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京照相馆》宛如一部穿越时空的史诗,将镜头对准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那段令人心碎的岁月。它没有选择炮火连天的宏大叙事,而是匠心独运地以“南京照相馆”为舞台,细腻地铺陈开一幅普通市民在至暗时刻悄然觉醒、奋起抗争的动人画卷。
影片摒弃了直白的战争渲染,将目光温柔地聚焦于市井巷陌中的平凡人物,借由邮差独特的视角和照相馆里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以克制而蕴藉的艺术笔触,悄然拨动观众心弦,唤醒那段沉睡的民族记忆。
开篇,便是日军轰炸下南京城那令人窒息的残酷景象,瞬间将观众拽入那个血雨腥风、日月无光的年代。一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呐喊,如惊雷般炸响,不仅传递出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民族风骨,更让那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直抵人心。主角苏柳昌(刘昊然饰)及其身边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他们的命运轨迹在战火中跌宕起伏,于绝境中迸发出的生命勇气与闪耀的人性光辉,令无数观众在无声的泪水中,深切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也更加珍视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
作为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别献礼,《南京照相馆》早已超越了一部普通历史题材电影的范畴。它更像一面澄澈的镜子,映照出历史的褶皱,也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对和平的渴望与守护历史的责任感。影片也藉此提醒我们,真实的历史远比银幕上的演绎更为残酷,而电影的价值,恰恰在于以艺术的方式警示后人:历史不容忘却,和平弥足珍贵。
影片的热映,在全社会引发了关于历史与和平的广泛讨论。截至8月1日,其总票房已成功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2025年春节档后首部票房冲破10亿元的院线佳作。观众们真挚的评价——“看得眼泪止不住地流”、“后劲太大,很长时间缓不过来”——这些滚烫的话语,正是影片强大感染力的最佳印证。
《南京照相馆》凭借其独树一帜的叙事视角和炉火纯青的艺术表现,赢得了观众们如潮的好评与深深敬意。它不仅引领我们重温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更促使我们深刻反思战争的狰狞与和平的阳光。正如那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所唱:“城门城门几丈高”,历史的城门虽已渐行渐远,但那份对家国的深沉热爱、对和平的执着向往,将如同烙印一般,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王红军,曾用名王子,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人,业余喜读各领域书籍。爱好登山、器械运动、旅行、摄影、美食。热爱文学,敬仰文学,擅用文字与图片抒发情感,追求文学里蕴藏的哲理与美好。中国摄影网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江苏摄协会员,江苏摄影特约采编,亚洲时代周刊(香港)签约摄影师、连云港市镜花缘研究会会员,连云港市新闻摄影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州区民协副秘书长,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武术协会会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