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乐《乡愁总入骨》 作词张洪福&徐文起
自我解读《故人,回来坐坐》
张洪福
因为本人名不显赫,诗自然没有人解读,那就自我解读。目的让大家更了解我和我的诗。
金秋时节,是思念的季节,浓浓的乡愁萦怀于胸。于是有了创作一首诗的欲望。我想,乡愁不需要华丽的词藻,正如余光中那首《乡愁》哪般,在朴实无华中却能让人品味浓浓的乡愁。基于这点,我用这首《故人,回来坐坐》,向在外打拼的游子。发出真诚的邀请,我力求做到如同一封家书一般,让看到这首诗的人感受到朴实而真挚的情感。用一声穿越喧嚣都市的呼唤,向漂泊在外的“故人”发出温暖的邀约。整首诗用最普通的生活细节,去精准击中在外打拼人的脆弱。激起我和他们共鸣——现代人内心深处对故乡、对旧友、对宁静的深切渴望,同时,也变相的看出世态炎凉的淡淡疏离感。因为我就是常年在外打拼的人,更懂得他们对回家的渴望。虽然说,为了生活,家乡安置不了肉体,但是他乡真真的收纳不了灵魂。
本诗的核心意境:家、家乡是心灵的避风港与情感的慰藉所
1. 对“累”与“漂泊”的深切理解,可能没有人比我更深刻,每年在家的时间,累计也就半个月。那种在外想家滋味,那种心累的感觉。可以没有人比我懂。因为我本身就多情。所以开篇即以“如果累了,就来乡下找我”直击要害。因为常年在外,所以我更能敏锐地捕捉到都市打拼者的普遍困境——身心俱疲(“心酸”)和繁华背后的精神孤独(“落寞”)。他深知“在外打拼的滋味”,“坎坷”二字道尽艰辛。我不希望更多的人像我一样。我希望他们能停一下脚步。基于这份理解,是我发出邀约的情感基础。
2. 乡村图景:宁静、自然、本真:
到半个中国我走过。都市的霓虹再美,反而衬托出内心的落寞。渴望家的温馨,车水马龙的繁华,在一个“土卡拉”的眼里反而成为了喧嚣:“没有路灯,没有霓虹”也不是对现代化、快节奏都市生活的温和否定。只是感觉:一日离家一日深,好比孤雁宿寒林。虽说此处风光好,倒有思家一片心。人造的光华固然美,可是家庭明月才属于一个农民工的精神食粮。“一轮明月”的清辉,象征着乡村纯净、安宁、超然的境界。清风、明月构成最本真的自然背景。
绿色与质朴,我讲个故事,可能很多人都不信,有阶段因为忙,不得不在路边的饭店吃饭,三个月后,吃得嘴娇酸。特别对于东北人的餐桌上,咸菜、大奖、葱,蒜、蘸酱菜只要家里有。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五星大厨”也不是对精致物质生活的否定,那样就太狂傲了。也做饮食习惯,也许是细胞有记忆。东北家常菜,最下饭。“清蒸水煮,绝对绿色”则强调了乡村生活的简单、健康、原生态。这不仅指食物,更隐喻一种未受过度物质异化的生活方式。说句真的,在蔬菜方面,农村是有很大的优越感。大鹏虽然能解决问题,但绝对比不上农村小院的农作物。买菜我听的最自豪的一句话。这是农村自己家小院种的。这是农村散养的鸡等等
豪爽与亲近:“半斤小烧...用碗轮着喝”:这是东北老一辈的传统。把酒倒在一个碗里。大家轮着喝。这是诗中极具画面感和冲击力的细节。“碗”代替最古老的酒杯,“轮着喝”的动作,打破了现代社交的距离感与矜持,充满了乡野的豪爽之气和兄弟般的亲密无间,是“走心”交流的催化剂。
3. 情感的交流:倾诉、陪伴与回忆:
双向的慰藉:“说说...心酸”,“谈谈...落寞”。什么是朋友,就是在一起说说心里话,不知道列位。遇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好几久不见朋友,在一起聊天。不知不觉聊到天亮了。邀约的核心是情感的深度交流。并非单向安慰,而是坦诚自己也有“落寞”,渴望与故人互相倾诉,彼此温暖。这份邀约,是双向的情感需求。
