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严树森以隶书之庄重,挥毫书写庄顺荣先生两首诗作:《赞庄福东先生》与《缅怀庄兴岱烈士》,让贤达风采与英雄气节在笔墨间流转,成就一段诗墨相和的佳话。
书法家严树森的隶书,取法传统而独具韵味,笔画沉稳如磐石,结构匀称似裁玉,既存汉隶的古朴厚重,又含个人的笔墨灵性。书写《赞庄福东先生》时,其笔锋随诗意起伏:写“福东俊彦枣庄人,志气豪情涉世尘”,笔墨舒展开阔,似见庄福东先生出身齐鲁的爽朗气度;书“曾赴少林承圣哲,早登武榜载青春”,笔画劲挺有力,暗合武者的刚健风骨;至“犹念祖恩寻旧史,赤心传粹德声臻”,笔意渐趋醇厚,将对先辈的追念与传承文化的赤诚,融于温润的墨色之中。每一字、每一句,皆以隶书的端庄,为贤达的一生作注,让读者在观字品诗间,读懂庄福东先生从习武到办学、从经商到传史的人生厚度。
而书写《缅怀庄兴岱烈士》时,严树森的笔墨更添几分肃穆与悲壮。“齐鲁英雄起陋村,少年磨砺志乾坤”,起笔便见沉郁,笔画间似藏英雄少年时的隐忍与抱负;“求知学府明真理,进步风云播火痕”,笔势渐起,墨色浓淡交错,仿佛再现烈士在时代浪潮中传播真理的热忱;“舍身赴难井中烈,迟暮追封慰九原”一句,笔锋凝重,收笔顿挫有力,将烈士舍生取义的壮烈与后人追思的深情,凝于笔端、落于纸上。隶书的规整,在此化作对英雄的敬意,让庄兴岱烈士“办校临危”“传书涉险”的事迹,在笔墨的承载下更显震撼人心。
诗以言志,书以载道。庄顺荣的诗作,是对贤达的礼赞、对烈士的缅怀,字字皆含真情;严树森的隶书,是对诗意的诠释、对精神的传承,笔笔皆有温度。当两首诗作遇上严树森的隶书,便不再是单纯的文字与笔墨,而是成为了传递精神力量的载体——它让庄福东先生的“赤心传粹”与庄兴岱烈士的“舍身赴难”跨越时空,在墨香中被铭记、被传颂,也让书法艺术与诗歌文学的魅力,在这场跨界的融合中,绽放出更为动人的光彩。(文/庄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