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销夏记
一一写生六人展
(代序)
今年格外热。
我和丁老师、洪潮兄、肖蓝、李教授、老马,在郧阳、南郑写生了两周。
从2017年起,我和老同学相约暑假外出写生。第一年在王顺山,第二年去神农架,第三年到洋县。2020年后,因为疫情,这项活动暂停了一段时间,直到今年。
选南郑是因为去年我来过这里,发现景致不错,便提议了这个地方。只是今年实在太热,在南郑的一周,几乎天天顶着烈日作画。能在这样的酷热里保持平和心境、沉下心来作画,对我们而言也是锻炼。
和同学一起写生的好处,在于互相学习。我主业是美术史研究,总能从这些绘画专业的同学身上学到新东西。比如这次写生,我就从老马这里意识到主观色彩在写生中的作用,还学会了用点法画山头。写生现场,我始终没能完整画完一件作品,细想缘由,或许与写生的性质有关。我们总希望客观地将物象纳入画面,实际上这几乎无法做到——无论造型还是色彩,都与理想相去甚远。写生现场往往需要加入许多主观处理。但现场的主观处理与归家后的主观加工,状态截然不同,这或许因人而异。我个人更倾向于归家后沉淀数日再继续修改。明代王履画华山很有名,但他在华山仅停留数日,回去重绘《华山图》时,是经过了一段时间沉淀的,想来这也是许多人的共识。
写生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要通过写生解决什么问题?答案或许因人而异。我们总会带着主观性观察自然,但写生的意义绝不止于像照相一样反映自然,若仅如此,写生便失去价值;同样,写生也不应是印证在画室里习得的固有图式,那样的写生同样没有意义。在我看来,写生最大的意义,在于发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与个性。
我喜欢“销夏”二字,用它来形容这次写生,格外有意味。暑假的写生,本是也有消暑的原因,结果反而晒了不少烈日;但这恰恰是另一种“销夏”——销的是心里的燥热。在炎热里守住一份清凉心境,把俗务杂念抛在脑后,专心讨论画艺,对我们这些经历风霜的人来说,能在这个年纪、这个时代,依然牵挂着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事。
韦宾
2025年8月 于西安
写生作品
(按照年龄排序)























汉中写生之一
汉中写生之二
汉中写生之三
郧阳写生之一
郧阳写生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