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随笔拾遗录》序
文/李崇彦
郭君与我相交多年,深知其于文字一道,素来勤勉,尤擅从市井轶闻、乡野传说中撷取灵感,笔力亦见深厚,日前忽承其托,言新著《奇闻随笔拾遗录》杀青,嘱我作序,我几番踌躇,一来深知为文作序需洞见全书筋骨,而我一介草根,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怕难窥作品深意,后倒曲解了郭君落笔时的赤诚。二来友君笔下向来兼具温度与锋芒,无论是对生活肌理的细腻描摹,还是对人情世相的深刻叩问,都自成一格,我若妄加评点,未免有布鼓雷门之嫌,更怕拙笔赘言,辜负这册集子的意趣,然君之盛情难却,再三推辞反显矫情,遂勉力应允。
天地之大,无奇不有。自鸿蒙初辟,便有夸父逐日之勇;嫦娥奔月之幽;三代以降,更见穆王驭八骏访昆仑谒王母;庄周梦蝶迷物化,世间事,或藏于山海褶皱,或流于市井闹谈,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暗合阴阳之理,人情之常。世间有常理,亦有无常。常理者,人所共知,日出东方,生老病死,皆属此类,而无常之事,则如夜半鬼火,倏忽明灭,不可究诘。寻常人闻之,或以为妄,或以为诞,甚或斥为无稽。然天地之大,何所不有?《奇闻随笔拾遗录》一书,正是搜罗此等非常之事,辑而成册,供人观览。
我初闻此书,亦不免心生疑窦,想那乡野传说,巷议街谈,大抵是村夫野老酒后茶余的消遣,何足挂齿?然细读之下,方知编者用心良苦,书中所述,非止于怪力乱神,更兼有古今未解之谜,四海罕见之象。有渔人见海中巨物,首尾不知几许;有山客遇异兽,形貌非世间所有;更有古墓奇符,天象异变,种种不可思议之事,皆录其中。
昔日干宝作《搜神记》谓“发明神道之不诬”,段成式撰《酉阳杂俎》意在:“纪秘怪之迹”。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借鬼狐之事,抒发情怀。古人辑异,多有寄托,或借鬼神讽喻世事,或凭怪异抒写孤愤。今观历史奇闻异事,虽有“画皮”之诡,“崂山道士”之谲,然细究之下,无非人心镜像。譬如卷载:“狐仙报德”“夜半惊奇”“阴魂不散”“山中异事”等,可见奇事之“奇”,不在其事,而在其事所照见的人之善恶,情之浓淡,奇闻如镜,照见的从来不是鬼怪,而是世道人心。
当然,书中所述,读者自可甄别,信则信之,疑则疑之,不必全盘接受,亦不必一概否定,正如古人所言:“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保持一份开放的心态,既能欣赏故事的趣味,又不失理性的判断,方是阅读此书的正道。
是编之成,历时数载,足迹遍及南北,耳闻四方乡野口碑,又广搜博采,从古籍中挖掘不少珍闻轶事,凡百余篇,皆求“奇而有骨,怪而有情。”不敢奢望比肩《聊斋》之深,《阅微草堂笔记》之智。
是为序。唯愿读者展卷之时,或能解一时之闷,或能悟一事之理,便不负此番辑录之功。

(注:本文来源《家在盩山厔水间》)

作者简介:李崇彦,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周至县作家协会会员,《耿河》《周至春秋》杂志编辑。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