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毡房星未敛,她已攥紧衣角
——不为晨风砭
怕针脚里的密语
被露气洇成淡痕

日语“早安”说得柔婉
转身将布防图
叠作奶豆腐的温软
电话铃是喉间绷紧的弦
指尖轻按
如按住草原欲飞的蝶翅
每声“调动”、每串辎重编号
都化作风中马蹄
踏向苏军帐前

谁见那哄孩童的姑娘
胸口压着多少未炸的惊雷
铁牢灯比雪冷,鞭裂旧蒙古袍
“情报何在?”凶吼撞得墙响
她只凝向铁窗
——那方飘着呼伦贝尔的云
血渗石缝时,不念皮肉痛
只记父亲塞炒米的掌心暖:
“要学草原草,枯了也不吐半字真言”

日军终是松了手
当她是株折腰的苗
怎知她心底,早栽下千顷春潮
后来诺门坎的风,总携她名姓飘摇
不是“马茹西”——是藏在敌目里
最烈的一簇火,是未弯的
达斡尔脊梁,是照亮胜途的
那盏,长明的灯
(注:诺门坎战役中,达斡尔族姑娘马茹西以保姆身份潜伏日伪机构,为联军传递情报。她是情报员额尔登毕力格长女,养父哈斯巴特尔。因沉稳多语(精通日、蒙、达斡尔语),她先后潜入伪索伦旗政府、警察署当话务员,凭过目不忘的本领,从文件与电话中截获日军人员、武器、动向等核心情报,交予父亲及战友,为苏军将领朱可夫精准研判战局提供关键支撑。后遭日军怀疑逮捕,纵使酷刑加身,始终守口如瓶,终令敌人无获而释。)


鲁鲁文学
主编/审稿:鲁桂华老师
剪辑/美术:路萌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期
《诗诺门坎的灯》-迅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