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水 麦 积 山 石 窟
池国芳
天水麦积山——陇上明珠。它就藏在甘肃东南的褶皱里。
这山说来也奇,远望活脱脱一个硕大无朋的麦秸垛,故而乡人唤作“麦积山”。其海拔约摸一千七百余米,虽不算极高,却兀自耸峙,颇有拔地通天之势。
周遭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比之兰州干燥,竟多几分江南意味。夏日绿荫覆坡,冬日雪压青松,春秋则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那年夏日,我们从兰州出发,车子颠簸着向东行去。一路上黄土高原的苍茫景色渐次褪去,及至天水地界,忽见绿意渐浓,山峦起伏,心情便不由得舒展开来。麦积山石窟就在城东南约四五十里处,远远望去,果真如一堆金黄的麦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走近了看,才晓得这麦积山的绝妙之处。整座山体竟如刀削斧劈般陡立,石窟就凿在这绝壁之上。现存窟龛二百余个,泥塑、石雕佛像七千余尊,壁画千余平方米,层层叠叠,密如蜂房。栈道云梯攀缘于崖壁之间,游人行走其上,犹如悬在半空中的蚂蚁。我战战兢兢地攀着铁栏杆,仰头是嶙峋山石,俯首是百丈深渊,不觉手心冒汗,腿肚子转筋。
这些石窟始凿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开凿修缮,已有1600余年历史。最奇的是那些泥塑,历经战乱地震,居然大多保存完好。佛像面容丰满安详,衣纹流畅生动,尤其是那神秘的“东方微笑”,比蒙娜丽莎早了千余年,却同样耐人寻味。
麦积山的四季,各有风致。春日山花烂漫,桃杏争艳,映着古窟的沧桑,别有一番生机;夏季绿荫如盖,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去处;秋来层林尽染,红叶满山,与石窟相映成趣;冬日雪后,整座山银装素裹,那些佛龛在白雪中若隐若现,更添神秘色彩。山间多生松柏,时有松鼠跳跃其间;偶见野狐出没,给这佛国净土平添几分野趣。
历代文人墨客至此,无不叹为观止。杜甫当年流寓秦州,曾咏“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于右任先生观后题词“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将其与敦煌并提。这些评价,麦积山是当得起的。
我看那悬在绝壁上的佛国世界,心想古人是如何在这般险峻之处,创造出如此精湛的艺术?这分明是人类智慧与自然造化的一场对话,一场持续了千年的合作。山提供了场所,人赋予了灵魂;自然创造了奇观,人文增添了内涵。二者相得益彰,和谐共生,方才成就了这举世无双的麦积山石窟。
徘徊至日影西斜,忽有所感,遂填《卜算子》一阕:
壁立千佛现,栈道云中绕。 千年雕琢见匠心,妙相人间少。
春夏烟霞绕,秋冬云雾渺。 麦积奇观绝天下,永镇陇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