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过户》
文/孟烨
引子 . 拆迁
随着城乡一体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拆迁”这个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土地革命,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城乡。大华所居住的这座小城也与时俱进地掀起拆迁的高潮,各乡镇街道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拆迁、拆迁!”成为挂在老百姓嘴边热议的话题。之所以能够“热议”—热烈地议论,是因为伴随着拆迁有大大的利好惠顾,所以每一户有可能被拆迁的人家都翘首盼望着,热烈地讨论着,轮到的人家则更热闹,孟大华也参加了这个话题的讨论,借“大华书场”说一回拆迁过户的事。之前大华压根没想过拆迁这档子事,倒是仔细想过拆迁是否可以与风马牛搭上哪条关系。像大华这个阶层的人能有什么好事会轮到呢?老三届,倒霉的老三届,一辈子风雨坎坷,除了付出还是付出,很少有得到,除了那份用青春热血和绵长的年头熬出来的工资。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她,还能够奢望有什么意外之财呢?大华还明确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是现如今最吃香的农民,而是目前最不吃香的居民,自己没有造过房子没有自留地,住的都是公房,所以拆迁和补偿等好事绝对轮不到她,所以就抱看热闹的心态隔岸观火。
谁知世事难料,天降大运与斯人,幸运之神眷顾了孟大华,她竟然也有望成为被拆迁的对象。不过这个“有望”只是坊间传说而已,尽管大华所居住的小区并没有接到权威部门下发的通知,但怎么拆何时拆,已被渴望换新房或者发大财的隔壁邻居们传说的有鼻子有眼。不是么,隔壁那条街不是拆光了吗,北面那个方向正在动员呢!去年我们这个区的财政收入好几十个亿,领导们总想把这些钱花掉,花到改善民生主要是城市改造上去,不花掉也是不作为啊,不花掉哪来的政绩呢!这样说来,有点道理,所以说,她们小区的拆迁也就是迟早的事了。现今年代一切皆有可能!大华不免心存侥幸,喜滋滋地盘算着,政府补偿给钱的话,装修补助费、搬家费、临时过渡安置费、按时签约奖励几千元,按时腾空奖励上万元,家中有七八十岁的老人补助5万元,政府回收每平方米二万三……天上掉下个大馅饼,除了一大笔钱,还给房,这下好,旧房换新房,小房换大房,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这不是做梦吧。大华想起马云说过一句话,那是被镌刻在梦想小镇的墙上—“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想想阿里巴巴搞得那么大,还不是因为马云有梦想而且实现了。于是大华开始做梦,并且在梦想和美好前景鼓舞下,跃跃欲试。
过户
拆迁说拆就拆的,准备工作要做好,以备不时之需。什么准备工作呢?除了人口户籍及资格审查符合相关规定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房产三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所有权证、契证以及国有土地使用证。更更重要的是,三证上的所有权属人必须健在,那么有关部门在审查目测包括拍照通过后便会确定权属人所应该享受的标准和待遇,当然,这是严格按照政策执行的,必须套牢某一条。谁也没有权利逾越政策。大华找出三证,在,齐全,遗憾的是,所有权属人不是孟大华,而是她那已经去世10年的老公—林赫。10年里,那套面积不大的房改房由于一直挂着死人的名字,许多缴费,装修都无法走正常渠道,电线老化,管道堵塞,家具陈旧,已经没法住人了,老房子真的应该拆掉去卖掉,然后买一套稍大一些的老小区的二手房,巧的是正好赶上政府拆迁,大华的梦想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谋而合,眼下应该马上制定行动计划,而计划的首要,必须先从过户开始,为了拥有房屋所有权,必须去过户,过户是大华的“刚需”!另外很重要一点是,两个孩子失去了父亲,作为母亲必须做好这件事,办好过户,等将来自己离开这个世界还能给孩子留下一点财产,所以说,困难再多也要办,大华横下心来跟自己说,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为了孩子,我要上!
