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18讲讲义
宁静 日月整理
学习套曲〔正宫•端正好〕
前言:我们盘古诗联学院曲系,在初级班、中级班以及提高班第16讲,都学习了北曲套曲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我们对〔正宫•端正好〕进行初步学习。知识有限,与各位曲友分享。
一、套曲〔正宫•端正好〕格式有几种
北曲 〔正宫•端正好〕散套的格式主要有三种,均以〔端正好〕为首、以〔煞尾〕收束,一宫到底且一韵到底,区别在于中间过曲的组合与增减。
2.关键共性与规则
宫调统一:全套须属 “正宫”,以保证声情庄重、雄浑。
韵脚统一:一韵到底,不可中途换韵。
首尾固定:〔端正好〕为首定调定韵,〔煞尾〕为收束全篇,不可省略。
3.选用建议
追求传统规范与精炼:选基础式。
题材宏大、需多层铺陈:选扩展式。
现代主题、重表达自由:选灵活式。
二、正宫・端正好 → 滚绣球 → 小梁州 → 煞尾曲谱(北曲)介绍
正宫・端正好(首牌)
句式 / 平仄:3-3-7-7-5,共 5 句 4 韵,25 字。
格律:仄平平,平平厶△,×××、× 仄平平△。× 平 × 仄平平厶△,× 仄平平去△。
正宫・滚绣球(次牌)
句式 / 平仄:3-3-7-7-3-3-7-7-7-7-4,共 11 句 8 韵,58 字。
格律:× 仄平,× 仄平△(上),×××、× 平平去△,×××、× 仄平平△。× 仄平,× 仄平△(上),×××、× 平平去△,×××、× 仄平平△。× 平 ×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要点:常与 “倘秀才” 回环使用;第 9、10 句宜对。
正宫・小梁州
句式 / 平仄:7-4-7-3-5,共 5 句 5 韵,26 字(常用体)。
格律:× 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平 × 仄仄平平△。平平厶△,× 仄仄平平△。
正宫・煞尾(尾声)
句式 / 平仄:5-5-7-7,共 4 句 3 韵,24 字(常用体)。
格律:× 平 × 仄平,× 平 × 厶上(韵,可平)。× 平 × 仄平平厶△,× 仄平平去平上△。
三、例曲
1.前人例曲:关汉卿《单刀会》(化用)(带曲谱)
主题:忠勇报国
正宫・端正好(首牌)
(句式 3-3-7-7-5,25 字;4 韵;格律:仄平平,平平厶△,×××、× 仄平平△。× 平 × 仄平平厶△,× 仄平平去△)
大江扬,浪千丈△,引数人、驾小舟航△。非比那九重龙凤阙△,恰是千丈狼窝向△。
正宫・滚绣球(次牌)
(句式 3-3-7-7-3-3-7-7-7-7-4,58 字;8 韵;格律:× 仄平,× 仄平△(上),×××、× 平平去△,×××、× 仄平平△。× 仄平,× 仄平△(上),×××、× 平平去△,×××、× 仄平平△。× 平 ×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看龙争,战旧疆△,我一心、坚守汉关△。施勇烈、妙策深藏△,拦鲁肃,索土疆△,要荆州、归还我方△。今日里一帆风送扁舟往△,趁浪逐波,稳取归航△。
正宫・小梁州
(句式 7-4-7-3-5,26 字;5 韵;格律:× 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平 × 仄仄平平△。平平厶△,× 仄仄平平△)
想关某河梁会战场△,曾对曹邦△。五关斩将走遐荒△,名声亮△,万古永传扬△。
正宫・煞尾(尾声)
(句式 5-5-7-7,24 字;3 韵;格律:× 平 × 仄平,× 平 × 厶上(韵,可平)。× 平 × 仄平平厶△,× 仄平平去平上△)
因你那巧舌扬,触我这三尺钢△。今朝定把荆州掌△,谈笑高吟凯歌还故乡△。
套式依据:关汉卿原作《单刀会》第四折核心套数为双调,此处化用正宫四曲重构,以关羽单刀赴会为题材,端正好写壮行,滚绣球表决心,小梁州忆战功,煞尾收束于胜利豪情,符合北曲联套 "起承转合" 的结构美学。
