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诗】山长
【主持人】王俊朝
【时 间】2025年9月10日
【上刊诗人】张晓旭、李树常青、逍遥舟子、文龍、彭珍海、李吉伟、李良英、马连山、李英发、书剑斋主、刘海平、乔安娜、周振杰、郑梅玲、吴会茹、董义敏、芳华正韶、邢建军、阎晓文、董剑鹏、三石、杜海欣、岳建华、桑月敏、张建刚、张洪艳、杨国堂、王进龙、枯藤小草、魏凤仙。
山长
文/张晓旭
粉笔屑坠成的雪山,
是最洁白的风景,
远行的驼队,
踩着地平线,
留下一串脚印,
像是镌刻未竟之路与亘古晨昏的铭文。
山长
文/李树长青
隐身松竹环抱的半山腰
抚琴触动飞瀑流泉
坐于白云间赏析万卷诗书
朴素如悬崖上的一棵草
与野花秋虫鸟雀为伍
抑扬顿挫之声在空谷回荡
梦蝶穿过星辰大海
给迷茫中的花朵送一盏灯
寄情于笔激发少年壮志
曲径瘦影伴朗朗书声
愿化身默默无闻的播种者
呕心沥血只为树苗成林
山长
文/逍遥舟子
中国就是一个背山向海的台地
三大阶梯登上世界第三极
大大小小的行政区
总有以文化人的学校
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山里
一代一代的学子书声琅琅
也上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总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山长
捋着山羊胡子登高望远
忧国忧民作赋吟诗
山长
文/文龍
听见梳小辫老师的教唱
把一首首儿歌
清亮地送进幼小心房
看见满头银发的班主任
低伏于深夜的灯光
修正着作业里孩子们的成长
望见提包校长的背影
晨曦里来晚霞中走
一尊慈爱的园丁雕像
遇见多少次熟悉的脸庞
皱纹布满 声音依旧
感恩地想起沐浴自己的过往
潺潺滹沱 巍巍太行
一群泽被后世的山长
怎敢有一点不恭的遗忘
山长
文/彭珍海
你用竹简铺路
斑驳的墨痕在朝霞里游动
露水未晞时漫溯
案头那盏灯,比雪峰更亮
粗布衫的褶皱中
藏着整座松林的妙响
共饮一瓢寒泉
你竟酿出千年陈酿
推开的木窗外
群山正吞吐云霭
书院的飞檐悬着未化的晨霜
和摇曳闪烁的星光
多年后才发现
你站立的不只是讲台
而是
星子诞生的山岗
我们每个远行的背囊里
都藏着你裁下的云絮
还有那些
刻在戒尺上的春光
山长
文/李吉伟
燃烧自己,总为照亮他人
从古至今,西席、经师诸多雅称里
唯独“山长”,最衬授道解惑之名
蒋维东隐居的衡山
也因这“山长”之名,跻身四大名山
较真从非固执己见
执着亦非迂腐
纵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点微光
见得桃李芬芳时
眼底便漫开欣慰色
坐西朝东的西席
传授经学的经师
捻须晃首的夫子
这些称呼各有其韵,却不及“山长”
藏着如山的厚重——
戒尺之下立着威严
以学富五车托举文明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行至深处才懂,何为山高水长
山长
文/李良英
八百里太行
任长江放浪激荡
听黄河
九曲回肠
古道烽火
传越高原到海港
山长,水长
育我中华血脉
源远流长
我们踏遍青山
游历江河
只为了
从昨天的山河中
追赶
明天的星光
山长
文/马连山
从北京到河南
八百里壮美河山
你是中华大地挺起的脊梁
你是高大的身躯耸立云端
山长路不远
水清绕村边
石屋土房里亮着的灯
是乡亲持久的思念
太行山上的酸枣 桃子 杏子熟了
摘下一捧放在墓碑前
