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歌组章
(散文诗)
文/沈来万
(一)深秋的百日红
秋风萧瑟,百日红依然灿烂。她,不与绚丽的群芳争春,不言热烈夏日的绚烂,独守一隅,只为给寂寞的秋日装点容颜。
晨曦微露,露珠轻吻着它的花瓣,晶莹剔透中映着秋日的宁静与深邃。那红,不似春日之娇美,亦非夏日之猎艳,而是带着几分沉稳与内敛,如同岁月沉淀下的醇酒,越品越觉得甘甜。
在烈日高照下,火样的榴花曾向你炫耀她的热烈烂漫,一阵下山风吹过,脱去了鲜艳的外衣,只剩下大腹便便;再回首,她已经成了人们中秋果盘中的美餐。
在微风吹拂下,婀娜的荷花曾向你显摆她的柔美娇艳,一阵暴风雨袭来,瞬间红衣脱尽,粉瓣已成池鱼的凉伞;再回首,她已是秋雨鸣败荷,枯枝香销翠叶残。
秋风徐徐吹过,百日红轻摇曼舞,仿佛在低声交谈,讲述着关于坚持与守望的故事,讲述着百日里从身旁匆匆而过的一幕幕烂漫与娇艳。即便是在生命的暮秋,它亦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也让人们在这萧瑟的秋日里,寻找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生机与烂漫。
蒙蒙的晨雾,凝成了一层淡淡的白霜,广袤无垠的龙源,静静地换上了银装。东篱下香冷的秋菊已粉墨登场,西崖边一丛丛野黄菊也亮出了笑脸,不愿与秋卉争芬芳的百日红,向它们挥挥手,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自己坚持与守望了的一百多天。
(二)秋蝉哀歌
秋风起,叶轻旋,林间响起一曲离别的和弦。是秋蝉,于枝头低吟浅唱,那歌声里,藏着夏日未尽的热烈,却更添了几分秋日的凄清与哀婉。
它们的歌,不似春日莺啼之清脆,没有夏夜蛙鸣之喧嚣,是淡淡的,幽幽的,如同老画家笔下那抹泛黄的暮色,带着岁月的沉淀与不舍。每一声啼鸣,都是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也是对即将消逝生命的哀歌。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斑驳地洒在地上,也照在了秋蝉脆弱的身躯上。它们似乎在用尽最后的气力,向这个世界宣告着存在,又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未了的心愿。歌声中,有对温暖的渴望,有对寒霜的恐惧,更有对生命轮回的淡然接受。
终于,当最后一缕阳光隐没于地平线,秋蝉的歌声也渐渐消散在秋风里,只留下空荡荡的枝头,和满地的落叶,共同见证了一场关于时间、生命与告别的仪式。秋蝉哀歌,是秋日里最温柔的叹息,也是自然界中最深刻的哲理。
(三)中秋月影
中秋夜,银辉轻洒,万籁俱寂中,月轮如镜,高悬天际,洒落一地温柔。桂树影婆娑,似是嫦娥轻舞于云端之上,遥寄相思情长。清风徐来,携着淡淡的桂花香,穿街过巷,拂过心田,勾起无尽遐想。
月光如洗,将大地装扮成梦幻的银纱世界。家家户户,灯火阑珊,团圆桌前,笑语盈盈,共赏此轮明月,情深意浓。孩童嬉戏,追逐光影,欢声笑语,在夜空中回荡,绘就一幅幅温馨的画面。
此刻,无论身在何方,心向明月,便是归途。月影下,每一缕思念都化作轻盈的云朵,飘向远方的亲人,传递着跨越千山万水的祝福与牵念。中秋之夜,月满人团圆,愿此情此景,岁岁年年,温暖人间。
(四)深秋的口哨
深秋的林间,风,轻轻拾起落叶的叹息,编织成一曲悠长的口哨。那口哨声,穿透了薄凉的晨雾,悠扬而略带几分寂寥。它不急不缓,在枝头跳跃,又滑过空旷的田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撩拨着行人心底最温柔的弦。
金黄的银杏叶,是秋的信使,随风起舞,每一片都承载着季节的密语,与口哨声交织成一首无言的歌。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为这深秋的景致添上一抹温暖而神秘的色彩。
行走在这样的景致中,仿佛能听见时间的脚步,在落叶的沙沙声中,在口哨的悠扬里,缓缓前行。心中那份淡淡的忧愁,也被这清冽的空气和自由的口哨声渐渐稀释,只留下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感慨与敬畏。
深秋的口哨,是季节的低吟,是岁月的回响,它告诉我们,每一个结束都是新开始的序章。
作者简介:沈来万,西安市周至县上天屯村人,1949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周至县哑柏中学,曾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工作,经济师、高级政工师职称。先后担任农行周至县支行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周至县信用联社副主任、西安市农村信用社办公室主任、陕西鸿盛实业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等职务。热爱文学艺术和文字写作,其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多家省部级刊物发表。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