回归本真的欢乐:“乐呵乐呵”:邀约的目的不仅是倾诉愁苦,更是找回纯粹的快乐。约上“老哥们”,“左邻右舍”,意在重建旧日乡村熟人社会的温情网络。
重温旧梦的行动:“南河边撒撒网”,“北树林拾几落叶”。这些活动并非功利性的劳作,而是带有仪式感的怀旧行为。撒网唤起劳作记忆和渔猎之趣,拾落叶则更具诗意,象征捡拾散落的时光碎片。“童年的笑语,青春的欢歌”正是通过这些具体行动被重新激活,“让回忆一路陪伴”。
4. 真挚而谦逊的呼唤:
反复的“如果”:三段均以“如果”开头,形成咏叹调般的节奏。这并非条件句的冰冷预设,而是充满体谅的试探,带着小心翼翼的期待。
“不嫌弃”的自谦:这句看似卑微的表达,实则更深沉地体现了诗人对故人情谊的珍视和对乡土生活方式的自信。也隐含一丝对都市价值评判的疏离感。
“回来坐坐”——朴素的诉求:核心的动作只是“坐坐”,没有宏大叙事,没有刻意安排,强调的是一种放松的状态,一种心与心靠近的氛围。
诗的艺术特色:
自我品评,也离不开诗的艺术特点。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开篇说过。就想写一首余光中那种,朴实无华的诗句。所以全诗,我把语言家常化,不做任何静雕细琢,却句句能直入人心。情感自然流淌,不做作,让淳朴的乡情真挚动人。
意象鲜明,对比强烈:“霓虹/明月”、“五星大厨/清蒸水煮”、“酒杯/碗”等意象形成强烈的城乡对比和价值观对照,突显乡村作为精神避难所的特质。
细节动人,画面感强:“清风掠过”、“用碗轮着喝”、“撒撒网”、“拾几落叶”等细节,生动勾勒出乡村生活的场景和情态,极具感染力。
结构清晰,韵律自然:三段式递进展开(倾诉→共享→欢乐),句式相对整齐,虽不严格押韵,但内在节奏流畅自如,朗朗上口。
总之,《故人,回来坐坐》是一首充满温度的乡愁挽歌和情感邀约。我想以最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喧嚣都市之外一个宁静、本真、充满人情味的乡村世界。本人不仅为疲惫的故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歇脚的“乡下”,更敞开了一个可以倾诉衷肠、共享悲欢、重温旧梦、让心灵得到真正抚慰的“家园”。诗中那份对故人情谊的珍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都市异化的淡淡疏离,共同构筑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情感港湾。它呼唤的不仅是身体的回归,更是心灵的返璞归真和对真挚情感的重拾。想打造一首能唤起广泛共鸣,能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温情之作。但毕竟本人水平有限。可能是:满肚子红花,开得不是那么艳丽。还请大家多多担待。
附:
故人,回来坐坐
文张洪福
如果累了
就来乡下找我
在门前哪棵树下
让清风掠过
咱乡下没有路灯
没有霓虹
但有一轮明月
说说这么多年你的心酸
谈谈我这么多年的落寞
如果不嫌弃
欢迎你回来坐坐
在外打拼的滋味我懂
一句话——坎坷
咱乡下没有五星大厨
但清蒸水煮
绝对绿色
半斤小烧我想
咱们还用碗轮着喝
如果偶尔想起我
就回来乐呵乐呵
约上几位老哥们
还左邻右舍
到南河边撒撒网
到北树林拾几落叶
童年的笑语
青春的欢歌
让回忆一路陪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