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九曲云海》创作手记
文/李凡
8月16日,又是一个赶早启程的日子。清晨5点半,旅游大巴准时从迭部县出发,奔赴黄河九曲第一湾,只为一睹云海盛景。
晨光熹微,车窗外的草原像披了层灰色薄纱,在朦胧中飞速后退;连绵的山丘百转千回,不断被甩在车后。早起的牦牛在草原上慢悠悠啃着草,身影如同黑色流星般划过绿意。
一小时后,大巴驶入黄河景区的第一个打卡点。远远望见山丘后方云海初现,这意味着目的地已不远。前路依旧是熟悉的山丘与草原,只是雾气渐渐升腾,没多久,大巴仿佛驶入了一座“迷岛”——四周景物全被浓雾笼罩,车子瞬间像失去了方向。那种感觉,既像初入未知黑暗世界时的迷茫与恐惧,又似在巨龙腹中穿行,好在经验丰富的司机从容不迫,并未让我们多担惊受怕。
如今回想才明白,当时我们早已身处云雾之中。原来“腾云驾雾”只闻其美、初见其妙,可当整个人被浓雾彻底包裹时,竟藏着几分刺激与紧张。
不知是谁突然喊了声“看窗外”,众人纷纷抬头——半轮瑰丽的太阳正悬在小山头,刹那间,云雾像被镀了层金,绛紫色的光晕里,玫瑰色的云絮袅袅飘动。可等反应慢些的人掏出手机准备拍摄时,这份美景已悄然消失,车子也渐渐驶入翠绿的山丘之后。
几分钟后,大巴终于冲出云雾,在景点门口停下。待所有人下车后,导游已为我们规划好最佳观云海路线:先乘“天边云梯”登上最高山头巴颜喀拉台,背对太阳、面朝云海,再顺着山头步道缓缓下行。
坐在这被誉为“天下第一梯”的电梯里,众人难掩兴奋,恍惚间竟生出一种“乘鹤扶摇直上仙雾”的错觉。电梯旁设有步行台阶,不远处一位中年男士曾翻到台阶上尝试徒步,可走了约30级便体力不支,只好折返。电梯为封闭式设计,四周的玻璃墙顺着山体斜面搭建,虽与周遭自然景致略显不协调,却极大方便了游客。
终于抵达山顶,驻足远眺——云涛时而如潮水般吞没千山万壑,让远方的山峦像孤城般沉浮隐现;时而又缓缓试探着移动,化作无数“烟雾小手”,轻轻抚摸着山坡上的碧草。此刻的花草沾着水汽,湿漉漉的,仿佛是云朵留下的吻痕。
金色阳光穿透云层,不时在视野尽头架起彩虹,这是大自然突如其来的馈赠。这时,我身旁左侧五六米远的另一座小山头,出现了一只小狗:它静静半卧着,仰头凝望云海浪涛的起伏,阳光为它的皮毛镀上了一层金边。即便我走上前为它拍照,它也依旧纹丝不动,像被这云海彻底“定”住了一般。
山间栈道有时悬于云海之上,每走一步都像踏着烟浪,那种轻盈又缥缈的感觉,让人沉醉不已。
跪拜过山头金顶楼的两名藏妪坐在栈道的台阶上聊天,不知聊些什么,金色阳光里那两张带笑的脸,不就是佛吗?
云海偶尔还会在旭日金光的照耀下,舞动着在周边慢慢渐散,只留河面云雾生生不息——仿佛在河面翻腾、游动的真龙,随时能从绿色的古原上升腾。
此情此景,任何文字描摹都显得苍白。我们唯有举起相机,试图将这“千里云海入镜来”的画面定格。而当云雾彻底散尽,黄河与白河交汇的真容全然展露时,在黄河与白河牵手的地方,它们始终轻声细语、情意绵绵地迂回于唐克金银滩,向世人们展示着旖旎缠绵的爱情——原来云海是二河的面纱。这正是我们古老传说里那幅最瑰丽的“河图”最生动的显现吗?
我们长途跋涉来看你,你化身为千里云海出现在我们镜头里,这正是一场无声的美丽邂逅。
我们怎样才能对这番天地壮美,致以最虔诚的回应?我的诗歌能描绘出吗?
【附录】:
《 黄河九曲云海》
李凡
龙腹行车穿雾间,
鹤背扶梯冲云端。
翻云倒海孤城去,
跋山涉水入镜来。
日出金光舞岚烟,
海退白龙腾古原。
九曲一湾河图显,
二河传说意翩然。
2025年9月21日于禅香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