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9月11日上午,嘉祥吉祥文苑书法研究会在吉祥社区三楼热闹开讲,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的书法讲座与作品点评活动在此展开,为社区书法爱好者们送上了一场笔墨盛宴。
活动由李云武老师主持,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首先登场的是书画家阎法林,他以深厚的书画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行书专题讲座。阎法林老师自幼研习书画,经多年耕耘形成独特的笔墨语言,其行草楷作品流畅大气,被誉为“优秀书画师”。讲座中,他围绕行书展开系统讲解:从书法史的梳理与经典书体的研习,强调要找到与心性契合的范本,将体验升华为审美观念;到解析行书作为中华五大书体之一的起源与魅力——它源于唐代,是楷书的快写之法,因豪放大气、实用性强而深受古今喜爱;再到阐释行书“笔画简练、字形多变”的特点,指出其在不失法度的前提下,能让书写者尽情展现个性,给人以愉悦之感。尤为珍贵的是,阎法林老师采取“边写边讲”的方式,现场示范临摹技巧,强调“临易得笔意失结构,摹易得结构失笔意”,主张学用结合,并提醒大家要学会辨别优劣、慎重选帖,“取法乎上”方能事半功倍,鼓励大家在创作中传递自然流畅、清朗俊逸的美感。
讲座结束后,张成书会长对现场书法爱好者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点评。作为拥有深厚专业素养与学术底蕴的行家,张成书老师秉持大公无私的态度,针对楷、行、草、隶各类作品,从笔画、结构、墨法到章法逐一剖析,既肯定优点,更直言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现场作品丰富多样:秀丽的小楷尽显雅致,行云流水的行书舒展洒脱,笔走龙蛇的草书气势磅礴,方劲古拙的隶书韵味悠长,每一幅都凝聚着爱好者的用心。
值得一提的是,年过八旬的张德奇老师虽已八十有余,却始终保持着对书法的热忱。他不仅隶书造诣深厚,更坚持每日临池不辍,是研究会每次活动的“幕后功臣”——从场地布置到人员协调,他都精心组织,默默奉献,其执着与热忱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
活动结束后,社区居民和书法爱好者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称这是一场“书法学习的盛宴”。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深化了对行书的理解,提升了书法技艺,更在交流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吉祥文苑书法研究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