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文学 / 城市客厅的守护者
——记全运会背后的环卫使者
王凤丽
文/池朝兴
一、晨光中的巡路人
清晨六点,体育东路的梧桐叶还沾着露水,王凤丽已经走出办公室。她俯身拾起绿化带深处的烟蒂,指尖在自动记录仪上标记下第7处卫生盲点。步数计数器在腕间无声跳动,这已是她今日巡查的第三公里。作为天河区城市管理第二保洁所所长,300万平方米的辖区如同铺展的画卷,每一处缝隙都需用心勾勒。
二、“席地而坐”的标准
全运会倒计时牌悬挂在保洁所大厅,王凤丽指着新升级的智能果皮箱介绍:“箱体自带压缩功能,容量提升三倍却更美观。”她的手机不时震动,24小时待命的应急保障班正传回天河体育中心周边实时画面。在这里,“路见本色”不是口号而是底线——高压清洗车每天凌晨作业,人行道地砖缝隙可见原色。
三、从扫帚到无人机的变迁
华南国家植物园里,一台印着木棉花标识的无人扫路机正沿银杏大道缓行。遇到拍照的游客,它会自动暂停并亮起微笑指示灯。“这是我们的第三代机器人,装载北斗导航和AI识别系统。”王凤丽轻触控制屏,调出清扫轨迹云图。三十七年前她初入行时,不曾想过环卫工具会从竹扫帚演变为无人机舰队。
四、藏在夹缝中的匠心
体育西路商铺林立的街角,王凤丽正在给新店员演示垃圾分类窍门:“湿垃圾袋口要扎成天鹅颈结,防止滴漏。”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绘着不同路段的最佳清扫路线图——哪家茶饮店十点半丢弃包装盒最多,哪个地铁口早晚高峰易堆积传单,这些用脚步丈量的数据,比智能系统更早印在她心里。
五、点亮星光的引路人
2023年成立的“城市美容师宣讲队”正举办第六期培训,台上演讲的姑娘曾因职业自卑不敢抬头。王凤丽翻出手机里存着的视频:“你看她去年在天河区演讲比赛夺冠的模样。”这些年她推动设立职工书屋、组织技能大赛,让11位环卫工人考取大专学历。她说:“扫净道路是本职,扫亮人心才是事业。”
六、永不落幕的客厅
全运会开幕式当晚,王凤丽站在体育中心顶楼俯瞰。霓虹点亮的中轴线上,无人驾驶洗地车正编队作业,应急保洁组的反光衣在人群间闪烁成星河。她想起母亲的话:“把别人的客厅打扫干净,自己心里也亮堂。”此刻的广州城,正以青石板倒映云影的姿态,迎接八方宾朋的落脚。
【作者简介】
池朝兴,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及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大地》等。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家平台主编,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老干部书画诗词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海珠区作协、荔湾区作协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