶段:布置"跨学科修辞创作"(如用通感手法描述物理课的电磁感应现象)。
教研亮点
1. 案例更丰富:覆盖高一至高三学段,涉及文言文、现代文、辩论等多场景。
2. 经验可复制:提供分层教学、技术工具、评价设计等具体操作方法。
3. 问题更聚焦:针对"机械记忆"、"情境缺失"、"评价模糊"等痛点给出解决方案。
教师反馈
各位老师的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太实用了,体现了'语言运用'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符合新课标精神,为我们的专题教学打开了新思路。为了让“语言文字运用”学习更有趣、高效,后续还将推出“词语辨析大赛”、“病句诊所”、“优秀语言片段展”等助力活动。
组长总结
语言文字的运用,从来不是机械的“规则背诵”,而是在理解与实践中慢慢打磨的能力。 教学不仅是规则的传授,更是思维的激发与文化的传承。本次教研通过"案例+经验+研讨"的三维模式,为教师搭建了可借鉴、可操作的实践平台。我们携手努力,让语言不仅成为得分的工具,更成为传递思想、抒发情感的“有温度的媒介”。 让每一个学生在语言的世界中“语”见精彩,“文”展风采!
来源:新格伦双语学校公众号
编辑:(胡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