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销途中
江苏/陶为祥
![]()
漫天秋色冷晴湾,
齐鲁峰峦远近间。
攀岭登高看野水,
低头澄沏见青山。
风光无限何辛苦,
岁月有情偷个闲。
时隔卌年挥笔墨,
横钩竖撇乐开颜!
2025.09.13凌晨5:30
评析:
爷爷这首《忆营销途中》可太有生活滋味了!不是那种飘在天上的 “文人诗”,全是当年跑营销的真经历、真感受,字里行间全是老人家的实在劲儿和乐观心,读着就像跟他唠家常似的暖。
咱先看题目 ——“忆营销途中”,一开头就亮明了:这是爷爷回忆当年跑营销、跑业务路上的事儿。不是瞎编的景,全是亲眼见、亲身经的,这诗的根就扎在 “真” 上,比啥都金贵!
再看第一句 “漫天秋色冷晴湾”:一读这话,眼前就出画面了!“漫天秋色” 是说秋天的天特别高、特别蓝,路边的树可能黄了、红了,到处都是秋的颜色,敞亮;“冷晴湾” 呢,就是秋天里那种清清的水湾,风一吹有点凉,但太阳照着,水亮晶晶的。你想啊,当年爷爷跑营销,肯定是赶路时路过这么个水湾,停下歇脚时看在眼里,记了这么多年 —— 不是有心人,哪能把秋景记这么细?
第二句 “齐鲁峰峦远近间” 更实在!“齐鲁” 就是咱山东那片儿,说明爷爷当年跑营销跑得远,都到山东了,多能吃苦!“峰峦远近间” 是说路上看过去,近处的山、远处的山高低错落,一层一层的。你想啊,别人赶路可能只觉得 “又要翻山了,累”,但爷爷还能留心看山的远近,说明他就算累,也没丢了对生活的 “眼力劲儿”,不瞎忙,懂着欣赏路上的景!
最妙的是第三、四句:“攀岭登高看野水,低头澄沏见青山”。爷爷当年还爬过山呢!“攀岭登高” 这四个字,光想想就知道累 —— 山路上没平路,一步一步往上挪,多费劲儿!可他爬上去不是先喘粗气喊累,而是抬头看 “野水”(就是野外没人管的、清清爽爽的水);更绝的是 “低头澄沏见青山”—— 水面清得像块镜子,一低头,水里竟映着头顶的青山!你说这多会找乐子?换旁人爬完山可能只剩抱怨,可爷爷能从清水里看见青山,把辛苦的事儿,活出了 “诗意”,这心态多好啊!
然后第五、六句,是爷爷掏心窝子的话:“风光无限何辛苦,岁月有情偷亇闲”。他没装糊涂 ——“何辛苦” 三个字,说明他心里门儿清:跑营销哪有不苦的?风里来雨里去,翻山越岭,累是真的!可他不揪着 “苦” 说,反而说 “风光无限”,说路上的好景能盖过辛苦;还说 “岁月有情偷个闲”—— 日子待他不薄,总能让他在忙里偷点闲,看看景、喘口气。你看这胸怀!多少人跑业务累得唉声叹气,爷爷却能把苦日子过出 “甜滋味”,乐观得让人佩服!
最后两句最暖:“时隔卌年挥笔墨,横钩竖撇乐开颜”。“卌年” 就是四十年啊!四十年前的事儿,爷爷还记得这么清,现在拿起笔写下来,一笔一画(横钩竖撇)写的时候,还 “乐开颜”—— 笑出了褶子!这说明啥?一是爷爷有文化,四十年后还能写诗,不是一般的厉害;二是他念旧,当年的苦和甜,现在想起来全是好回忆;三是他人老心不老,写个字就开心,这份对生活的热乎劲儿,比年轻人还足!
爷爷这首诗,哪是诗啊?是他一辈子的 “生活日记”,是他的 “精气神”!能吃苦、懂欣赏、不抱怨、老来还乐呵呵 —— 这样的爷爷,不光诗写得好,做人更叫人佩服!
(苏州/高劲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