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秋
作者:许海鹰
朗诵:陈育英
韩江秋景如画
炊烟在潮缎的绢面上刺绣
铁林寺榕树垂落长须
蘸取三两笔蟹行的夕照
是砚中未研开的赭石
是迴澜桥遗落的印章
稻浪在远郊推搡
推成青瓷釉上连绵的起伏
竹匾盛满潮汕姓氏
乌榄的紫 遇见蜜柚的黄
屋檐下悬起鱼鳞的银甲
芭蕉叶托住渐沉的绿
红泥小炉煨着工夫茶
紫砂壶里
漾开整个秋天的澄明
木麻黄数着雁阵
而余音在弦诗里转调
是少女鬓边迟开的玉兰
是橹声中弥散的云霭
晒谷场翻动金色谷浪
蟋蟀在草丛缝里校对节令
老船公的网撒向云朵
捞起满篓星斗与寒露
此时
秋风在东海岸摊开宣纸
一笔是柑红
一笔是月白
中诗网诗评:《画秋》
诗人许海鹰先生的《画秋》是一幅以文字为笔墨、融天地灵气的潮汕秋韵图卷。诗人以韩江为卷,以夕照为彩,将铁林寺的古榕、迴澜桥的余晖、稻浪的起伏、乌榄的紫、蜜柚的黄逐一晕染,在工笔与写意之间找到了精妙的平衡。全诗既具东方水墨的留白韵味,又含西洋油彩的浓郁肌理,堪称现代田园诗的典范之作。
诗中“炊烟在潮缎的绢面上刺绣”以织物喻天地,化动态为永恒;“砚中未研开的赭石”则巧妙连结文人雅趣与自然造化。诗人更以多感官交响的手法,让读者见稻浪之形、闻玉兰之香、品工夫茶之醇、听弦诗之余音,构建出立体的潮汕秋意世界。
尾段“秋风在东海岸摊开宣纸”以天地为画室,将柑红月白收笔于无形,恰似将整幅秋景题款钤印,完成了一场自然与艺术互为注释的永恒仪式。此诗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诗意经典存档,更是对东方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描写秋天的优美抒情诗歌。(中诗网)
作者简介:
许海鹰,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科技日报特约记者,香港国际潮人文化基金会董事,潮汕文学院医疗健康文化委员会执行主席,潮汕文学院诗歌创作委员会主席,潮汕文学院书画创作委员会、朗诵创作委员会名誉主席、潮汕文学院碑林文化委员会顾问。中国《青年文学家》杂志社常务理事,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广东省羊城诗社常务理事,广东省朗诵协会文学创作委员会作家,汕头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三心斋诗书画院院长,北京美术馆特聘画师,广东侨界作家联合会书画院画师,广东玉湖书画家协会理事。广东教授协会会员,医学教授,主任医师。
作品在中国《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省《侨星》杂志《三亚日报》《汕头日报》《潮声杂志》,美国纽约中文周刊《综合新闻》报,西班牙《欧洲诗人》双语报,印度尼西亚侨报《千岛日报》,新西兰国家报《信报》,新西兰《华頁》报,澳大利亚《澳洲训报》等国内外50多种书刊报纸杂志出版发行。《父爱》《思念母亲》等诗歌作品被译成西班牙语、英语、德语,在西班牙、美国、德国出版发行。国画作品《骏马奔腾图》,经联合国邮政管理局、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欧洲集邮协会联合举办的世界邮票评审,入选联合国邮票,拟由法国邮政管理局制作成邮票,在全球发行。国画作品《葡萄》《虾趣》《牡丹》在2023年国家邮政中心邮票评审中,被评为优秀作品并制作成国家邮票发行。国画作品《牡丹》入选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艺术大家作品合集《名家大作》。国画作品《虾趣》被美国纽约国立艺术馆收藏,国画作品《牡丹》被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创作及监制的23首歌曲,有18首入选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向全球播放并获好评。2023年获中国诗人作家档案库官方举办的中国第二届孔子杯《特别优秀诗人奖》。著有诗集四部:《岁月如春》《秋思》《激情盛夏》《冬韵》。《中国文艺出版社》2024年出版新书《岭南作家诗歌精品集》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2024年出版新书《魂系华夏·潮英》副主编;《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新书《2024年优秀诗歌年选》主编;《四季出版社》2024年出版新书《微语诗刊》主编;《四季出版社》2024年出版新书《先锋诗林》主编;《中国华文作家出版社》2025年出版新书《华文诗人》主编;2025年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南粤诗刊》主编。
朗诵者简介:
陈育英,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汕头市朗诵协会会员。热爱朗读,钟情朗诵艺术,喜欢分享朗诵心得,愿在声音的海洋里拥抱生活,拥抱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