2.当代例曲
校园励志主题(青春合唱风)
正宫・端正好
课声扬,青春漾△,满庭芳、朝气昂扬△。园丁勤护苗茁壮△,共把初心向△。
正宫・滚绣球
笔锋扬,智闪光△,探真知、勇攀高岗△,践所学、志在远方△。遇险障,不慌张△,历风雨、更添刚爽△,洒汗水、浇灌希望△。晨读暮练求真谛,春种秋收结硕果△,气宇轩昂△。
正宫・小梁州
少年逐梦志轩昂△,气宇轩昂△。书山探路勇担当△。心明亮△,携手向朝阳△。
正宫・煞尾
乘风向远方,豪情满胸膛△。校园岁月留芬芳△,未来征程谱新章△。
三、写正宫・端正好 → 滚绣球 → 小梁州 → 煞尾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创作 “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小梁州→煞尾” 这一正宫核心小套,需严守正宫 “庄重肃穆、气脉贯通” 的声情特质,同时兼顾四支曲牌的联缀逻辑与格律规范,以下是具体要求与注意事项:
(一)核心要求:锚定 “正宫特质”,严守 “联套逻辑”
1. 宫调与声情:锁定 “庄重感”,拒绝 “轻佻化”
正宫的声情基调是肃穆、雄浑、沉稳,适配 “家国情怀、民生关怀、历史回望” 等厚重主题(如前举的乡村振兴、校园励志,或古典的忠勇报国、德政歌颂),绝对避免用此套写 “戏谑、闲愁、情爱” 等轻浅内容 —— 若强行用 “端正好” 写日常琐事,会导致 “声情错位”,违背正宫套的本质属性。
2. 曲牌联缀:顺序不可乱,功能要清晰
四支曲牌的联缀是正宫小套的 “经典范式”,需严格遵循 “起调定题→铺陈展开→转合深化→收束升华” 的逻辑,每支曲牌的功能不可替代:
禁忌:绝对不可颠倒曲牌顺序(如先 “滚绣球” 后 “端正好”),也不可删减核心曲牌(如跳过 “小梁州” 直接从 “滚绣球” 接 “煞尾”),否则会破坏套曲的 “起承转合” 节奏。
3. 韵脚:一韵到底,平仄统一
全套需押《中原音韵》中的同一韵部(如 “尤侯韵”“江阳韵”“先天韵”),不可中途换韵 —— 正宫套的 “气脉贯通” 全靠韵脚支撑,换韵会导致 “断气”。
韵脚声调需统一:可全押平声韵(如 “头、流、楼”),或全押上声 / 去声韵(上声如 “走、手、有”,去声可通押上声),避免平仄混押(如 “流”“走” 混押)。
例:若 “端正好” 用 “江阳韵”(光、扬、煌),“滚绣球” 需续押 “场、强、章”,“小梁州” 押 “长、芳”,“煞尾” 押 “疆、昌”,一韵贯穿。
4. 格律:句式不可改,衬字有分寸
每支曲牌的 “句数、字数、平仄” 是固定范式,核心框架不可随意改动:
5.散曲(包括套曲)不忌重韵,同一韵字可在韵脚多次出现;
6.用韵需统一:或依《中原音韵》,或依新韵(如中华新韵、中华通韵),不能混用;新韵创作建议在题目中标注。
(二)创作注意事项:避 “坑” 守 “魂”,让套曲 “活” 起来
1. 避 “声情错位”:别用 “抒情曲牌” 写 “激烈场景”
小梁州的声情是 “舒缓、抒情”,适合写细节、忆过往、表心声,不可用它铺陈 “激烈动作”(如写 “救火”,不可在 “小梁州” 写 “水枪喷、火苗灭”,应转写 “消防员汗透衣,百姓心感激”)。
滚绣球的声情是 “明快、有力”,适合写 “动态场景”(如劳动、行进),不可用它写 “静态抒情”(如 “独自望明月”),否则会显得 “节奏拖沓”。
2. 避 “结构松散”:四支曲牌要 “扣紧一个主题”
整套曲牌需围绕 “一个核心” 展开,不可 “各说各话”:如主题是 “教师奉献”,端正好写 “讲台三尺宽,粉笔写春秋”(定题),滚绣球写 “备教案、改作业,早到校、晚值守”(铺陈),小梁州写 “看学生成才去,忆自己青丝白”(转合),煞尾写 “师恩如春雨,滋润千万秋”(升华)—— 每段都扣 “教师”,无冗余内容。
禁忌:端正好写 “乡村”,滚绣球写 “城市”,小梁州写 “校园”,主题混乱,套曲会 “散架”。
3. 避 “语言生硬”:要 “俗中见雅”,别 “文白脱节”
正宫套虽庄重,但语言需 “接地气”,避免堆砌生僻典故或书面语(如写 “扶贫”,别说 “践行精准扶贫之策”,可写 “扶贫干部进村来,帮咱脱贫把富摘”),衬字可增强口语感(如 “咱农民的日子,如今真不赖”)。