采几朵野花
让你们尝尝老区的香甜
再长的山也没有
军民的情谊长
每一块石头都印记着你们的故事
每一座山峰都铭记着你们的勇敢
高山峻岭 山路弯弯
翠鸟鸣唱 溪水潺潺
新时代的太行山脉
到处是美丽的风景线
爱不够 看不够 赞不完
山长
文/李英发
早起的鸟儿
叼起第一抹晨曦
透过窗棂
几朵书声开上白墙
去湖畔的路很远
去山边的路很长
谁的脚步,一边向前
一边长出翅膀
山长
文/书剑斋主
闭门的山
深几许
无数据可供查考
你盘桓山径
以句读
覆盖一座山
投喂孔孟如投喂稻粱
每一餐
都有山鸟醉倒林间
再高的飞鸟
山门外
也不作忘恩负义的诗
山长
文/刘海平(高山)
远离闹市的喧嚣
深居山林不是你本意
潜心学习研究
守得一方净土
才是你的初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有志前来求学者
络绎不绝,四面八方
山长,虽不位高权重
但却令万人敬仰
名字由来虽年代久远
但却令世人尊崇难忘
他像辛勤园丁温暖人心
日夜护佑着幼苗茁壮成长
某虽不才,德不高尚
但能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名师遍访
勤学苦修我也想成为山长
山长
文/乔安娜
只知道山高水长
于是啊
山长让我感到迷茫
大山里生长
山长路就远
需要翻几道道梁
山长云就长
拉长了仰望天空的距离
直到日出东方到日落西山
山长思念就长
哪怕就是到达山巅
也写不尽那珍珠般的诗句
山长
文/周振杰
教师,以人民作为定语
可见,这个朴素的名称
该有多么神圣!多么高尚
从晨曦初露,迎接上学的学生
到黄昏降临,目送孩子们放学回家
他们时时刻刻,都在
用干净的心灵呵护心灵
用纯粹的灵魂塑造灵魂
他们坚守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
却仅仅依靠小小的三尺讲台
用无私的担当与责任
教给我们知识改变命运
指导我们思想引领方向
我不知道怎样表达对教师的爰
只想从您的手中接过接力棒
像园丁一样,用毕生的阳光与月色
沐浴一棵棵小树、一朵朵鲜花
山长
文/郑梅玲
在我每一次攀登书山陡峭
举目所见的风景里,始终有你
崎岖的山路上,你递来一根坚实的拐杖
如春风扶起新芽,长成新绿
我时常仰望一棵擎天的大树
枝繁叶茂,扎根在知识的土地
我也在心里一次次地仰望你
努力向上生长,愿有一日能与你并肩而立
你用一生苍翠,为我注解什么是“山长”
似山脉连绵,静默却支撑起天地
我以勤奋为径,以敬意为履
追寻你一路播种的希望与信仰
老师啊,请你稍稍驻足,回眸
听风传来我心中炽热的祝福
愿你:如青山不老,长守教育的高处
而我们,终将成为你延续的林海郁郁
山长
文/吴会茹
松针在风里写满年轮
古苔与今叶共用同一缕晨光
您说教育是长久的凝视
让星子坠入幼岩的深谷
而年岁在石壁回响
那些未说出的部分
化作春溪的脉搏
当新笋穿过月影
我们终于懂得
所有巍峨都是低垂的云
始终以润物姿态
静卧成绵延的岭
山长
文/董义敏
隐居南岳衡山
儒家文化的始作俑者蒋维东
传道、授业、解惑
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德高望重。
尊为“山长”
尊师重道、重教、重德、重学
职业非常受人尊重
引我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
高中语文老师李久德
每每想起难以忘怀思绪万千
剧普老师、文斌老师
恒昌老师、桂芝老师
师者,我引以为傲、为荣
你们是我一辈子的老师
太行山東麓
美丽的滹沱河畔
