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刊作者
黎华明/邹建兴/蒋琦/南天强
刘堂平/唐增虎/向思刚
本期编委
顾问:陈野涧/廖万友
审核:熊波:连丙堂
主编:刘堂平
勿忘九一八五题
黎华明
一
警钟嘶裂倍心惊,犹忆当年北大营。
将军有令干戈尽,一夜河山血泪盈。
二
久已蓄谋灭我天,白山黑水尽狼烟。
家仇国恨三千万,血战凶魔十四年。
三
东瀛小国莫为邻,抢掠烧杀罪万身。
耳畔钟鸣须长记,神州血耻待来人。
四
莫道今朝国已强,深仇血海岂能忘。
蒙羞历史冤魂泪,恨不挥戈上战场。
五
烽烟散尽血痕深,切莫小瞧狼子心。
一度一年鸣国耻,男儿有泪不沾襟。
七律 述志吟怀
黎华明(江西)
莫教黑水沉冤逝,砺志同心固铁疆。
律诗四首
南天强(老农)
其一
一着心安稳,恩深岂易言。
五律之二:
其一
此衣虽旧情弥重,每念良言泪暗飞。
[七言律诗遥寄||歌咏赞颂龙风文化发展中心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七律《咏赞龙风诗社师恩》
龙风灿灿韵绵长,领导恩师育俊良。
披肝沥胆传嘉谛,竭尽精诚授华章。
课堂解惑才情茂,课后批文烛影光。
虽过师节恩未忘,诗心敬意共流芳。
七言律《感恩龙风诸位贤师》
龙风举帜韵飘香,俊彦倾心谱锦章。
授课传经施化雨,批文点墨润心房。
不辞劳苦心无悔,唯愿生员才艺锵。
纵已时移师节过,深恩每念意难忘。
七律诗遥寄||龙风教苑师恩颂
龙风雅韵蕴飞扬,众位师尊德艺彰。
日夜操劳倾智慧,秋冬不倦育贤良。
开蒙启智情无限,琢玉雕志未央。
节过师恩难忘却,诗绩遥寄颂流芳。
七律.《龙风十三期学员毕业》
数月攻诗同砥砺,今朝结业共欢然。
经纶满腹才情展,翰墨盈笺锦绣连。
喜看诸生圆绮梦,他年佳绩再承传。
《七言律遥寄||祝龙凤学子毕业》
龙风飒爽聚英贤,数月勤修结墨缘。
笔底诗心追李杜,堂前学识效苏仙。
今朝结业才华显,来日蜚声美誉传。
愿尔前程皆顺遂,诗赋航路永扬帆。
七律诗遥寄||祝贺龙风十三期生员结业:
龙风胜地聚才贤,诗业终成喜讯传。
几月研磨添智韵,一朝毕业赋新篇。
心怀绮梦才华茂,志向青云日月悬。
共冀学员多建树,他年荣耀满河山。
[七言律诗遥寄||咏赞龙风文发中心的领导和教师团队]
其一(平水韵.下平七阳)
绛帐春风化雨长,龙风桃李绽芬芳。
蚕丝织就千重锦,蜡炬凝成九曲肠。
夜火青藜燃北斗,朝窗白雪映华裳。
杏坛莫道耕耘苦,自有诗心伴月凉。
其二(平水韵.上平一东)
龙风绛帐仰苍穹,墨海书山意气雄。
沥血桃夭沾化雨,呕心李硕映晴虹。
推敲夜月诗心苦,点染晨霜鬓影匆。
莫道桑榆催晚景,杏坛依旧韵无穷。
其三(平水韵.下平八庚)
龙风弦诵韵初成,绛帐青衿共此生。
筆底波澜惊海岳,胸中丘壑绘蓬嬴。
蚕丝吐尽三秋雪,蜡炬烧残五夜星。
桃李千枝承雨露,芝兰九畹仰高情。
[七言律诗遥寄||祝贺龙风十三期学子毕业]:
其一(平水韵.下平一先)
龙风学子谱新篇,数月寒窗砚作田。
笔底烟霞凝锦绣,胸中丘壑眺雲天。
推敲夜月心弥壮,点缀秋山志愈坚。
今日青衿成大器,文星灿烂耀星躔。
其二(平水韵.上平四支)
龙风绛帐聚英奇,几载磨砻志不移。
墨海扬帆追李杜,书山探宝效钟期。
诗成夜月三分白,筆落秋风一段痴。
今有青衿膺盛典,云程发轫正当时。
其三(平水韵.下平六麻)
龙风数月绽奇葩,绛帐弦歌映日华。
墨海遨游探珠骊,书山跋涉采灵芽。
诗心已共云霞灿,笔力犹惊风雨加。
此际青衿膺桂冠,鹏程万里振高翮。
文/蒋琦(西安)
休言世上凄凉。有无限、清欢入咏章。纵秋深景寂,金英弄影;池边枫艳,玉露凝浆。 不必伤秋,随缘感旧,万物荣枯入锦囊。休惆怅,愿诗词相伴,岁月悠长。
同题二首
文/向思刚(湖北)
一、鹧鸪天·秋花吟之栾树花
(晏几道体词林正韵)
金屑缀枝风作舞,灯笼垂树月为裳。
不共春红分暖香,独留清艳占秋光。
霜初染,叶微黄,一身风骨傲寒凉。
何须争得群芳赏,落也成诗韵自长。
二、七律·秋花吟之栾树花
(平水韵 七阳韵)
秋来栾树绽轻黄,细碎繁英隐碧篁。
风摇金屑栖云岫,露浥琼琚映晓光。
不共桃杏争艳早,独携霜菊傲寒凉。
纵然零落沾衣履,犹化丹枫入韵长。
鹊桥仙•中秋节(欧阳修体.第十八部)
唐增虎(山东)
举杯邀月,
饼分甜意,
又到中秋佳节。
石榴红透映团圆,
正家国、
同欢此阕。
天涯游子,
心牵故梓,
遥寄乡思千叠。
欢歌笑语满庭芳,
共祝愿、
山河永烨。
七律《清平待客家》
刘堂平(江西)
东道邀宾溪韵唱,高枝迎客宅心筹。
四时轮转途留迹,百米闻声犬未嚣。
躬竹黏蜗添画意,伊依印握存风流。
酒度升级酬劳步,楚云借风醉故游。
七律《清平待客家》
刘堂平(江西)
