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空青的作品
☘️《十五的月亮》
那年那月那日
忽然想写十五的月亮
十五,还远着
便等
等啊等
提笔时
才惊觉
是十六了
2025.9.14
❊ ❊ ❊ ❊ ❊ ❊
🌹【吉特赏析】
《十五的月亮》以简洁语言营造出时间错位的微妙意境。诗人欲写中秋之月却未及提笔,在等待中错过节点,待执笔时已至十六,遗憾与怅惘隐于字间。“等啊等”的循环递进强化期待感,收尾“是十六了”以平淡之语道出失落,形成情绪落差。虽无华丽辞藻,却以日常经验触发共鸣,传递出关于时间流逝与机会错过的哲思,短小精悍却余味悠长。
🔸🔸🔸🔸🔸🔸🔸🔸🔸
空青的作品
☘️《也说人性》
指尖先触到一个字
——欲
后来又撞上一个词
——贪得无厌
天,一直空着
没掉过馅饼
2025.9.14
❊ ❊ ❊ ❊ ❊ ❊
🌹【吉特赏析】
《也说人性》此诗以简洁笔触直抵人性深处。开篇“欲”字,如利刃出鞘,瞬间刺破人性复杂表象,引出核心。“贪得无厌”进一步强化,将人性负面刻画得入木三分,读来振聋发聩。末句“天,一直空着,没掉过馅饼”,以质朴又极具现实感的话语,揭示幻想不劳而获的荒谬,似警钟长鸣。文本短小精悍,语言凝练有力,借简单意象,传递出对人性贪欲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
空青的作品
☘️《也说鸟与笼》
他捉来天上的鸟儿
放进
一只雕花的笼中
起初,鸟撞笼
后来
就不撞了
再后来,我常听见
那只鸟
在精美的笼中唱歌
2025.9.14
❊ ❊ ❊ ❊ ❊ ❊
🌹【吉特赏析】
《也说鸟与笼》以精炼笔触勾勒出深刻寓言。诗人用“捉鸟入笼”隐喻对自由生命的禁锢,鸟由“撞笼”到“歌唱”的转变,暗藏生存策略的妥协与异化。雕花笼的精美与鸟的驯服形成反讽,暗示物质丰裕未必带来精神自由。结尾歌声的突兀出现充满张力,令人思考生存困境中灵魂的消解。诗作以小见大,鞭挞了文明进程中的人性桎梏。
🔸🔸🔸🔸🔸🔸🔸🔸🔸
🔸🔸🔸🔸🔸🔸🔸🔸🔸
空青的作品
☘️《 也说乌儿 》
诗的内容
就不说了
只说这误写的标题
第一个人读成鸟儿
第二个人,也读鸟儿
第三个人,仍读鸟儿
……
于是
我也信了
它本就是鸟儿
将错
就错
2025.9.14
❊ ❊ ❊ ❊ ❊ ❊
🌹【吉特赏析】
《也说乌儿》颇有趣味与深意。标题误写却因众人误读形成“将错就错”的巧妙局面,反映出群体认知对个体判断的影响,颇具哲思。以简单日常的“乌”“鸟”之误做文章,化平凡为有趣,在轻松诙谐里引发对于从众心理的思考。语言简洁直白,没有刻意雕琢,却以小见大,让读者会心一笑的同时,不禁反思自身是否也常陷入这样随波逐流的认知陷阱。
🔸🔸🔸🔸🔸🔸🔸🔸🔸
空青的作品
☘️《也说落马》
三十年前
教科书上说——
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
三十年后
他们说——
上层建筑确定经济基础
如今呢
如今……
2025.9.14
❊ ❊ ❊ ❊ ❊ ❊
🌹【吉特赏析】
《也说落马》以精炼笔触勾勒时代观念变迁,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倒置的戏剧性对比,暗讽权力异化导致规则扭曲的社会现实。诗中“三十年”时空跨越与三次递进式设问形成强烈张力,末句戛然而止的省略号,留出想象空间。全篇以小切口映射大主题,用学术话语解构权力游戏,语言冷峻而富有批判性,堪称微型社会寓言。
🔸🔸🔸🔸🔸🔸🔸🔸🔸
空青的作品
☘️《 两代人 》
老妈说
你知道吗
先前猖獗的贼
为啥不见了
我给她讲天网
她摇头
我给她讲日子富了
她还是摇头
之后,老妈一脸得意地
指着那几个新装的摄像头
对我说
你看,你看——
那一只只老天的眼睛
正盯着呢
2025.9.15
❊ ❊ ❊ ❊ ❊ ❊
🌹【吉特赏析】
《两代人》以对话形式巧妙展现了时代变迁。老妈的疑惑与“我”的解释形成反差,最终她以新装摄像头为答案,既具生活气息又充满智慧。将摄像头喻为“老天的眼睛”,贴切而富有想象力,凸显科技对日常生活安全的守护。简短对话中,两代人思维差异与时代进步跃然纸上,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
🔸🔸🔸🔸🔸🔸🔸🔸🔸
🔸🔸🔸🔸🔸🔸🔸🔸🔸
空青的作品
☘️《 S 》
有人借它比喻女人的身段
有人用它状蛇
有人拿它说地上的绳子
我是个老土
一辈子不擅长摆弄形容词
你若非要这S生出诗意
我只能说
你听,它的谐音
——死
像520
2025.9.15
❊ ❊ ❊ ❊ ❊ ❊
🌹【吉特赏析】
《S》颇具巧思,以简洁笔触展现“S”形态被赋予的不同意义,角度新颖。作者自谦“老土”,不刻意营造诗意,却另辟蹊径挖掘出“S”谐音“死”这一独特解读,如同用冷峻笔触打破常规浪漫想象,形成一种反差与冲击,就像“520”的甜蜜与“死”的残酷对照,给读者留下别样思考空间,语言简练却韵味悠长。
🔸🔸🔸🔸🔸🔸🔸🔸🔸
空青的作品
☘️《 救生圈 》
省里召开的防溺水工作会议精神
市,传达到县了
县,传达到乡了
乡,传达到村了
村里,就赶忙召开紧急会议
在那些山塘。水库。河流的旁边
去放置救生圈
那一个一个一个一个的救身圈啊
远远望去,就好像
是上帝赐予人间的一个个大大的
黑色的
0
2025.9.15
❊ ❊ ❊ ❊ ❊ ❊
🌹【吉特赏析】
《救生圈》以精炼笔触展现政策传递与基层执行,将救生圈这一安全符号置于山水间,喻为生命防线。黑色“0”的意象深远,既象征零事故的安全目标,又暗含溺亡风险的警示,赋予日常防护物以哲学意味。诗作短小却层次分明,从会议精神到具体行动,体现了对生命安全的重视。
🔸🔸🔸🔸🔸🔸🔸🔸🔸
空青的作品
☘️《看某部战争片》
最激激动人心的
是敌人溃败的场景
我们都拍手称快
看着敌人被砍
或吃枪子儿
……我们已经习惯了
——那些敌人
好像全部都是禽兽
不配拥有生命
2025.9.15
❊ ❊ ❊ ❊ ❊ ❊
🌹【吉特赏析】
《看某部战争片》这首短诗描述观战争片感受,直白展现了观众对敌人溃败场景的拍手称快,流露出一种将敌人物化为禽兽、漠视其生命的情绪。这种情绪虽可能源于影片中正义对邪恶的直观展现,但反映出一种简单化的敌我思维。诗作引发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即便在战争语境下,将敌方一概视为非人亦显片面,提醒我们正视战争复杂性及人性的多维度。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