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九★一八(诗)
作者:田金轩(湖北)
在岁月幽谧深邃的回廊里,
今日,我们庄重伫立在九·一八的节点。
时光的洪流滚滚滔滔不停息,
可九·一八的记忆,似钢铁般在心底沉淀。
九·一八的警笛,如暗夜孤狼的悲嗥,
穿越了悠悠九十四载的历史隧道。
当它嘶鸣着划破苍莽的长空,
那是苦难岁月悲怆灵魂的泣号。
它不只是尖锐声响的呼啸,
更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振聋发聩之号角。
往昔的华夏大地被侵略者的铁蹄残暴践踏,
锦绣山河破碎,苍生在血与火中哀号。
黑土地上,高粱在战火中低垂了头颅,
松花江畔,流水呜咽着无尽的凄楚。
城市沦为废墟,乡村只剩残垣断柱,
民族的尊严被无情地狠狠羞辱。
无数先烈如璀璨星辰在暗夜闪耀,
他们挺身而出,似巍峨的昆仑峻峭。
用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
以钢铁意志,将侵略者的野心挡牢。
他们的不屈意志,如燎原的火种,
在黑暗中点亮民族觉醒的黎明。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孤军奋战,
赵一曼在酷刑之下坚守着赤诚。
他们的热血,洒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他们的英魂,融入山川大地的肌理。
那是对祖国最深沉的热爱与忠诚,
激励着后来者,在苦难中奋勇崛起。
看那硝烟,早已在时光里悄然散尽,
但历史的烙印,却如刀刻般永不消隐。
我们铭记九·一八,并非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在铭记中,把前行的力量找寻。
以自强之心,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在科技的浪潮中勇攀世界的高峰。
让“中国制造”的旗帜在全球飘扬,
让祖国的科技之光闪耀宇宙苍穹。
用开放之姿,拥抱整个斑斓的世界,
让“一带一路”连接起友谊的纽带。
在文化的交流中互鉴彼此的精彩,
让和平与发展的理念四海传开来。
和平的阳光,洒在历经沧桑的大地,
这片土地,在磨难中愈发坚韧美丽。
吾辈以史为鉴,将奋斗化作激昂旋律,
书写新时代那雄浑壮丽的传奇。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誓言,
如黄钟大吕在我们的心中久久回旋。
它在国富民强的征程中落地生根,
成为我们心中,永不磨灭的信念。
我们珍爱和平,像守护生命的源泉,
愤笔疾书,记录时代的风云变幻。
自强不息,是我们永恒不变的方向,
向着光明未来,勇敢地展翅翱翔。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首过往,
那一段段历史,如沉重的警钟在敲响。
先辈们的热血,流淌在我们的胸膛,
激励着我们,去实现民族的梦想。
我们不会忘记,那曾经的血海深仇,
也不会停下,前进的坚定脚步。
用智慧和汗水,把祖国建设得更加锦绣,
让和平的歌声,永远在天地间飘拂。
看那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飘扬,
它是尊严的象征,是希望的光芒。
我们在它的照耀下,奋勇向前方,
让九·一八的精神,代代永远传扬。
未来的道路,或许会有惊涛骇浪,
但我们心中有火,眼中有光。
铭记九一八,汲取无尽的力量,
创造属于我们,更加美好的新时光。
让和平鸽,在蓝天下自由地翱翔,
让橄榄枝,在大地上处处生长。
吾辈当自强,为祖国繁荣而奔忙,
让九·一八的记忆,化作永恒的乐章。
在岁月长河中奏响不朽的交响,
引领我们走向复兴的辉煌殿堂。
附: 铭记历史,奏响时代强音——评田金轩《铭记九一八》
作者:文昌阁
在历史的长河中,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心中一道难以抚平的伤痛,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田金轩的《铭记九一八》这首现代诗,以其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意象、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那段悲壮的历史,同时也激发了当代人奋勇前行的豪情壮志。
情感真挚,直击人心
诗歌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在岁月幽谧深邃的回廊里,今日,我们庄重伫立在九·一八的节点”,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作者对九·一八历史的描述饱含悲愤之情,如“九·一八的警笛,如暗夜孤狼的悲嗥,穿越了悠悠九十四载的历史隧道。当它嘶鸣着划破苍莽的长空,那是苦难岁月悲怆灵魂的泣号”,生动地展现了当年的悲惨与屈辱,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在对先烈的歌颂中,作者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无数先烈如璀璨星辰在暗夜闪耀,他们挺身而出,似巍峨的昆仑峻峭”,将先烈们比作星辰和昆仑,形象地展现了他们的光辉形象和伟大精神。作者还具体提及杨靖宇、赵一曼等先烈的事迹,“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孤军奋战,赵一曼在酷刑之下坚守着赤诚”,使崇敬之情更加真挚动人。
诗中表达当代人以史为鉴、奋勇前行的部分,情感激昂。“吾辈以史为鉴,将奋斗化作激昂旋律,书写新时代那雄浑壮丽的传奇”,展现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意象丰富,寓意深刻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九·一八的警笛”是贯穿全诗的重要意象,它不仅是声音的象征,更代表着历史的警示,“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振聋发聩之号角”,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作者将先烈比作“璀璨星辰”“巍峨的昆仑峻峭”,形象地展现了先烈们的光辉形象和伟大精神,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先烈们的崇高与伟岸。“和平鸽”“橄榄枝”象征和平,“五星红旗”代表国家尊严与希望,“一带一路”体现时代发展,这些意象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时代感。
主题深化,富有思想
《铭记九一八》深化了铭记历史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中明确指出铭记九·一八“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在铭记中,把前行的力量找寻”,这一观点使诗歌的主题更具思想深度,引导读者正确看待历史。
作者强调吾辈以史为鉴,通过“自强之心”“开放之姿”建设祖国,实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誓言,将个人奋斗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系,突出了当代人的责任担当。诗歌最后展望未来,“让九·一八的记忆,化作永恒的乐章,在岁月长河中奏响不朽的交响,引领我们走向复兴的辉煌殿堂”,表达了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结构严谨,韵律优美
诗歌在结构上严谨合理,先回顾九·一八的历史,包括警笛的警示、先烈的抗争等,然后过渡到现实,阐述铭记历史的目的和当代人的使命,最后展望未来,结构上历史与现实相互呼应,层次分明。
在语言韵律方面,全诗虽不是严格的押韵格式,但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作者用词精准形象,如“苍莽的长空”“血与火中哀号”“昆仑峻峭”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此诗紧扣时代脉搏,是对当下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平与发展虽仍是主题,但仍面临诸多挑战。诗中所倡导的“开放之姿”,与我国积极推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相契合,体现了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大国胸怀。
“以自强之心建设我们的国家”则呼应了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追求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理念。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自强自立,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诗歌通过这种方式,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让读者深刻认识到铭记历史对于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育与激励的双重价值
《铭记九一八》具有重要的教育与激励价值。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这首诗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它以诗歌的形式,将九·一八事变这段沉重的历史娓娓道来,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同时,诗歌中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能够激励读者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时,勇往直前,努力奋斗。它让人们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民族复兴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田金轩的《铭记九一八》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画卷,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引领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铭记历史,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