公证处—个绕不过去的坎
要过户,房管部门要求必须先到公证处去公证,也就是说必须在公证处收集到全部证明材料经严格审查后才能办理有效的房地产所有权证。大华咨询了一下房管会,他们推荐了五个公证处,大华仔细分析了公证处的地理位置,找了一家相对方便的XH公证处,然后带上证件和材料,兴冲冲地找到那里。XH公证处人满为患,跟银行不一样的是,每个窗口前都围满人,语声嘈杂。大华摸了个号,静静地等着,从早上9点开门一直到11点40分才轮到,那位30多岁的女公证员听她介绍了一下情况后,很熟练地打印出一份清单说,你照着这个清单上的要求去准备资料吧!你们这是继承,按照继承来办理。又问她一句:“为什么才来办理,你丈夫去世十年了,早就该办了,你知道吗,现在房价飞涨,价格太高了,房屋过户牵涉面广,政策调整了,非常复杂,有点麻烦哦!”大华回答说,当时丈夫去世,93高龄的婆婆正在住院,为了不让老人受刺激,说好谁也不许透露她儿子的死讯,这一瞒就瞒了十年,过户的事也一直拖着,去年10月,老人家103岁了在关怀医院安然离世,我这才来办理过户手续的。大华又问公证员,房屋权属人死亡,房屋怎么分配?公证员回答说:“按当前政策,假设你这套房屋价值一百万,那么夫妻各一半50万,而林赫去世了,他那50万就由他老母亲及两个子女平均享受,而他们三人如果愿意放弃自己那一份都给你的话,才能把林赫的名字改成孟大华。但是要求所有人必须亲自到场拍照签字,包括住院的一百多岁的老人也要到场,而且要意识清醒”。“还有一点特别提醒,现在儿子死在娘前头,那么母亲有享受的权利,但如果母亲也去世了的话,那她那一份则由其他子女分享,也就是说林赫的哥哥和妹妹要分享母亲的那一份,具体多少你们自己去算吧!”
天哪,这个账怎么算?绕来绕去都不知道谁应该有多少钱。牵涉的人这么多,问题这么复杂,这个复杂程度远远超越了大华的想象。这哪里是上刀山下火海啊?上刀山下火海只要勇敢一些,闭上眼睛猛地冲上去就可以,这里牵涉这么多人际关系,平时不来往,现在却要上门去讨好,看脸色,请人家拱手让出那一份财产,对于最不要看别人脸色的大华来说,真的难死人!现在的人都把钱看的很重,电视节目“和事佬”里那些人为了点房产兄弟姐妹反目成仇,斤斤计较,寸步不让,真的很恶心。不得不承认社会上这样的人很多,大华运气不好的话会不会也碰上一位?不管怎样,为了过户这个终极目标,大华必须克服心理障碍,硬着头皮,登门拜访,装傻充愣,低三下四,任凭好话坏话照单全收,暂将自尊心扔到九霄云外。要做一个弱者,按照常理,人们同情弱者,或者这是唯一的方式呢!
公证员开出的清单上这样列着:1.林赫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户籍注销证明(公安机关出具)/ 2.林赫的妻子及子女的户籍档案证明(户籍曾在一起的派出所出具),/ 3.林赫的父母亲的关系证明及他们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户口注销证(公安机关出具并且证明死亡时间),/ 4.林赫的人事档案材料复印件(盖章),内容体现本人、配偶、子女、父母情况,/ 5 所有继承人的人事档案身份证明并(妻子、子女、兄弟姐妹)到场办理,携带各自的身份证、户口本;)/ 6.遗产凭证(房产三证),/ 7 .林赫的结婚证,/ 8,.母亲的人事档案材料复印件(盖章)内容体现本人、配偶、子女、父母情况,/ 9.孟大华能证明“我是我”并且与子女的关系证明,自己的行政人事档案,/ 10两位健在的能证明母亲丧偶的证人的人事档案,身份证明;……
仔细看了这份清单,大华头也晕了,但是她相信只要人活着,总能沟通,事情总能解决,同时坚信活着的人有感情,总会讲究一些礼仪,大华毕竟也是林家40多年的媳妇,毕竟不离不弃照顾丈夫十多年,何况林家人都有文化,比较厚道,总会感动,问题应该不大。
公证员最后特别强调说:“林赫既然有母亲,必然还有父亲,那么父亲也应该享受一份,也就是说林赫应该赡养父亲,如果父亲再婚了,又去世了,那么再婚对象或对方的子女也要来瓜分这一份……” 这番话犹如晴天霹雳,立刻击倒了孟大华。因为她知道这件事是不可能办好的。
死人逼活人
林赫还只有5岁的时候,父母离了婚,那是1946年,母亲思想进步参加革命,而父亲则是纨绔子弟不务正业,母亲带着三个孩子离开林家大院到了杭州而父亲则从此不再联系,只是听说57年被打成历史反革命,死在门头沟煤矿或是东北劳改农场,如果活到今天,应该是106岁。一个棘手的特殊的问题来了—林赫父亲的死亡证明到哪里去开?去找什么部门?什么街道什么派出所?……没有,一点线索都没有。要不,还是先从老母亲那里下手,她的档案里应该记载婚姻状况的吧,可是......
林赫的妈妈57年积极支援新疆,到那里去教书,一则她响应政府号召,二则工资稍高一点寄回杭州好养活三个孩子和一个外婆.现年103岁的她,退休50多年了,她的档案资料早就没有了,管档案的人是不是活着还是个问题。要去新疆取证,那么远的路,零下40多度,大华也是无能为力的。怎么办?