禁忌:用 “之乎者也” 的文言(如 “观夫乡村之变,甚善”)或网络热词(如 “乡村 YYDS”),前者显晦涩,后者破 “正宫气场”。
4. 避 “结尾飘空”:煞尾要 “落地”,别 “喊口号”
煞尾是套曲的 “收束点”,需具体、有温度,不可只喊空洞口号:如写 “环保”,别写 “环保很重要,大家要做到”,可写 “随手关明灯,弯腰拾纸屑△,青山绿水长相伴△,子孙后代有依靠△”—— 用具体行动回扣主题,更有感染力。
(三)一句话总结
写这套曲的关键是:用 “端正好” 定准调,用 “滚绣球” 撑满劲,用 “小梁州” 添温度,用 “煞尾” 收住魂,全程守正宫的 “庄重”,保韵脚的 “连贯”,让四支曲牌像 “一串糖葫芦”,串紧一个主题,甜得有层次。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18期作业
宁静 日月出题
一、要求
1.套曲〔正宫•端正好〕
2.曲题:观九三阅兵
3.韵依中原音韵
4.韵部:自选
二、曲谱及要求
正宫・端正好(首牌)
句式 / 平仄:3-3-7-7-5,共 5 句 4 韵,25 字。
格律:仄平平,平平厶△,×××、× 仄平平△。× 平 × 仄平平厶△,× 仄平平去△。
正宫・滚绣球(次牌)
句式 / 平仄:3-3-7-7-3-3-7-7-7-7-4,共 11 句 8 韵,58 字。
格律:× 仄平,× 仄平△(上),×××、× 平平去△,×××、× 仄平平△。× 仄平,× 仄平△(上),×××、× 平平去△,×××、× 仄平平△。× 平 ×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要点:第 9、10 句宜对。
正宫・小梁州
句式 / 平仄:7-4-7-3-5,共 5 句 5 韵,26 字(常用体)。
格律:× 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平 × 仄仄平平△。平平厶△,× 仄仄平平△。
正宫・煞尾(尾声)
句式 / 平仄:5-5-7-7,共 4 句 3 韵,24 字(常用体)。
格律:× 平 × 仄平,× 平 × 厶上(韵,可平)。× 平 × 仄平平厶△,× 仄平平去平上△。
三、制曲要点
依讲义要求
四、例曲:
看讲义
五、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ד;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平△(去)——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去声韵。
六、作业要求:作业完成时间为两周,各位曲友自行校验后上交,精品作业会登入讲义。
2025.9.5
盘古诗联散曲提高班第18期作业:
本期作者:李广恒、宁静、大橘为重、李凤英、潘如琴、赵偲含、段志军、骆杰英、李树森。
1李广恒
套曲〔正宫·端正好〕观“九三”阅兵
〔正宫·端正好〕(首牌)
帜如霞,枪林蔽,战车列、铁甲携威。碧空掠影苍鹰唳,壮志凌云气。
〔正宫·滚绣球〕(次牌)
步履坚,声若雷,
旌旗卷、长风驱祟,号令响、山海同依。枪闪光,眸聚威,战鹰啸、破空凌厉,导弹立、镇域疆陲。昔年烽火殇难忘,今日铿锵盾自持,尽显神威。
〔正宫·小梁州〕
八秩春秋灭铁蹄,血染征衣。舍身赴死护邦畿。精神继,华夏正腾飞。
〔正宫·煞尾〕(尾声)
鸽翎映日飞,鼓声震天起。雄兵亮剑非为戾,守土安邦太平矣!
2宁静
〔正宫•端正好〕观九三阅兵
(中原音韵 萧豪)
赤旗飘,金风扫,长安街、兵阵如潮。铁流滚滚军声啸,盛大恢宏浩。
〔滚绣球〕核弹威,底气豪,战车驰、嗟惊天窍,战机飞、顿破重霄。方阵齐,步法标,吼声裂,雨呼风啸,激光器,又现新高。虎贲威武山河壮,铁甲森严日月昭,万马腾骁。
〔小梁州〕百载卑屈意怎消,看我今朝。炎黄儿女志尤高。强军号,劲吹势难摇。
〔煞尾〕伟业丹心造,河山浩气骄。阅兵盛况记心窍,华夏腾飞已明了。
2025.9.7
