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商洛山区的丹凤县,有两处古建筑建于同一时代,即龙驹寨船帮会馆和凤冠山娘娘,两处古建筑都修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但是,两处古建筑哪个年代更早?
据《丹凤县志》和《商於古道之丹凤》等文献记载:船帮会馆位于丹凤县城西南隅,又名“平浪宫”、“明王宫”、俗称“花庙”, 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是龙驹古寨会馆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会馆。
龙驹寨自古是“北通秦晋,南接昊楚”的交通要道,东路货物沿长江入汉江逆水而上至龙驹寨,然后向西驮运分散至西安、甘肃,北经洛南转运至潼关、山西等地,所以旧有水旱码头称誉。当时,商贾云集,帮会众多。船帮靠丹江水运,势力发展较大,却无会馆,为不受马帮、盐帮、青瓷器帮、黄帮等岐视,艄公、搬运工五百多名,决定集资建馆。他们团结一心,从每个运件的报酬中提取三个铜钱,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终于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建起了这座闻名遐迩的会馆。
而凤冠山娘娘洞建于何时?在凤冠山娘娘洞东侧墙壁上,有一处文字石刻,内容为:立山主白应照,洞住洞主王兆熊,石匠姚宝贵,清嘉庆十九年三月。这处文字石刻,是凤冠山十二洞里唯一对洞体注释的一处石刻,其他洞中的文字石刻已被破坏,所以它就显得更加珍贵。据说这个洞子是龙驹寨一个名为白应照的财主为感谢送娘娘给自己赐了一个宝贝儿子而修建的,目的是奉劝后人积福行善、多做好事。
从龙驹寨船帮会馆与凤冠山娘娘洞的年代来看,船帮会馆建于清嘉庆二十年,凤冠山娘娘则洞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凤冠山娘娘洞比船帮会馆建成时间刚好早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