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的田野 虫二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我踩着露水漫步田间。玉米秆子挺立,怀抱中的果实褪去青涩,披上金黄的铠甲。每一粒玉米都饱满端正,排列得如同用梳子精心梳理过。
石榴树在田埂边弯着腰,果实沉甸甸地压弯枝头。那些裂开嘴的石榴露出晶莹的籽实,像是憋了一夏的笑声终于迸发出来。
葡萄架下的光景更是动人。紫的如墨玉,红的似玛瑙,一串串垂下来,在秋风里轻轻摇晃。我提着竹篮穿梭其间,剪刀开合间便盛满一篮晶莹,新摘的葡萄,指尖刚触到果皮,那层白霜便印下指纹,这霜是秋天的印章哩。
最是那柿子树惹人怜爱。橙红的果实挂满枝头,像无数盏小灯笼点亮了秋日的天空。有些熟透的柿子软得快要坠下,鸟儿们早已窥见这份甜蜜,肆无忌惮地啄食起来。
夕阳西下时,沿着山径行走。梧桐开始落叶,金黄的叶子旋转着飘落,在地上铺成地毯。而松柏依然苍翠,枫树正染上红色,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宛如打翻的调色盘。山涧的水流变得清浅,露出被冲刷得圆润的石头。
深秋,时常忆起小时家乡湘南,暮色四合时,村里升起袅袅炊烟。家家户户飘出饭菜香,那是新米煮的粥,配上刚摘的红菜苔和萝卜。孩子们在村口晒谷场上追逐嬉戏,笑声惊起了栖在电线上的麻雀。妈妈喊孩子回家吃饭,声音穿过半个村子,惊动了看家的大黄狗。
秋风吹来,带来阵阵的凉爽,带来了满身的惬意和舒服。在秋风的反复吹拂下,在秋雨的反复冲刷下,有些树叶子渐渐泛黄,渐渐枯黄,直至渐渐飘落,化为尘埃。
秋天的魅力,在于它同时拥有沉寂与蓬勃,收获与凋零。玉米洁净成熟时,枝叶正在枯黄;石榴咧嘴欢笑时,树叶已开始飘落;葡萄紫红甜美的同时,藤蔓渐渐干枯;柿子高挂枝头之日,也是它们即将告别树木之时。
秋天,让我们懂得生命的圆满总是与消逝并肩而行。收获庄稼时,同时播下来年的种子;树木落下树叶时,已在孕育新春的嫩芽。溪水看似枯竭,实则在地下蓄力;田野看似荒芜,实则在地下孕育新生。
夜深了,我披衣站在山里民宿的小院,虫声四起,不再耻噪,只是幽悠地吟唱着。风中飘来阵阵桂花的香味,竟有一点甜。山风掠过树梢,带来远山的气息,仰望星空格外澄澈,银河如练横贯天际。
清晨,我走向田野,白霜覆盖着土地,每棵草都镶着银边。太阳升起时,霜化成露水,滋润着大地。阳光下的自己感觉光芒正在渗透心房,一种舒适的温暖,遍布心里心外。秋天不只是单纯的丰收,而在于它展现的生命轮回。正如农谚所言:“今日撒种,明日收获,后日又撒种。”在这永无止境的循环中,希望永远如同地里的庄稼,一茬接着一茬,成熟与丰腴就在这秋天的田野上。
金色的秋天呵,你在沉寂中蕴藏蓬勃,在凋零中孕育新生,这才是你真正的魅力。
刘兰玲简介:
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责任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公众号《黄木湾》主编,印尼《千岛日报》中华文化专版编委。
由星岛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紫金之歌》获得首届“永安杯″诗歌大赛优秀奖;《月圆之夜 隆平与稻花》获“家国情怀”诗歌大赛优秀奖;“写给广州的诗”诗词大赛《扶胥之口》获优秀奖。
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网》、《今日头条》、《岭南作家》、《北京头条》、《侨星》杂志、印尼《千岛日报》,美国纽约《综合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