3大橘为重
〔正宫·端正好〕观“九三”阅兵
〔正宫·端正好〕(首牌)
赤旗飘,金戈亮,声威荡、气势轩昂。铁流滚滚如潮涨,智取和平强。
[正宫.滚绣球] (次牌)
剑如虹,声飞扬,枪炮挥、聚眸伟壮。鹰击威,驰车列,征骑猛,轰鸣荡漾。导弹强、岂可思量。往昔烽烟总成殇,今早战讨环绕央,志胆坚强。
[正宫.小梁州]九三亮剑卫安邦,主打那东洋。鹰击怒发千千丈。护祖邦,华夏永荣昌。
[正宫.煞尾] (尾声)
今朝民主强。勿忘往昔伤。阅兵威严霸气扬,永泰民安岁华长。
4李凤英
[正宫•端正好]•观九三阅兵
(中原音韵江阳部)
[正宫•端正好](首牌)
国旗飘,高歌唱,长安道、瑞气辉煌。铁流滚滚军威壮,炮响声声荡。
[正宫•滚绣球](次牌)
步履齐,紧握枪,声势雄、阵容豪旷,方队行、潇洒戎装。导弹群,威力狂,歼载机、浩空穿浪,展战鹰、隐体巡航。昔年华土烽烟苦,今日神州战马强,倍感荣光。
[正宫•小梁州]
日寇侵华十四长,百姓遭殃。全民抗战灭豺狼,豪情畅,胜利谱新章。
[正宫•煞尾](尾声)
穷追世界强,和平岂忘伤。阅兵阵势都夸棒。一片丹心献于党。
5潘如琴
正宫·端正好·观九三阅兵
(首牌)
战旗扬,军威壮,看九三、盛典辉煌。铁流滚滚惊天响,浩气冲云上。
正宫·滚绣球·观九三阅兵
(次牌)
步铿锵,志昂扬,列方阵、英姿飒爽,展雄风、锐不可当。战鹰翔,破雾航,似利箭、穿云破浪,如蛟龙、傲立穹苍。将军意气豪情壮,战士精神斗志强,气宇轩昂。
正宫·小梁州·观九三阅兵
战车轰鸣震四方,队列成行。雄师劲旅意飞扬,豪情壮,威武世无双。
(幺篇)旌旗漫卷迎风荡,展军容、气势轩昂。看今朝,国威壮,千秋盛业,华夏永安康。
正宫·煞尾·观九三阅兵
军威振,国运昌,看今朝盛景无双。强军梦、共铸辉煌,护山河、永保安康,九州欢、万民颂扬。
6赵偲含
〔正宫•端正好〕观九三阅兵有感
文/赵偲含
正宫•端正好(首牌)
炮声鸣,歌声唱,众元首、共聚东方。天安门彩旗飘荡,十里长街望。
正宫。•滚绣球(次牌)
队整齐,把头昂,英气生、壮观景象,方阵来、军号铿锵。核弹随、海舰航,风骨铮、尽情释放,挺背梁、筑起铜墙。银鹰呼吼穿云客,铁甲巡疆射虎狼,露出锋芒。
正宫•小梁州
国民实力九州扬,一派晴光,万人和唱万人腔,声嘹亮,士气谱新章。
正宫•煞尾(尾声)
八秩喜庆祥云荡,太平长忆旧时觞,举酒杯,心舒畅,泱泱华夏,重器永安邦。
7段志军
套曲[正宫·端正好] 观九三阅兵
(中原音韵·庚青部)
[正宫·端正好](首牌)
三军行,红旗劲。眉云间目目如鹰。铠装整,虎虎听令,高鼓人民胜。
[正宫·滚绣球]次牌
过去贫,列强登。天幕昏、界河转赠。烽烟起、阀贵无醒。看而今,盛世兴。陆战队、火箭钻星。海防艇、跑塔高撑。东风快递环球精,北斗星图拓宇升。岛外皆惊。
[正宫·小梁州]
守疆保土起雄兵,马饮东京,剑摧南海坐滩蝇。敌危境,出海立威名。
[正宫·煞尾](尾声)
国家思和平,日常必强兵。西洋若是来添梗,敢送东风去无影。
8、骆杰英
〔正宫•端正好〕观九三阅兵(中原音韵 齐 微)
-
阅精兵,观军器,怀先烈、目睹军威。传承民族精英队,亮出新装备。
正宫・滚绣球(次牌)
网控机,隐战机,高音速、武装神器,显国防、成果优兮。和世界,无对敌,军乐团、战歌呈来,卫黄河、众所周知。河风万丈高吹起,抗战千雄大歼围,紧握枪机。
正宫・小梁州
抗日英雄勇猛威,握炮端机。英'豪抗战健儿集。刀枪立,痛杀入侵敌。
正宫・煞尾
九三看阅兵,记铭历史耻。致先烈敬英雄辈,展国防威力强矣。
9、李树森(安徽)
套曲【正宫.端正好】(首牌)观九三阅兵 (中原音韵 江阳部)
赤旗扬,军威壮。列雄师、铁甲高昂。银鹰蔽日蓝天响,十里长街荡。
【正宫.滚绣球】(次牌)
忆昔烽,倭寇抢。山河破、腥风红浪。卢沟夜丶国土沦殇。儿女郎,南北强。十四载、东方天亮。八路军丶浴血沙场。心铭史册烽烟样,刃铸江山日月昌。珍惜祥光。
【正宫.小梁州】(幺篇)
徒步铿锵斗志扬,旗帜飞翔。保民戈枕守边疆。和平享,九域固金汤。
【正宫.煞尾】(尾声)
中华劲旅刚,拔刀万丈。固金瓯箭头拦挡。共谱宏图铸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