大华请教公证员怎么办?公证员轻描淡写地说“去上法院啊,让法院帮你解决,但要花些钱!请律师……”公证员话音刚落,大华已经站起身骑上电瓶车飞驰而去。
法院寻找失踪人口
公证员指明了方向,大华直奔法院而去。难办的事情先办,重要的事情先办。
法院的大门庄严肃穆,大华几经安全检查,验明正身,坐到一个警官的对面,填表,对话,下面一问一答:
“你控告谁?”
“我不告谁,是想解决一个50年代死亡的人的死亡证明。要说告,就告那个死人呗!”
“死人是不能告的,我问你要告谁,我们法院是打官司的,你房屋权属问题的话属于调解,要诉讼,控告所有继承人,也就是说你的女儿和她们的大伯和姑妈!”
“告他们?那可万万使不得,等法院传票给他们,我告了他们,对方怎么接受的了?成了敌对关系,不行,事情会变得更糟糕!”
“那对不起,你找错地方了”。
“可是公证处说找你们,至少你们可以帮我查找那个人。”
“法院办事是根据诉讼请求的,你一个死去的人让我们去查也是不可能的,一是没有警力二是没有这个义务,全中国那么大,你叫我们上哪里去找你那个人?”不过,她话锋一转又说:“不过你可以申请查找失踪人口,交一笔钱,然后等两年,两年以后。报纸上刊登失踪人员姓名,即可证明该人已经死亡。”
“那不行!两年以后我等不及,再说了,我能不能再活两年还不知道呢!”
大华悻悻地走出法院大门,站在大马路上,不知所措,车流轰然而过,她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了,出师不利且不说,接下来那么多材料都要去跑,怎么弄?公公婆婆的事怎么办呢?此刻,唯一能寻求的人只能是大哥林喆了,林赫的哥哥。大华电话里跟林喆说了这件事,请他想想办法。
“好”消息—老妈丧偶!
就在大华走投无路一筹莫展之际,林喆打来电话,喉咙很响说道:“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妈丧偶!”“什么?好消息?你妈丧偶?”“是滴,你大嫂翻出户口簿看到我妈的婚姻状态一栏里填着丧偶二字,这两个字太值钱了,有了丧偶二字,公证处那里不是可以过关了吗,证明我父亲死了吗!”“哈哈,这的确是好消息!”还没听说有儿子为母亲丧偶而高兴的。有了户口簿上派出所写的“丧偶”二字,不是可以证明老公公的死亡了吗?就不用去新疆去北京去那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去开那个莫名其妙的死亡证明了吗?大华一下子来了精神,好!明天去公证处!
第二天一大早,大华先去菜场买了当地出名的红烧羊肉和塘栖熏鸭,快过年了,带些特产给大哥,地铁到杭州后,再转车到益乐路古荡西,找到莲花西村大哥家,拿户口簿复印了几份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公证处,但是已经晚了,人家午休吃饭去了,大华在大厅里坐着,等啊等,终于等到下午上班轮到她的号子。大华双手捧上那户口簿复印件兴奋地注视着公证员。谁知公证员冷漠地扫了一眼说,“没用,说明不了问题!”“为什么?”大华急了:“这丧偶二字可是派出所写的啊”公证员说;”丧偶,丧谁的偶?你知道她再婚几次呢?是哪一任老公死的呢?这不是死亡证明,一定要死亡证明!”
这时候大华非常生气:“这个死亡证明搞不到你知道不知道,坐在办公室里瞎想想,共产党叫你为民办事,你就不能灵活点吗?省政府说最多跑一次,你叫我跑几次?你这不是为难我吗?什么态度!”“就这态度!照章办事,你不满意另请高明!”这个公证员这么牛,竟然说出这样的话,现在每个公务员都小心翼翼,不敢得罪老百姓。这个女人底气这么足,她是谁啊?
第二天上午,憋着一股怨气,大华一口气跑了五个局。先是市政府信访办,她问窗口工作人员,你们什么时候出台的这种政策?非要旧社会五十年代的死人拿出死亡证明?那时候那么多右派,反革命、包括革命烈士都有死亡证明吗?不是说最多跑一次吗?我一次够吗?这种政策既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民情,怎么解释?大华要讨个说法。信访办说你的意见没错,不过这事归司法局管,你去司法局吧!
