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市简介
编内文化工作者:林奇
(执笔编写)
一、 吴川市概况
吴川市,系中国广东省辖县级市,由湛江市代管,该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地处粤西最大河流鉴江的下游,鉴江干流自北向南由化州石宁入境吴川,流经梅菉折转于吴阳沙角漩出南海。吴川市区域总面积为858·1平方千米。吴川市常住人囗约91·06万人左右,该市共辖5个街道、10个镇,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在梅菉街道。(吴川市的前身是平定县,后改为吴川县;曾又改为化吴县,终又恢复为吴川县。清代吴川有“小佛山”之称,还有芷廖有金芷廖之称……)
吴川,在宋元嘉年间(424——453)置平定县(吴川县前身),隶属高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平定县设置吴川县。1994年5月,吴川市撤县设市。
广湛高速公路325国道和茂湛铁路贯穿全境,境内有国家二级囗岸吴川港,有湛江吴川机场,也有高铁。
近年,吴川市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04·41亿元,比以往增长7·2%。
二、吴川市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吴川的先民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唐虞时代,属南交;禹夏,属荊扬南裔;殷、周,属南越;周末,属百粤。秦时,属象郡。西汉初年,属南越国地。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平定县设置吴川县。唐,属邕管都督府罗州属广南西路辩州;太平兴国五年(982)年,改辩州为化州,吴川随属化州;明洪武九年(1377年),改属高州府。清沿明制,仍属高州府。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入粤,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二十三日,高州宣布反正,成立都督府。民国初年(1912年),废府建道。民国二年(1913),吴川属广东省高雷道,至民国34年(1945年)国民政府时,把前属吴川的麻斜、坡头、南三及硇洲、特呈、调顺诸岛,仍由湛江市直管。
1950年,吴川隶属广东省南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与梅茂具合并为吴梅县;1953年,更名为吴川县属广东省粤西行政公署;1958年11月,原吴川县的坡头、龙头等地割归湛江市郊区;吴川县与化州县合并,称化州县。1983年,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吴川县属湛江市。1994年5月,国家民政部批复撤销吴川县建制,设立吴川为县级市,系广东省直辖市,由湛江市代管吴川市。
吴川的天然、气候与湛江市域内各县(市)区相近似。
吴川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繁荣、向前。
吴川的国营与民营经济蒸蒸日上,稳步前进,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三、吴川的著名人物
林召棠(千年古邑一状元)
陈兰彬、刘华秋(百年外交两使者)
张炎、李汉魂、张世德(戎马爱国三将军)
麦国树(乾隆赐匾王者师)
吴川史上共有状元1人,进士18人,翰林2人,钦赐翰林3人,举人166人。
职位:尚书、御史、道台、知府、知州、知县、教谕等,多达数百人,大都政声卓著、清正廉明。宋代进士鞠杲、林廷,南宋解元林永(霞街始祖)、李凌云(李屋巷始祖)、刘承忠(被尊为“刘猛将军”的元江淮指挥使)、林怀兰(明代名医、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林廷献(明代进士)、易傅伯(明代武进士)、吴懋清(明代举人)、林联桂(明代粤东七才子之一);清琼州督抚彭玉将军,绰号㓥狗六爹的麦为仪,“振威将军”彭子衡,清江南全省提督曾秉忠,提督曾敏行,名标儒林传之吴懋清,清代诗翁李文泰,清朝武官有14个总兵,2个提督。庞雄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等。
四、吴川市的荣誉称号
中国羽绒之乡;中国塑料鞋之乡;广东诗词之乡;中国月饼之乡;中国建筑装饰之乡;山歌之乡;木偶之乡;粤剧之乡;民间艺术之乡;体育之乡;游泳之乡;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还有吴川的民间艺术“三绝”飘色、泥塑、花桥,响誉海内外;南派粤剧全国有名……
{备注:
(一)、笔者林奇,在了解的基础上,先参阅相关资料,再执笔。
(二)、若文内有地名、人物欠准的,请以县志、市志、市鉴的为准。
(三)、2023年4月6日开笔、10日校对并定稿。}
△林奇,2025年9月10日出席《2025中国月饼之乡*吴川月饼文化博览月》开幕式暨系列文化活动在大会场留影。
——摄影:水木年华
![]()
△吴川飘色演展,各界人士、广大群众争相观赏!
——摄影:林 奇
△林奇,2019年出席冷水村重阳敬老系列文化活动留影。
作者简介
林奇,男,汉族;中共党员;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连续三次作代会代表),湛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连续三届理事);在编在职在岗文化工作者,科室主任,兼多个社团职务。曾被广东省文学讲习所招收为学员;曾是最年轻的县级文代会代表;曾是县(市)级非遗专家组成员;曾兼任刊物副总编(执编)……
上世纪1988年夏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各类文艺作品已在各级、各地的报刊、杂志、平台、媒体、典籍上发表,(至写简介时)已发表文艺作品近1600首(篇、则、幅)。自由诗、散文荣获全国、省、地市、县(市)等档次的奖励数十次……
有作品入选各级典籍和市、县志或市(县)鉴中……
(图文供稿:林奇)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