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圣传奇——二刘降伏狐妖》(十五)

南门圣继续着他的游历,这一日来到二刘村。
二刘村四周被筹峰山、凤山等山脉环绕,形成天然的屏障,寓意“藏风聚气”。这风水格局是山环水抱,背山面水,象征着该村与家族的稳固与繁荣。
坐北朝南,背后倚靠山脉,前方临水(长溪)。水流被视为财富与生机的象征,潺潺溪流寓意“财源广进”;而山脉则提供稳定支撑,“山主人丁,水主财”。
村内及周边的溪流、池塘等水系丰富,如云龙桥下的长溪,水流平缓且清澈,符合“水则润下”的风水理念。水系合理分布能调节气场,促进村落的和谐发展。

宋代云龙桥和多口古井也是风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桥寓意沟通与交流;古井则象征着水源的滋养,为村落提供生活用水,也寓意着“生生不息”。

(清澈的古井)
二刘村的风水格局融合了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体现了传统风水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既注重自然环境的利用,也强调家族文化的传承。
该村由来与刘氏家族的历史紧密相连,其名称源于南宋时期刘氏家族的兴盛和分居格局。

(福州凤岗刘氏总祠)
科举兴盛与家族荣耀:南宋时期,刘氏家族人才辈出,尤以刘砥、刘砺兄弟最为著名。二人拜朱熹为师,11岁和9岁同登童子科进士,成为一时佳话。此后,二刘村在宋、明、清三代共走出76名进士,被誉为“进士之乡”,家族的科举成就进一步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朱子像)
(兄:刘砥)

(弟:刘砺)
开基与迁居:二刘村的始祖为刘晖,北宋时期他从福州凤岗迁至长乐筹峰山下,组织民力疏渠围堰,开垦土地,逐渐形成聚落。随着家族人丁繁衍,其后裔分为两支,长、次子世居“外刘”,三子迁居“里刘”,形成“外刘”和“里刘”两个聚居区域,合称“二刘村”。

文化传承与历史遗迹:二刘村不仅是科举之乡,也是理学圣地。朱熹曾在此讲学,留下“晦翁岩”等文化遗迹,村中的刘氏大宗祠始建于宋淳熙年间,是全国刘姓少有的大宗祠之一,见证了家族的历史传承。此外,云龙桥、龙峰书院等古迹也承载着村庄的历史记忆。

明永乐年间,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在长乐泊船候风时,他登临筹峰山,出资修葺龙峰书院(此地又得名:三宝岩)。

刘六符 (1887-1911) 原名刘峰,字肩字,也是二刘村人。在兄弟六人中居末,故又名六符。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福建法政学堂毕业,1910年投入新军,宣传民主思想。1911年4月26日赴香港,次日前往广州参加广州起义,攻打两广督署时,被清军包围,力尽被捕,5月11日从容就义,安葬于广州黄花岗,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和“福州十杰”之一。
因刘氏家族的开基、繁衍和科举兴盛而得名,其名称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家族荣耀。
话说回来,当时南门圣一进村,就察觉到一股妖异的气息。村子里弥漫着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村民们的脸上都带着担忧和恐惧。南门圣走进村子里的小酒馆,想探听一下情况。酒馆里几个村民正低声交谈着。南门圣对一个看起来较为年长的村民说道:“老伯伯,我看这村子似乎有些不寻常啊。”
老伯伯看了看穿着道袍的南门圣,叹了口气说:“道长啊,我们这村子被一只狐妖给盯上了。那狐妖经常在夜里潜入村民家中,偷走粮食和财物不说,还会迷惑一些年轻的小伙子,把他们的精气吸走,现在好多小伙子都病恹恹的。”南门圣握紧了拳头:“这狐妖如此作恶,定不能饶她。”
夜晚,南门圣隐藏在村子边缘的树林里,静静地等待着狐妖的出现。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南门圣定睛一看,只见一只毛色火红的狐狸缓缓走来。这狐狸走着走着,身形渐渐变大,最后幻化成一个美貌的女子。
女子穿着一身红衣,眼神中透着魅惑。她朝着村子里走去,丝毫没有察觉到南门圣的存在。
南门圣悄悄跟在后面,只见狐妖来到一户人家的窗前,轻轻一吹,窗户就开了。
南门圣大喝一声:“狐妖,休得作恶!”狐妖一惊,转过身来,看到南门圣后,嘴角上扬:“臭道士,你可不要多管闲事,这村子里的人可都是我的猎物。”
南门圣抽出桃木剑:“你这狐妖,作恶多端,今天我就要收了你。”
狐妖轻蔑地一笑:“就凭你?你可知道我的法力高强,我修炼了百年,可不是你能对付的。”
南门圣不为所动,挥动桃木剑刺向狐妖。狐妖身形敏捷,轻轻一跃就避开了。然后她伸出双手,指甲变得又长又尖,朝着南门圣抓来。
南门圣侧身躲过,桃木剑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朝着狐妖的腰部砍去。狐妖被砍中,发出一声娇嗔的叫声。
“臭道士,你竟敢伤我。”狐妖愤怒地说。
南门圣说道:“你若现在改过自新,潜心修炼正道,我可以放你一马。”
狐妖却咬牙切齿地说:“不可能,我好不容易修炼到现在的境界,怎么可能放弃。”
南门圣知道劝说无用,他从怀中拿出一个铃铛。这个铃铛是他从一位高僧那里得来的降妖法宝。
南门圣摇动铃铛,铃铛发出清脆而又有魔力的声音。狐妖听到铃声后,抱着头痛苦地挣扎着。
南门圣趁机将桃木剑插入地面,念起了镇妖咒。桃木剑周围泛起一圈圈光芒,光芒朝着狐妖蔓延过去。
狐妖在光芒中渐渐失去了抵抗的力量。南门圣走上前,拿出一道符纸贴在狐妖的额头。
狐妖恢复了狐狸的原形,眼神中满是哀求。
南门圣看着狐妖说:“我本不想伤你性命,你可愿意改过?”
狐狸点了点头。南门圣将狐狸带到村子外的深山中,找了一个偏僻的山洞:“你就在这里修炼,不可再为祸人间。”
狐狸又点了点头,南门圣这才放心地离开二刘村,继续他的传奇之旅。
南门圣走后,二刘村又恢复了耕读传统,“忠信孝悌之里,读书袍笏之乡”,而闻名遐迩。(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