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不忘云南红土地
难忘当兵军旅情
作者:朱万祥
审稿:汤光云陈绪福
刘双海黄家永
2025年9月9日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字184部队通信连无线排战友汤光云,陈绪福,刘双海,黄家永四位战友前往部队故地重游的美好回忆: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字184部队通信连无线排四川省无线排战友陈绪福在行动前,亲自执笔制定了一个军旅故地重游计划,其计划如下:
《红土地军旅情结》行程如下: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184部队通信连无线报务员陈绪福,黄家永,汤光云,刘双海四位战友,相约探望军旅生涯旧址。
一、8月28日14时30分,黄家永、汤光云、陈绪福到昆明长水机场,与下机的刘双海会合。
二、打车前往昆明呈贡大院、晋城两个当年训练生活旧址。
晚上可住晋城、昆明或安宁(届时视情确定)。
三、8月29号,到安宁龙宝寺无线电台训练旧址,以及曾被组织去洗澡的安宁温泉《天下第一汤》,与马顺金相见。
尔后,前往昆明一平浪镇电台训练驻地。
若时间富裕,返昆明,动车去玉溪住宿。
四、8月30号,如能获部队批准,回部队探望。
尔后,前往曲江,探寻原总字184部队团部、通信连沙坡旧址。
尔后,去建水,晚宿原基地所在地建水。
五、8月31号到基地小关,无线训练基地老鹳塘参观。
尔后,去建水烈士陵园,祭拜通信连何明健、以及团里当年牺牲的战友。
关于《红土地軍旅情结行程》的由来如下:
湖北省武汉市六九年无线通信兵汤光云在云南弥勒避暑,与四川省六八年无线兵黄家永战友于8月23日在弥勒相聚。
四川省六八年无线兵陈绪福见汤光云与黄家永在云南,陈绪福战友8月25日专门从四川成都高铁经昆明到达弥勒与汤光云,黄家永相聚。
湖北省武汉市六九年无线通信兵刘双海见汤光云,陈绪福,黄家永在昆明弥勒相聚,刘双海战友8月28日一人专程坐飞机赶到云南弥勒与无线战友汤光云,陈绪福,黄家永相聚……
四位战友相聚后,从弥勒坐高铁到昆明,便开始了军旅行程计划
"不忘云南红土地,难忘当兵军旅情"。
云南的红土地,是一片镌刻着青春与热血的土地。时隔半个多世纪,二O二五年八月二十八日至八月三十一日,当汤光云,陈绪福,刘双海,黄家永第二炮兵总字184部队通信连无线排四位老战友,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
一、重逢红土地:
当刘双海战友乘坐的飞机降落在云南昆明长水机场,窗外的景色依旧如记忆中那般壮美。红土地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幅巨大的油画,色彩斑斓。战友们都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当年的硝烟与泥土的气息。
二、回忆军旅岁月:
我于1969年3月1O日,作为一名新兵,来到了云南省建水县大营新兵连这片红土地。那时的我,怀揣着对军旅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却不知等待我的是怎样的挑战。在红土地上,我们进行了艰苦的训练:烈日下的站军姿的队列训练、暴雨中的磨练、深夜的紧急集合,实弹射击考核的艰苦岁月……每一次训练,都是一次对意志的磨砺。
我还记得有一次,新兵连四排按照连首长安排,在夜间紧急集合,全服武装,借助月光练走稻田梗,我们首次背着被包,穿越了崇山峻岭。途中有一位战友因未打好被包(手抱着被子行走),因他体力不支滑倒在稻田地水里,其他战友纷纷伸出援手将战友拉出来,互相扶持。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战友情的珍贵。
三、故地重游的感动:
如今,六十年代末当兵的汤光云,陈绪福,刘双海,黄家永四位战友,来到曾经训练过的昆明安宁,一平浪镇,呈贡大院,建水老官塘,曲江沙坡八O八团部旧址和通信连旧址,望着远处的云南省建水县曲江哀牢山,心中满是感慨。
