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之歌
作者:鲁生琳
今年从未经历过的夏天的暑热,终于被一场晚到的淅淅沥沥的秋雨浇灭了。天刚放晴,万里晴空一声雁鸣告诉人们,秋天来了。一群由北向南飞的大雁,整齐的排成一字形,放开歌喉,引亢高歌,拉开了秋之歌的序幕。
秋风是秋之歌的主旋律,它摇动着竹叶,用簌簌簌的音律为秋唱出了第一首歌。
秋风的脾性是谦逊的,温柔的,它不暴燥,不誇张,没有声嘶力竭,没有狂呼怒号,踩着秋的音频,自自然然的将田园已经成熟了的包谷糜子谷子豆类和果园里已经变红了的苹果枣子柿子的清香送进了人们的鼻腔,向人们传递来丰收的信息,让大家享受到这太平盛世五谷丰登的喜悦。
秋天是一首唱不完的长歌,它讲述着万物生长的故事。春生夏长都是为了秋收。秋天才是万物向人们贡献累累果实的时节,它充分显示着生命的美丽和力量。
秋天是昆虫的音乐盛会,蝉唱、虫吟、蛙鸣,汇聚交织,共同演绎出一首金秋的交响曲,将万物融进了秋天的美丽。
蝉是秋天最勤劳的歌手,它生世不凡,出土的第一声鸣叫就不同凡响,暴发出体内的所有能量,不惜气力的向人们献出了第一首歌:
知了,知了,暑热已经消退,美丽的秋天来了。
知了,知了,田园的庄家果蔬熟了,要及时收获。
知了,知了,秋收冬藏,辛苦一年的人们该休养生息,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了。
蝉是我最喜欢的昆虫,我爱听它的歌声,更喜欢它那蛰伏泥土,聚集能量,淬炼内功的毅力;喜欢它飲露为食,洁身自好,出泥土而不染的节操;
喜欢它那不藉秋风,厚积薄发,身棲高枝,一鸣惊人的品质。
蝉之所以有别于其它昆虫,就在于它要在泥土中蜇伏数年后方能破土而出,脱壳羽化,展翅高飞,一鸣惊人。
我很喜欢“蛰伏”二字,蛰伏就是与世隔绝,远离喧嚣,积蓄能量,淬炼内功,侍机而发,一鸣惊人。我们不能忘记孙家栋蛰伏在大西北的荒漠中,沉寂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终于把东方红卫星送上了天,让东方红的旋律响彻云霄,震撼世界。
陈开甲、朱学军蛰伏在罗布泊22年,隐姓埋名,连家人都不知其去向,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最终完成核爆,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为中国人民挡住了风暴,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赵九章率领的航天人,使499颗卫星遨游太空,撑起了我国大国的脊梁,没有老一辈航天人的“蛰伏”“沉寂”,就不会有今日东方大国的辉煌。
蟋蟀是昆虫类最大的群体,它们遍布四野,习惯隐身在田园的苜蓿野草从中,昼伏夜出,鸣声清脆悦耳。秋天就是踩着蟋蟀鸣叫的节拍大踏步的来到人间的。古诗中有“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的妙句。蟋蟀标识了自然的节奏,它将季节的轮回付诸一声声婉转悦耳的鸣叫,古人将蟋蟀的活动规律做为人们掌握农时的重要参考。所谓蟋蟀“七月在野,八九月入檐入户”。七月正是秋田的庄家生长旺盛之时,也是蟋蟀求偶交配繁殖的最快乐之时,人们能从它们欢快的鸣叫中捕捉到五谷丰登的信息。到了九月,五谷入仑,蟋蟀入户,隐蔽在床底柜下,在秋天的夜晚,以有节律的低吟为人们鸣唱着催眠曲,让辛苦一年的庄家人享受秋夜的清静与安祥。
蛙鸣是一阕澄澈纯净的乡音,静听蛙鸣也是一种精神享受。从我记事起,我家门前有一个大涝池,呈不规则的园形,直径约三四十米,最深处可达三米。雨季蓄满水,供全村人飲牲口洗衣裳。涝池南岸有十余株合抱粗的歪脖子柳树,年岁久远,树容苍桑,均斜着身子,和水面构成一个夹角,柳枝纤细轻柔垂在水面上,秋风拂过,枝条轻轻摇摆,能撩拨到水面,在太阳光下池面泛起缕缕金泊。盛夏一过,三五成群的姑娘媳妇,挎着压满衣服的竹篮来到涝池边,有说有笑的洗衣服,霎时全涝池岸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成为秋日乡村的一道风景。
白天是青蛙藏在水底休息的时间,一到天黑就活跃起来了,放开歌喉,扯着嗓门比赛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老青蛙鸣声响亮,激昂高亢,透着几分高傲,全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的歌唱。小青蛙则是有点胆怯带点羞涩的,发出娓婉柔美的哼鸣。有时还发出咯咯咯的音律。活跃在池水中的这一群精灵,一切都樸素自然,给乡村寂静的夜晚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我在上中学时,每到假日,都要陪父母坐在门前的石墩上享受秋日夜晚的静谧与快乐。秋日夜晚的天澄清碧蓝,秋风徐徐,浩月当空,池水清冽,一阵清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波纹,在深秋的月光下,忽隐忽现,忽明忽暗。听着池水中的蛙鸣,内心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说的安宁与幸福。
回想我这一生,在外奔波七十余年,不觉已过九旬,很多往事都已遗忘了,至今却忘不了家门前的涝池,忘不了深秋季节秋色撩人,明月高挂。蛙鸣成韵的夜晚;忘不了父亲絮絮叨叨叮嘱我好好工作,为国效力,不贪不占,清廉正直的做人的道理。可惜我这一生陪伴父母的时间太少了。
2025.9.10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鲁生琳,1935年生,陕西旬邑人。1961年陕西师大毕业留校,任政教系政治经济学助教。后陆续调咸阳市周陵中学、渭城区红旗公社、咸阳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宣传部从事教育、基层领导和宣传工作。1984-1992年担任西安市新城区委书记,1993-1996年担任西安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曾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作品近百篇,现已结集出版《春播秋拾》散文集等,作品感情真挚、意蕴深厚、语言隽永,深受读者喜爱。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