跑到司法局,接待人员说这事好像应该公安局管。跑到公安局又被安全检查后一位警官说他们专门负责破刑事案件,你的这件事应该去找市民中心的户籍警。跑到市民中心挂号排队好不容易轮到,户籍警说我们只管本地区的户口,你的事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帮不上你。
大华不甘心,再去公证处边上的律师所,律师说你这情况是个死结解不开的,只有请律师才能办妥,大华问他要多少钱,一万元吧!大华立马离开这家律师所。临走时,边上一位老先生悄悄跟她说你还是跟公证员商量一下吧,这个尺寸公证员可以把控的。这位老先生应该是退休的老领导。带着这一点希望,大华继续奔波,按照那张清单上罗列的要求,一条一条去落实,除了走亲访友,联络感情,更多的是跑劳动保障局取包括自己和大伯、姑妈以及林赫在内的盖有红章的行政人事档案,跑公安局派出所档案处,取当年一家人在一起的户口证明,包括自己和孩子们在一起,林赫和他母亲,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户籍证明,那都是1958年的事了。大华不由得感叹公安局档案管理的科学。 最让大华难以忘怀的是那天去看望97岁的老阿姨,婆婆的妹妹,一位退休老教师,多年不曾看望今天上门请罪,老阿姨抱住大华眼泪婆娑,她说孩子你受苦了,不容易啊!说的大华眼泪哗哗。老阿姨说为你出面公证我义无反顾,孩子们好,我们老人放心。这就是老一辈人,最讲情义。
柳暗花明 绝处逢生
下雪了!到处白茫茫一片。世界变得洁白清爽。大华重整旗鼓再次出发,那个XH公证处那么牛,不找她也罢,重新选择一家叫做QT公证处,听说这家公证处特别负责任,口碑很好。就好像电脑出故障了干脆关机再重新启动,这毛病就好了。当过户过不下去的时候,换一家公证处说不定能起死回生呢!大华这样想。
那天,大华背了一个双肩包,里面除了厚厚的资料外,还带了银行卡和现金,想着万一要用到钱呢?前面再挂一个小包包,里面是一把雨伞一瓶水。大华走出地铁,步行去QT公证处。雪未融化,踩上去咯吱咯吱响,结着冰,很滑,走不快,小心翼翼一身汗。找到那家著名的QT公证处,耳目一新,规模大,设施新,尤其公证员,都是年轻人,接待大华的是一位领导模样的人,他看大华风尘仆仆,一脸茫然,先倒上一杯热水让她慢慢喝慢慢说,大华很感动,她说我今天是慕名而来,老百姓都传说你们特别公正,服务特别上心,所以找上门来,请你们帮助我解决困难。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大华的开场白让公证员听着舒服。很快,那位领导安排大华去楼上找一位年轻干练的公证员小沈,一位戴眼镜的小帅哥,只见小沈娴熟地操作着电脑,文件一张又一张打印出来。他耐心地听完大华的讲述,然后很仔细地交代应该怎么填报怎样取证,对于公公的死亡证明,他说可以去找两位证人,老邻居也可以,出面做一下证,就可以了,证明林曙光确实死亡。
真好!大华非常高兴,可以找到证人的,万事大吉!
地铁回家,去取电动车时,不知被谁移动过了,车后面搁脚的架子螺丝掉了,车子不能站立,只能斜靠在墙上,大华心情好,骑上电动车,那搁脚拖在地上与结冰的地面摩擦,发出“嘻嘻嘻嘻嘻”的响声,好像在恭喜大华,哈哈,嘻嘻嘻!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大地回暖,春光明媚,大华发了一圈微信,不是群发,而是每个人的称呼特定,如给老阿姨的是这样写的:“亲爱的阿姨您好,经与QT公证处商议决定于3月20号周二上午9点邀请您以及有关亲属就林赫名下房屋过户事宜进行公证,特别邀请您出面作证,请携带身份证原件及户口簿前往,非常感谢!地址XX街348号。孟大华敬上”
那天九点,当大华匆匆从地铁站赶到时,亲戚们早都到了,大家握手言欢,十分亲切,公证员开始一个一个谈话,拍照,签字,按手印,大华一共签了80多次名字,同时按了80多个手印,中午11点半,全部手续完成,大华去付了钱,一共才1200元,并不是传说中的4万元。不贵。午餐安排在附近花中城大酒店,菜肴当然是丰盛高档,大华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向每位亲人敬酒,感谢大家的支持,让这件不可思议的过户顺利通过。
又过了一周,公证处通知大华去拿公证书,大华赶到,公证员拿出厚厚三本装订成册的公证书请她签字,然后大华握手,再见,说了一连串的谢谢。然后马不停蹄赶往市民中心找到房管处,也叫不动产管理处,交上公证书,然后等了一小时,一本封面烫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交到大华手里,翻开来,“权利人 孟大华”赫然在目。至此,历时5个月,跑了近30趟的过户终于完成。
大华再次想起马云的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是啊,阿里巴巴搞得那么大,就是靠有梦想,然后勇敢地不畏艰险去实现梦想。大华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当今世界最成功的企业家马云的
经理念,实现了梦想。
初稿2018年5月7日
再稿2025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