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识人·读书:解锁人生的广阔风景
程兰峰
人生如一场漫长的旅途,我们步履不停,在行路、识人与读书中逐渐丰盈内心,拓宽生命的维度。走的路越多,视野便越开阔;遇见的人越多,越能洞悉世界的多样;书读得越久,越懂得包容与理解。而谦逊与奋斗,正是串联起这一切的纽带,让我们在岁月长河中,不断邂逅更美的风景。
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起初,目光所及不过是脚下的碎石与身旁的灌木,心中满是疲惫与焦灼。可当坚持走到山顶,极目远眺时,云雾在山谷间流转,村落如棋子般散落在平原,落日将天际染成温柔的橘红。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行路的意义从不只是抵达终点,每一步跋涉都在为我们推开一扇新的窗。走过城市的繁华街巷,能见识现代文明的蓬勃活力;踏过乡村的田埂阡陌,可感受农耕文化的质朴厚重;行过异国的陌生土地,会惊叹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脚步丈量过的土地越多,狭隘的偏见便越少,对“世界很大”的认知才会从抽象的文字,变成具象的体验。
遇见的人,则是旅途中最生动的风景。在青年旅社,曾与一位背包客闲聊,他放弃稳定工作,用三年时间环游世界,从亚马逊雨林的探险到北极圈的极光之旅,他的故事里满是对生活的另一种诠释;在社区志愿活动中,认识了一位退休教师,她坚持十年免费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用温柔与耐心点亮孩子们的梦想。这些不同职业、不同境遇的人,如同多棱镜,折射出生活的千万种可能。有人在困境中坚守,有人在平淡中创造,有人在热爱中发光。与他们相遇,让我逐渐懂得,世界从不是非黑即白,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背后的缘由,理解这份多样性,便是对生活最温柔的接纳。
而读书,是一场无需远行的心灵之旅。在《百年孤独》中,感受马尔克斯笔下魔幻现实主义的瑰丽,体会家族命运的轮回与人性的复杂;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被塔拉突破原生家庭束缚、追寻自我的勇气所震撼;品《论语》,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箴言中,领悟与人相处的包容之道。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每一页文字都在为我们搭建认知的阶梯。读得越多,越能明白自身的渺小,越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差异——不再因他人与自己不同而排斥,而是因这份不同而感到世界的丰盈。
行路、识人、读书,最终都指向内心的成长,而这份成长,离不开谦逊与奋斗的支撑。见过更广阔的世界,才知道自己所知甚少,从而保持谦逊的姿态,不断学习;遇见优秀的人,才明白唯有奋斗,才能跟上理想的脚步,不辜负每一次相遇。就像那些在科研领域深耕的学者,他们见过世界顶尖的成果,仍谦逊地探索未知;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坚守的人,他们知晓生活的不易,却始终以奋斗书写热爱。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见的人,也没有白读的书。当我们带着谦逊的心态行路,带着奋斗的信念识人,带着包容的胸怀读书,便会发现,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而我们,也终将在这一场旅途里,成为更开阔、更温暖、更有力量的自己,看见更多曾未想象过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