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金玉平
赛前:汗珠与心跳的协奏
贵阳中国东盟国际会议中心的后台走廊,仿佛一个浓缩了紧张与期待的微型宇宙。中央空调不知疲倦地输送着丝丝冷气,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各种高档化妆品混合在一起的甜腻香气,那香气中还夹杂着发胶的特殊味道。走廊尽头的排练厅里,隐约飘来参赛队伍热身的音乐声,鼓点密集,旋律激昂,与这里的静谧形成奇妙的对比,交织成一种赛前特有的、令人心跳加速的氛围。
我的女儿,今年11月份满八岁,穿着一身洁白的拉丁舞裙,正站在一面穿衣镜前,第三次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头上精致的水晶头花。她的动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我注意到,她后颈处细密的汗珠正沿着纤细的脊柱,悄无声息地滑进舞衣的领口,在洁白的布料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水痕,宛如一条正在缓慢流淌的小溪。这个平日里在舞蹈教室里,能将恰恰的每一个舞步、每一个旋转都跳得如同刻进肌肉记忆般娴熟自然的小姑娘,此刻,在真正的大场面面前,却像所有即将面临考验的孩子一样,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需要妈妈掌心传递过来的温度来安抚她那颗砰砰直跳的心。

我快步走上前,蹲下身,与她平视。指尖轻轻掠过她微微颤抖的长睫毛,那上面仿佛还沾着一丝未干的紧张。就在这一瞬间,我突然清晰地发现,她去年还肉乎乎、捏起来满是婴儿肥的手背,如今因为长期练习舞蹈,线条已经变得愈发清晰,甚至能看见皮肤下若隐若现的骨节轮廓。那是成长的印记,也是汗水与坚持的勋章。我握住她冰凉的小手,轻声说:“宝贝,别怕,就像平时练习一样,妈妈在台下看着你呢。”她抬起头,眼里闪烁着泪光,却坚定地点了点头。
台上:疼痛绽放的弧光
当追光灯“唰”地一声骤然亮起,如同一道银色的瀑布倾泻而下,精准地笼罩住舞台中央的女儿时,我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就在那一瞬间,舞蹈教室镜墙上那句被无数舞者奉为圭臬的箴言——“疼痛是身体的老师”,忽然像一道闪电劈进我的脑海,让我瞬间读懂了它背后沉甸甸的含义。
我看见了她绷直的足尖,那足尖曾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在舞蹈教室光滑的地板上反复摩擦、跳跃,磨出一个又一个水泡,旧的水泡破了,新的又会悄然长出,直到长出厚厚的茧子,变成最坚韧的铠甲。当她随着音乐的节奏旋转时,扬起的裙摆下,我瞥见了她上周训练时不慎撞到把杆而淤青的膝盖——那些青紫色的淤痕,形状不规则,像一颗颗尚未成熟、带着青涩与倔强的桑葚,点缀在她白皙娇嫩的皮肤上,显得格外刺目,也格外让人心疼。

然而,当激昂的音乐正式响起,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注入了她的身体。那些曾经在练习中让她沮丧的笨拙八字步、卡不准节拍的转体、甚至是摔倒时紧紧攥住把杆、指节泛白的手,在这一刻,都仿佛被打磨过的璞玉,瞬间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化作了行云流水般流畅而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甩头,每一次胯部的扭动,每一次精准的踢腿,都充满了力量与自信。评委席上原本偶尔响起的、记录评分的钢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不知何时已经悄然消失了。整个剧场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我胸腔里与舞台上鼓点同频共振的、越来越响亮的心跳声。我知道,她正在用身体诉说着一个关于热爱与坚持的故事,疼痛在这一刻,开出了最绚烂的花。

