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杨靖宇精神
文/卢政连
烽燃北国十四秋,
剑指东瀛肝胆遒。
雪硌草根凝血性,
衣撕棉絮裹吴钩。
万重罗网身犹立,
一片丹心志未休。
最是松江明月夜,
长将浩气照神州。
杨靖宇支队
(根据红雨煮剑视频转文字)
2025年九.三大阅兵,八十面战旗中,杨靖宇支队队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通化支队。这是多么崇高的荣誉,杨靖宇代表的东北抗联血脉传承给了通化支队,电视直播整整给了20秒的特写镜头。这支部队什么来头儿?说起来太解压了。
1945年,抗联旧部和进关的八路军合编成通化支队,也没多少人,但500对1万打成了关东军最后的梦魇,一场经典的复仇之战。
抗战胜利后,杨靖宇将军的旧部骨干40多人开进了吉林通化,将200多名矿工武装起来,合编成了一支队伍。1945年10月,他们和挺进东北的八路军山东六师十八团三营组建了通化支队。
当时这座山城里还有数万日军战俘和侨民,他们虽然放下了武器,但苏军不忍心看他们闲着,觉得天寒地冻,是干苦力的好去处,就拿着刺刀逼着他们打包送去了西伯利亚。剩下1万多日军战俘,还没来得及安排,苏军接到命令进军朝鲜,就交给了只有500多人的通化支队。一切变得诡异了,一万多关东军战俘在125师团参谋长藤田实彦大佐的鼓动下,拿出了藏好的几百件儿武器,策划了一场暴动。这个藤田实验是日本有名的战车专家,当年他杀入过南京,攻陷过中华门,双手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此时,他和国民党特务孙庚晓勾搭上了,后者承诺暴动成功,中央军来了,把他们送回日本,暴动定在1946年2月3日凌晨4点,当天是大年初二。直到大年初一,通化之队对此还一无所知。
奇迹发生了,八路军辽东后勤部沈建凯到自己姑父刘继武家喝酒。刘继武啊,是这次暴动的财务处长。酒后他跟沈建凯透露了明天凌晨山城要发生大事儿,希望他一起加入,否则没命了。沈殿凯当时酒都吓醒了,他马上镇定下来,说自己是管武器库的,库房里还有800多件儿轻重武器,现在他回去带枪投靠。
当时这支暴动的关东军大多数都没有枪,拿的是武士刀、菜刀和镐把,他们的武器装备水准几乎回到了我们当年抗联的水平。沈殿凯跑回通化支队,向政委刘西元报告了这个炸裂的消息。
这一仗打的有多解压,尽管这些关东军俘虏凭借武士道的精神,手持长短枪还有武士刀疯狂冲锋,但据日本生还者描述:通化支队有了轻重武器,拥有了迫击炮,而日本人手中的装备更像当年的抗联。战斗打到最后,通化支队对所有口令答不上来的,上去就是一枪,对躲在洞里的敌人,根本不问是否投降,统统堵死,一律活埋,用不完的手榴弹像雨点儿一样扔在了发了疯似的日本关东军的人堆里。但毕竟敌众我寡,关键时刻,一支由朝鲜义勇军组成的增援部队在政委方虎山的率领下,又从关东军背后杀出,扭转了通化支队的被动局面。溥仪弟弟的老婆有个回忆,杀到了什么程度啊?他在房间反复嘶喊,别开枪了,这里没有日本兵了。她看到成排的关东军集体跪在河堤上,枪毙完之后不管死活直接踢进河里。八支队没有抓到暴乱的头目藤田实验,但听说他去过南京,立即实施全城大搜捕,最终在一个日本人居住的阁楼里,发现了藤田实验和29个日本关东军,藏在一个不到20米的房间里。除了留下藤田实验,其余全部当场枪决。此后,藤田实验被每天推上公审台,向中国人忏悔谢罪,最终他羞愤恐惧死于狱中。
日本澳佐后来写过一本书,《从望乡到友好》这本书中提到,世界在这里冻结,到处都是日本人的尸体,他们被扒光了衣服,像白条儿,被遗弃在街头巷尾。因为日本投降前把所有煤和木材全部烧毁焚毁破坏,当时抓到的关东军暴乱分子就有3000多人被俘的。所以呀,没办法。零下30多度,朝鲜义勇军政委方武山在浑江冰面儿凿出了数个大洞,把死的没死的都投河里喂鱼。听当地人说,那几年浑河里的鱼又肥又亮。
1946年2月19日,东北民主联军将刘西元的通化支队命名为杨靖宇支队,成为东北抗联最珍贵的血脉传承,那就是哪怕只剩一颗子弹,也要打出去最后一枪的杨靖宇精神。
杨靖宇将军简介
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河南省确山县人,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著名抗日民族英雄,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革命历程
早期活动:
1923年参与学生运动,1926年组织确山农民暴动,建立中原首个县级农工革命政权。
1929年赴东北,历任中共抚顺特支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领导工人运动。
抗日斗争:
1932年创建磐石红石砬子游击根据地,整合17支武装成立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
1936年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率部转战东南满,作战47次(1939-1940年)。
1940年2月,在零下40℃环境中孤身与敌周旋五昼夜,胃中仅存草根、树皮,殉国后日军为之震惊。
军事成就:开创东北抗日游击战术,建立密营体系,被日军称为“东边道社会治安之癌”。
精神遗产:
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的誓言铸就东北抗联精神,濛江县后更名为靖宇县以志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