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温柔棕”
文/高金秀(甘肃)
冬至刚过,寒意像针一样往骨头里钻。我从衣柜里拿出侄女送的那件棕色羊毛大衣时,指尖刚碰到衣料,一股暖意便顺着指腹漫开——这是她今年入职大学老师后,给我寄来的第一件冬衣。
大衣是温柔的焦糖棕,羊毛混着羊绒的面料,摸起来像抚摸初生小羊的绒毛,软乎乎的,却又带着挺括的质感。衣摆处有暗纹的刺绣,是极精致的缠枝莲,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我知道这个牌子,上次陪侄女逛街时,她在店门口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拉着我走了,说“等以后再说”。
“姑姑,你试试!”视频里,她举着手机,镜头对着那件大衣,眼睛亮晶晶的,“我特意选的这个棕,显白,你穿肯定好看。还有这刺绣,是我让设计师加的,想着你喜欢这些细致的东西。”
我套上大衣,长度到膝盖,剪裁利落又不失柔和。腰带是同色的真皮,系上后腰线被衬得刚刚好。侄女在视频里拍手:“太合适了!我就说按你的尺寸定制准没错。这料子防风,你冬天去公园遛弯,穿这个就不怕冷了。”
嫂子在旁边笑着插话:“你侄女为了买这件大衣,把年终奖都搭进去大半。我让她给自己换个新电脑,她非说‘电脑还能用,姑姑的大衣必须得暖和’。”
我忽然想起侄女小时候的事。那时哥哥在山区支教,一去就是半年,家里全靠嫂子打零工维持。侄女从不吵着要新衣服,校服穿到褪色也乐呵呵的,却总在我生日时,用攒了很久的零花钱,给我买块小小的奶油蛋糕。她说:“姑姑,你爱吃甜的,这个蛋糕给你。”
后来她上了大学,每次放假回来,行李箱里总装着给我的“惊喜”。有时是支润唇膏,说“姑姑嘴唇干,这个好用”;有时是副手套,说“姑姑骑车冷,戴上这个暖和”。自己却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说“旧的还能穿”。
如今,她成了大学老师,有了稳定的收入,依旧把最好的留给我。视频里,她穿着件去年的羽绒服,说“这件很抗风”,却又问我“姑姑,那件棕色大衣够不够暖?要不要我再给你买条羊绒围巾搭配?”
我摸着大衣上细腻的刺绣,看着屏幕里她笑盈盈的脸,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这件昂贵的大衣,于我而言,早已不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是她在琳琅满目的衣店里,反复比对不同的棕色,只为找到“最衬姑姑气色”的那一款;是她摸着羊毛面料,仔细感受“贴在皮肤上会不会扎”;是她把对我的所有牵挂与疼爱,都悄悄藏进了这温暖的、昂贵的衣料里。
每次穿着这件大衣去买菜,摊主都会夸:“金秀,你这件大衣真好看,一看就不便宜。”我总是笑着回答:“是侄女送的,她在大学里教书,心里总记挂着我。”说这话时,心里的暖意比大衣带来的温暖更浓——最好的礼物从不是价格,而是送礼物的人,把满心的疼爱都细细缝进了衣料的每一寸纹理里,让你每一次穿上,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山海、沉甸甸的爱。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