东道邀宾溪韵唱,高枝迎客宅心筹。
四时轮转途留迹,百米闻声犬未嚣。
躬竹黏蜗添画意,伊依印握存风流。
酒度升级酬劳步,楚云借风醉故游。
作者简介
黎华明,男,63年生,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人。武宁县职业中专教师,副高级别,企业落地培训教练。武宁县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九江市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巜艾风》巜乡音》巜现代文学》等。
蒋琦,1965年2月生,西安市长安区人,1984年11月参加工作,在新疆库尔勒市36431部队服兵役十三年,偶有新闻报道见诸报端,因此荣立三等功一次,中共党员。1999年4月转业返乡,2018年3月开始学习接触诗词,2020年初正式开始练习近体诗词写作。截至2024年底已在数十家网络媒体平台及部分纸刊上稿1800多首,现为区、省秦风诗词协会会员,任《华新诗词》和《长安诗苑》编委,2023年出版诗集《古韵悠悠一路情》一部。
刘堂平,江西九江市武宁县人,文学爱好者,作品散发多个平台,《祖国母亲华诞颂》中国诗人名著网等六家平台联合评选获得优秀文学作品奖,武寧縣詩詞學會會員,半朵中文网专栏聘用作者,墨韵芳洲文学社组织创立者之一。
上下滑动查看
墨韵芳洲文学社公众号
墨韵芳洲文学社
墨韵芳洲文学社始终秉持传承文学经典、弘扬人文精神的使命。我们深入探寻古今中外的文学宝藏,通过诵读品味经典韵味、开展研讨交流思想、积极创作展现才华等多样形式,让人文精神得以延续传承,让文学的力量如潺潺溪流,润泽每一颗热爱文字的心灵。
如今,墨韵芳洲文学社向社会各界敞开征稿大门,热烈欢迎格律诗、现代诗,各类诗歌作品踊跃投稿。我们期待每一篇稿件都充满积极健康的力量,远离政治敏感内容,以纯粹的文学之美打动人心。在此特别强调,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拥有完整版权,但在未经墨韵芳洲文学社同意的情况下,作品不得转载至其他平台。文学社有权在社内组织的各类活动、精心编印的社刊以及官方线上线下渠道展示推广大家的佳作,力求让每一位才华横溢的作者都能被更多人认识,让每一份优秀的文学创作都能绽放独特光彩 。
墨韵芳洲文学社
墨韻芳洲文學社團隊員
顧問:陳野澗 範國霞 陰濟軍 連兩堂 陳 雁 唐增虎 叢延春 廖萬友
榮譽社長:範國霞 陰濟軍 唐増虎
社長:劉堂平
副社長:陳野澗 唐增虎
文學總監:陳野澗 廖萬友
宣傳部長:王宣球
主播:葛俐 方靜
作品編輯總監:劉堂平 鄒建興
收稿總監審核:叢延春 熊波
律詩收稿審核:連丙堂
現代詩歌收稿審核:熊波
執行主編: 劉堂平
文學群總管:陳野澗
墨韻芳洲文學社全體委員:陳野澗 熊波範國霞 陰濟軍 連丙堂 叢延春劉堂平 王宣球 陳 雁 廖萬友 鄒建興柯於仁 汪海濱 胡友平 (排名不分先後)
墨韻芳洲文學社合作方:
《大河奔流文學社》,《洗韻留香詩社》《當代作家》
墨韻芳洲文學社 2025年8月
公众号“墨韵芳洲文学社”投稿须知
一、作品内容
来稿内容,体裁不限,散文、诗歌、古体诗,随笔、论文、游记、作品等,可有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
二、版权要求
1、所有投稿作品“墨韵芳洲文学社”及其相关合作机构,享有使用权。
2、投稿作品必须出自原创首发,不得作假,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稿件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切忌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4、稿件需附上作者简介和1-2张照片;
5、部分图片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三、关于稿酬 :
每首作品的赞赏总金额的30%作为稿费发放给作者,30%发放给朗诵者,20%发放给编辑,20%作为贫困地区慈善赞助,(赞赏额度累积到一定比例我们将捐赠给最需要的贫困学子)每首作品打赏金额低于或等于10元不进行分配,此金额留用平台运营之用,高于10元以上按稿费分配标准执行。
四、投稿方式:
投稿微信:A136-com
投稿邮箱:amd_2002@qq.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