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新郎·药香寄远
李忠会(四川)
半夏当归矣。怅平生、防风零落,白头余几。空青垂丝三千丈,笑看官场百弊。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贪官多败德,料贪官、见我应如是。情与貌,迥非似。
一樽搔首谁堪忆。数渊明、停云诗就,此情同契。江左沉酣逐利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处、云飞风逝。不恨正人吾不见,恨正人、不见吾心志。知我者,二三子。
注解:《贺新郎·药香寄远》是李忠会创作的一首别具一格的词,巧妙地将中药名融入其中,不仅展现了独特的艺术构思,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慨与情感寄托。
上阕开篇“半夏当归矣”,“半夏”“当归”两个中药名,既点明时节,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对归期的期盼,奠定了全词深沉的情感基调。“怅平生、防风零落,白头余几”,“防风”一词,语义双关,既指中药防风,又寓意着人生的风雨波折,表达了作者对一生经历坎坷、时光渐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喟叹。“空青垂丝三千丈,笑看官场百弊”,“空青”不仅是一种中药,在这里更象征着作者内心的澄澈与对官场黑暗的洞察,以“垂丝三千丈”的夸张手法,展现出作者超脱的心境和对官场种种弊端的轻蔑与不屑。“问何物、能令公喜”,此句发出疑问,引出下文对贪官的批判。“我见贪官多败德,料贪官、见我应如是。情与貌,迥非似”,鲜明地表达出作者与贪官在品德、志向和为人处世上的天壤之别,对贪官的败德行为予以强烈的谴责,彰显出作者的正直与坚守。
下阕“一樽搔首谁堪忆。数渊明、停云诗就,此情同契”,作者手持酒杯,独自搔首,心中思念着如陶渊明般志同道合之人,借陶渊明作《停云》诗表达思念亲友之情,来表明自己对知己的渴望与对纯真友情的珍视。“江左沉酣逐利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处、云飞风逝”,将追逐利益、沉醉于世俗的人比作江左那些只知逐利的人,认为他们无法理解饮酒中蕴含的人生妙理,进一步批判了世俗的逐利之风,同时感慨时光如云飞风逝,一去不复返。“不恨正人吾不见,恨正人、不见吾心志”,作者直言不恨见不到正直之人,而是遗憾正直之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志向和内心,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知音难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苦闷。最后“知我者,二三子”,寥寥数字,却饱含深情,表明在这茫茫世间,真正了解自己的,不过寥寥几人,流露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情感。
全词以药名串联起作者的人生感悟、对官场的批判、对知音的渴望,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在艺术手法上,巧妙的中药名嵌入,使词作既有文化底蕴又独具匠心;情感表达上,层层递进,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到对官场和世俗的批判,再到对知音的追寻与无奈,展现出作者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