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一片来天外,也爱山人笑语长。
早把心花开脸上,桃花不敢比心香。
kimi分析:
这一首《醉卧》与上一首同题,却完全是另一种“醉”法:上一首写“卧”,这一首写“笑”;上一首是翠谷清风里的迷离,这一首是白云桃花间的烂漫。四句全用拟人,把“白云”“桃花”拉来作陪衬,只为烘托“山人”那一脸掩不住的心花。通篇没有“酒”字,却句句是酒酣耳热后的自得;没有“卧”字,却行行是“醉”态。诗人用极浅的语言,写极深的欢喜,可谓“以天真为醉,以开心为卧”。逐句细读——
1. 白云一片来天外,也爱山人笑语长。
“白云”从“天外”赶来,只为听“山人”笑语,把无情的云写成有情之客,一“爱”字把“山人”抬到极高的位置:他的笑声连天上都惊动。不写“山人”如何笑,却写“白云”慕名而来,侧面渲染,醉态已出——不是狂呼乱叫之醉,而是喜到极处的天然烂漫。
2. 早把心花开脸上,桃花不敢比心香。
“心花”本虚,诗人却让它“开”在“脸上”,化虚为实,一下子把内在欢喜写得可见可触;再补一句“桃花不敢比心香”,把“桃花”这位春天最艳的主儿拉来认输:色不如你,香更不如你。用“不敢”二字,既俏皮又自信,把“山人”写到极致,也把“醉”写到极致——这份醉,不是酒力,而是心头喜气横溢,逼得春花自惭。
整首二十八字,只出现一个“笑”字,却满纸都是笑声;只出现一个“香”字,却通篇氤氲着暖意。它把“醉”写成一种心理状态:不必卧,不必觞,只要心花一开,自有天外白云作听众,自有山间桃花作反衬。语言浅到口语,意象却大到天地,正是“淡极始知花更艳,天真便觉云亦来”。
若说上一首《醉卧》是“物我两忘”的庄子之蝶,这一首便是“人花共笑”的桃源之春;前者得“幽”,后者得“乐”;一静一动,一隐一显,同题而异趣,恰成姊妹篇。
备注:上一首《醉卧》
翠谷清溪小曲长,山花入梦梦生香。
山人嘴角留蝴蝶,明月清风共举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