一九七0年元月五日凌晨一时五分,部队驻地曾因发生七点八级大地震,我团有23名战友及家属们共同遇难,已长眠在这片红土地上,其中我连封丘老乡老战友任鸿远因站岗执行任务途中遇难,追任中共党员,并发优抚金180元,当他遇难殡葬的第二天,河南省新乡市封邱县黄陵公社老家来信,向任洪远老乡战友报喜,说他喜得儿子,但任洪远战友已到天堂,父子一辈子终久未能见面,这就是当兵人爱的奉献。我连战友张世清因到团高大农场劳动患病,当团政治处保卫股长潘宜乐,卫生队一名军医,由司令部小车班温县六八年兵白小占开北京吉普车,接张世清在返曲江团卫生队治疗的路途中,因天突下暴雨,山坡泥石流塌方,造成车辆掉进山涧沟,战友张世清,白小占当场遇难,卫生队军医造成重伤。一九七五年八月份,我连无线排战友报务员牛振龙,孙万江,赵永科,何明建等战友与云南十四军共同参加平息云南沙甸事件,何明建在执行任务中,因身中弹多处,当场牺牲。还有我连通信排摩托班长李水印在七五年查找枪支亊件中,不幸遇难,我连四名战友长眠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战友们分别退役后散落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履行人生的大转折,还可以说人生第二次创业,均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扬部队光荣传统,不忘当兵初心,牢记历史使命,发挥余热,敢于担当,为各自的家乡增光添彩!贡献力量!为人生谱写了新的篇章,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军旅情谊始终未曾褪色。
汤光云等四位老战友当再次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他们相拥而泣,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仿佛就在昨天。他们还一起参观了当年无线排训练的昆明安宁,一平浪镇,呈贡大院,曲江八O八团办公大楼,及通信连稻营房原址、后又到建水县老官塘有线,无线训练基地,建水小关招待所,基地大院等地,虽然一切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但那份熟悉的感觉却依然存在……
四、红土地的精神传承:
云南的红土地,不仅是一片美丽的土地,更是一片孕育英雄的土地。在这里,四位战友们看到了无数的英雄事迹,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如今,我们已经脱下了军装,但那份军旅情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我会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土地的故事,了解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五,汤光云,陈绪福,刘双海,黄家永四名战友故地重游的主要意义:
一是重温军旅记忆:
军营生活是许多退伍军人一生的珍贵经历。故地重游能让老兵重新感受曾经的训练场、营房、哨位等场景,唤起青春岁月的回忆,包括战友间的并肩作战、艰苦训练的点滴,以及对军旅生涯的深刻情感寄托。
二是强化战友情谊:
战友之间的情谊深厚而纯粹。重游故地为老战友们提供了相聚的机会,共同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加深彼此的情感联系。这种情谊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慰藉,也是退伍军人群体凝聚力的体现。
三是传承军人精神:
军营培养的纪律性、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军人的宝贵财富。故地重游可以让老兵们向年轻一代传递军人精神,激励更多人珍惜和平、勇于担当,同时也能让老兵们在回顾中再次坚定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四是感受时代变迁:
军营和周边环境往往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巨大变化。通过故地重游,老兵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国家的发展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成果,感受到时代的进步,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曾经的付出和贡献的价值。
五是心灵的慰藉与归属感:
军营是许多退伍军人的“第二个家”。故地重游能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慰藉,缓解退伍后可能产生的失落感或孤独感,重新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总之,当兵故地重游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军人精神的传承和对未来的激励,具有深远的情感和精神意义。
六,云南红土地与十八怪的风土人情?
