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0日,平顶山市老年人体育新闻宣传培训班在叶县举办。此次培训由平顶山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叶县老年人体育协会承办,市老体协新闻宣传组成员及各县市区共50余名老年人体育新闻宣传员参与,为我开启了一次学习之旅,也让我对老年体育新闻宣传工作有了全新的认知。一、领导重视:筑牢保障基石
开班仪式上,平顶山市老体协常务副主席左良臣讲话,叶县老体协常务副主席李军路、副主席郭瑞鹏等领导悉数出席。领导们的到场,不仅是对培训工作的高度认可,更传递出对老年体育新闻宣传领域的重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二、名师授课:传授实用本领
本次培训的主讲老师王仲平,同时也是培训班的核心策划者。他有着40余年新闻报道与新闻摄影工作经验,还长期主导老年大学公益摄影课程,现任平顶山市“老年人公益大讲堂”项目总协调人,在摄影、视频拍摄与编辑领域深耕40余年。这样深厚的背景,让他的授课既有理论高度,又充满实践智慧。他不是单纯灌输知识,而是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将老年体育宣传中的痛点、难点转化为生动的案例,让我们能快速理解并吸收,真正学到了体育新闻宣传的知识。
三、课程丰富:学员收获满满
培训课程的设置极具针对性,精准覆盖了老年体育新闻宣传的核心需求,涵盖新闻写作技巧、新闻写作需注意的问题、摄影摄像、信息及图片传送等关键内容。在新闻写作课上,老师以大量老年体育实例为切入点,从选题策划的角度教我们如何挖掘老年体育活动中的独特价值,从采访构思的技巧指导我们如何与老年群体沟通,再到撰写成稿的逻辑梳理,一步步带我们掌握完整的新闻稿件写作流程。通过对优秀稿件的解读,我不仅学会了写作技巧,更明白了一篇好的老年体育新闻,要能传递老年人的精神风貌,让读者感受到老年群体的活力与热情。
摄影、视频课程更是让我收获满满。老师详细讲解了手机在不同场景下的参数设置,比如光线不足时如何调整曝光、拍摄运动场景时如何锁定焦点。同时,还传授了构图、光线运用的实用技巧:拍摄老年体育赛事,要聚焦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与表情;拍摄日常健身活动,则要注重场景氛围的营造,展现老年人之间的互动与默契。在实际操作环节,老师的现场指导让我茅塞顿开,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实操能力,今后能用手机更好地记录老年体育的精彩时刻。
四、教学创新:打破学习壁垒
王老师的授课风格风趣幽默,又极具实效性,彻底打破了传统理论课的枯燥感。面对老年学员,他摒弃复杂繁琐的专业术语,用通俗直白的语言讲解知识,确保每个人都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只要学员有疑问,他总会耐心细致地解答,直到大家完全理解。考虑到培训时间有限,他还特意压缩了原本的课件内容,在一天内高效完成手机摄影与视频拍摄课程。为了让大家真正掌握技能,他不仅手把手教学,还带领学员到楼下实地操作,现场演示慢动作、延时摄影,以及推、拉、摇、移等拍摄手法。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创新教学方式,让我们快速掌握了新知识,为后续开展宣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学员优秀:营造浓厚氛围
参与培训的50余名学员,均来自全市各县市区老体协系统,此前都已在老年体育宣传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培训期间,大家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记录,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课后,大家还及时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把拍摄的素材、撰写的信息整理后分享到培训班群里,供彼此交流借鉴。这种“不懂就问、互帮互学”的氛围格外浓厚,我们在交流中碰撞思路,在借鉴中提升能力,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珍贵的同行情谊。
六、后勤高效:解除后顾之忧
从报到到学习班结束,后勤保障工作全程贴心高效。学员报到时,有专人引导办理手续,入住的房间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由于入住地点与培训地点不在一起,工作人员早早在宾馆大厅等候,待学员到齐后统一带领前往培训地点,避免大家迷路;课堂上,工作人员不时为老师和学员添水,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我们倍感温暖。正是这份周全的后勤保障,让我们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这次培训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成长契机,不仅在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等技能上实现了显著提升,更让我深刻认识到老年体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记录老年群体健身生活的载体,更是传递积极老龄理念、营造健康社会氛围的桥梁。今后,我将把此次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老年体育新闻作品,用手机镜头捕捉老年活力,用文字传递老年风采,为平顶山市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振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