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 尕 山 行
池国芳
陇南舟曲地界,有山名曰拉尕,藏语乃"神仙喜爱的地方"。其地处岷山山脉北支,海拔逾三千五百米,山势迤逦百余里,如青龙盘踞甘南腹地。壬寅年夏,吾等自金城兰州驱车南行,过临洮、越岷县,八小时颠簸终见真容。
远望拉尕山,活似菩萨跌坐莲台。主峰如金刚杵直插云霄,侧峰若经卷层层叠叠。山石皆绛红色,乃亿万年丹霞地质奇观,雨蚀风雕成万千形态:或如牦牛望月,或似玛尼堆叠,更有天然佛首岩眉目宛然。当地老人言,格萨尔王曾在此拴马试箭,马蹄印至今深嵌石壁,汩汩清泉自印中涌出,藏民奉为圣水。
四季在此竟同台竞演:山脚油菜花黄得晃眼,山腰云杉林墨绿欲滴,雪线之上终年白冠巍然。五月杜鹃染红半匹山,七月草甸变成芍药海,十月槭树桦木燃起金火,腊月冰瀑悬垂千尺琉璃。岩羊踏雪寻苔藓,雪豹踪迹隐石隙,红腹锦鸡扑棱棱惊起满山雾凇。采药人曾见百年灵芝发幽光,牧羊犬对着云海里的佛光狂吠。
游客们初至皆屏息,快门声如雹落。有沪上来的摄影家跪在草甸上痛哭,说终得见天地初心;岭南学子掏出口琴即兴吹奏,音符散入经幡猎猎作响。藏家姑娘卓玛提银壶斟酥油茶,笑指云隙一处:"瞧见么?那是格萨尔王的铠甲在反光哩!"
自唐时吐谷浑人在此垒石筑寨,明末杨土司建山神庙,至如今光伏板在牧场上汲取阳光,千年人文与自然相生相谐。学者冯骥才题"仙境不必寻昆仑",画家赵望云在此写生三月,画卷里总添几笔转经人背影——谓"山水有灵还需人间烟火温养"。
暮色四合时,我独坐玛尼堆旁。忽见鹰隼驮着晚霞掠过经幡,风马旗将六字真言撒向群山。恍悟此山何以令神仙眷恋:非惟绝色,更在那种亘古的从容——云来雾去自有度,花开花落不违时。人类那点机巧智慧,不过如草尖露珠,虽折射朝阳,终要归还大地。
归途过圣泉边,掬水润喉。清甜中似有铁马冰河味,怕是千年前格萨尔王的战马踏碎星尘,落进这山腹里酿成了永恒。忽闻山歌破空而来:"拉尕的山哟十八弯,一转一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