幕后:平行流淌的汗水
返程的高铁如一条银色的游龙,载着我们的疲惫与喜悦,穿过渐渐浓重的暮色。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如散落人间的星辰。女儿依偎在我的怀里,小心翼翼地将8岁女单单项恰恰第一名、拉丁舞8岁女单B组第二名,7岁女单精英新星组那三座沉甸甸的水晶奖杯贴在我的心口,冰凉的金属底座上,似乎还残留着颁奖大厅里聚光灯的热度和空气中的喧嚣。
“妈妈,这是我们一起跳的舞。”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赛后的沙哑,却充满了真挚的喜悦。

这句话像一把温柔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我想起了无数个周末的下午,在凯里国贸大厦四楼舞苑那充满活力的舞蹈教室里。窗外,有时是盛夏灼热的阳光炙烤着玻璃幕墙,有时是如今天这般,暴雨倾盆,豆大的雨点狠狠砸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模糊了窗外的世界。我们母女俩,一个认真地跳,一个专注地看,或者,在老师指导的间隙,我会走到她门边,看着镜子,一点点帮她纠正手臂的弧度、腰部的力量、脚步的落点。她的发梢因为剧烈的运动而滴着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而我的衬衫,也早已被同样的汗水湿透,紧紧贴在背上,勾勒出尴尬的曲线,汗水沿着脊椎蜿蜒而下,在衬衫上洇出深浅不一的水痕,宛如两条在背部平行流淌的小溪。那些被汗水反复浸泡的周末,那些交织着疲惫、鼓励、偶尔的沮丧与更多的坚持的日日夜夜,最终,都凝结成了此刻奖杯上那道流动而璀璨的光影,闪耀着属于我们共同的荣耀。

启示:退场与永恒的凝视
演出总会有落幕的时刻,掌声也总有停歇的时候。就像女儿总有一天会长大,会拥有属于她自己的广阔舞台。我渐渐明白,作为母亲,最好的陪伴,或许并非永远站在她身边,寸步不离地为她保驾护航,甚至不是在她的舞步中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最好的陪伴,是在她一次次跌倒又爬起,逐渐学会独立旋转、跳跃,能够自信地掌控自己的节奏与方向时,我能够带着欣慰与些许不舍,悄悄地、体面地退出她专注的舞步,将舞台中央最耀眼的位置完全留给她一个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分离或遗忘。我会心甘情愿地退到观众席的黑暗中,在无数陌生的面孔里,成为那个最安静、最专注的观众。即使在万千光影交错、音乐震耳欲聋的剧场里,我依然能从那片深邃的黑暗中,穿越所有的喧嚣与距离,准确无误地辨认出她每一次呼吸的细微节奏,感知到她每一个动作背后的情绪与力量。我的目光,将是她永恒的背景,无声地守护着她每一次新的尝试,每一次勇敢的破茧,直到她能独自飞向更辽阔的天空。这,或许就是母爱最深沉的智慧与最温柔的成全。

作者简介:
贵州毕节人,中专文化,喜欢文字,有作品发表于《西南铁道报》及网络平台。

三苏文学2025年“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启事
“天上满月,人间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中秋也是诗词的盛会,在2025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
1、大赛时间:9月12日一10月7日
2、截稿时间:10月6日。
3、评奖结果将于10月10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4、大赛收稿:赵文碧,微信名/三苏文学,微信号/ZWB612462。
5、参赛对象:关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的海内外所有诗词爱好者
6、大赛主题:以中秋为主题。
7、大赛体裁:诗、词、歌、赋、散文诗。
8、大赛作品:投稿首行注明“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参赛作品”。大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文责自负。
9、大赛平台:初选作品将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发布,入围作品將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刊发
10、评奖要求:入围作品浏览量占50%(浏览量必须500以上)。点赞、在看、留言(占50%),点赞100个以上,在看100个以上,留言100条以上。)
11、大赛评奖: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10名。
13、大赛奖品:一等奖一名,奖品为奖品为奖金3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二等奖2名,奖品为各奖奖金2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三等奖3名,奖品为各奖奖金1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优秀奖10名,各奖精美荣誉证书一本。
14、大赛期间作品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60%归作者,40%用于平台运营
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报名参加。
三苏文学
2025年9月11日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