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屏篆书条幅
变化气质
陶冶性灵
变化气质
出处:北宋张载《正蒙·诚明》——“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含义:人出生之后,因气禀不同而形成或刚或柔、或清或浊的“气质之性”。只有通过学习、修养、践履,把偏颇的气禀转化掉,才能恢复“天地之性”(纯善的本然之性)。此即“变化气质”,是宋明理学修身工夫的枢纽。
陶冶性灵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
含义:借助诗礼文艺的熏陶,使人的“性灵”(情感、精神、个性)得到滋育与净化,达到温柔敦厚、品性温雅之境。后来杜甫在《解闷》诗中化为“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进一步把“性灵”与诗歌创作联系起来。

徐子屏,出生于上海,1984年自上海迁居深圳。书屋名“静远草堂”,1984年1月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题写。历任深圳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