云南红土地与“云南十八怪”是云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代表,以下是相关介绍:
云南红土地的风土人
情,自然景观与人文融合:红土地以壮丽的红色土壤景观闻名,其色彩斑斓的土壤与蓝天、青山、梯田相互映衬,形成如梦如幻的画面。当地居民在红土地上耕种,种植七彩洋芋、燕麦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不仅是生活来源,也成为红土地文化的一部分。
一是传统生活方式:
红土地地区的居民保留了传统的农耕方式,他们依靠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与土地紧密相连。在农闲时节,人们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歌舞表演、传统节日庆祝等,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是特色美食:
红土地孕育了丰富的土特产品,如七彩洋芋、燕麦炒面、苦荞面等,这些美食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和对自然的尊重。
三是云南十八怪”的风土人情∴
云南十八怪”是云南独特的地理风貌、气候特点、民族风情和风俗习惯的生动写照,因笔者原在网络平台上已发表过"云南十八怪和当兵十八怪"诠释文章,所以,今天借助网络平台,只写云南十八怪标题,其解读十八怪内容就不再叙写,请各位读者朋友原谅致谢!
1,鸡蛋用草串着卖:
2,摘下斗笠当锅盖:
3,三只蚊子一盘菜:
4,火筒能当水烟袋:
5,背着娃娃谈恋爱:
6,四季服装同穿戴:
7,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
8,姑娘被叫做老太:
9,和尚可以谈恋爱:
1O,老太爬山比猴快:
11,脚趾常年都在外:
12,松毛扭着卖:
13,花生蚕豆数堆卖:
14,这边下雨那边晒:
15,四个竹鼠一麻袋:
16,娃娃全由男人带:
17,汽车比火车跑得快:
18,新鞋后面补一块:
该文即将落笔,但还有意犹未尽之言,因回忆当兵事,让我感受多多,因我当兵,入团,入党,提干,七九年十月转业到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时年才28岁,便成为一名县院最年轻的人民检察官,因转妻和两个儿子的农转非户口,我主动辞检调入省直司法单位,又成为一名正科级司法警官,一级警督警衔,国家公务员,同时,又将长子朱云峰,次子朱献峰培养成国家公务员,司法警察,并成为警察世家。年满六十岁光荣退休。因我在部队当兵,让我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人生第二次大转折,为此,我要感谢八O八团各位团首长的关怀,感谢通信连历届党支部,历届连首长,历任通信排长,马光才,马忠玖,申小国,感谢我的老班长刘朋岭,马顺清,尤其要感谢通信连李松林指导员,是他让我入团,入党,提干,并又先后到基地,首都北京学习进修两年,却改变了我当兵复员与转业的人生命运!借此,我还要感谢封丘县人民检察院暨省直司法单位的历届党委,历届领导的培养教育和提拔重用及同志们的热心帮助,而鞠躬致谢!
2025年9月9日
附言:
此文落笔后,战友陈绪福邀我将他的一段话录入文章后边,我即同意,与各位读者分享!
"给黄家永、汤光云、刘双海三位战友通报我今天的行程和打算":
1、我乘坐的动车09:51分宁洱发车,12:01分到达昆明南,此时段内若与双海行程覆盖,我在昆明南与双海会合后一起前往长水机场。如果未覆盖,我将前往斗南花卉市场闲逛于下午两点半前往长水机场,在昆明南有2.5小时机动时间。
2、我航班起飞时间下午五点,若双海的航班起飞时间与我起飞时间覆盖,我们可在长水机场再次见面,交流今后国内同游(包括但不限于寻梦綦江)愿景。
又及:今次与光云、双海战友半个多世纪后重逢于昆明,老夫感概万千之余尚存些许遗憾,首先时间短,数十小时的时光不是在寻寻觅觅,就是在寻寻觅觅的路上,欣喜的是战友们经过军旅生涯炼就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寻根问底的精神依然活力四射;遗憾的是交流时间过短,虽然说不上还有道不尽的万语千言,但总觉意犹未尽,这是我上文所言愿景的初衷。
最遗憾的是没有时间去KTV,从一平浪镇光云双海即兴演唱《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的歌声中,我似乎听到了五十五年前沙坡军歌嘹亮的回响,那燃起松脂的黑烟与微光竞然白驹过隙般穿越到了互联网,双海的歌声依然字正腔圆浑厚有力,光云的歌声略带沧桑,我想是尼古丁贡献了一定的分量。据此,今后再聚,K歌应该作为我们的一个重要选项。
请双海告知飞汉时间及航班号。谢谢大家!
2025年9月1日05-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