四明楼下
一群执拗的师者、诗者
还有诗,还有远方
山长
文/芳华正韶
您总把晨光,揉进教案的褶皱里
粉笔尖落下的,不只是公式与诗句
是铺向远方的石阶,是点燃灯盏的火炬
您习惯站在讲台的角落
像一棵沉默的树
把风雨拦在身后
让每片叶子,都朝着阳光生长
我们曾是迷途的溪流
是您用目光,引向开阔的海洋
那些藏在作业本里的批注
是暗夜里,最暖的导航
如今我们长成不同的模样
散落在世界的各个方向
却总记得您窗前的灯光
和那句“慢慢来,路在脚下延长”
山长
文/邢剑君
电视里正上演
我本是高山
张桂梅,一个普通
又让高山仰止的名字
她播下一片种子
让本是山脚下的花草
在山顶上开花结果
她用柔弱的身体
做了登高的天梯
把那些孩子
放在自己的肩膀
让她们一个个
翻过山去
山长
文/阎晓文
一丛丛的野草长在山上
一棵棵的树木站立山巅
一群群攀登者挺立山峰
青山有了春秋的荣枯
也有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因为有了飞翔的翅膀
站在山的肩膀
草木人在长
就是山峰在长
不管是草是木还是人
去登山吧
爬上山峰灵魂就会大变样
会成为山的一部分
巍峨壮观闪亮
能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
感受一览众山小的景象
山长
文/董剑鹏
亵渎是一种犯罪
忘记亦不可饶恕
恩师浇育出的
是一根根粗壮的栋梁
国有栋梁
国家就有希望
我们有山长
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哦,山长,山长
在我的心中
山一样巍峨
在我的身上,血脉一样长
山长
文/三石
山长,是姥姥走后
我替她留下的背影——
比山多出一截
喊她,回声在脊背
磨成钝刀
将童年削成中年的高度
山长,是母亲用炊烟
弯出的弧度——
比山多出一寸
她把饭香叠成尺
量我离家的每一步
量至回头,只剩空碗
山长,是我把名字
写进梦中的虚线——
比山多一毫米
每当我写错一次,雾就擦一次
擦到后来,直至名字薄如蝉蜕
风儿一吹,露出笔尖下的留白
山长,是夜里 我给自己的缓刑——
比山多一秒
将所有不敢面对的
摁进黑暗
黑暗再将其揉成石子
等天明了,再放进鞋中
山长,不是山
是山与山之间 未能看见的光
每当我落寞走过,光就迅速收走我的影子
收到最后,我比山轻
轻到能将自己折起
放入任何一个尚未崩塌的
明天
山长
文/杜海欣
一个特殊的词汇
让我认知了师者的雅称
原来那些深居山野的地方
也会受到世俗的染指
拥有独特的规整
带着渴望被知识滋养的心情
翻阅古典翻阅新生
翻阅名人典故
翻阅诗友们别致的诗韵
只希望驾辕熟知的文字
可以在文学的道路上驰骋
也不知道
当我们有一天到达山顶
是否也会像那些隐者
那些山野居士一样
收敛锋芒
重回最初的安逸和平静
山长
文/桑月敏
戒尺轻敲讲台
震开千重云雾
那稚嫩的诵读声
那渴望的眼神
仰望着高山一样的身影
你赐我妙笔生花
赋予我青春别样的年华
你懂我少年童趣
指引我走向希望的潮夕
三尺之地
竟蔓延成无边的原野
似清泉川流不息
粉笔一笔一划
是犁铧翻过的新土
播下星火的音符
山长
文/桑月敏
戒尺轻敲讲台
震开千重云雾
那稚嫩的诵读声
那渴望的眼神
仰望着高山一样的身影
你赐我妙笔生花
赋予我青春别样的年华
你懂我少年童趣
指引我走向希望的潮夕
三尺之地
竟蔓延成无边的原野
似清泉川流不息
粉笔一笔一划
是犁铧翻过的新土
播下星火的音符
山长
文/张洪艳
当我每次看到晨曦的光洒在教室的角落
就会想起您已经站在了三尺讲台上
为了让一丛丛无名的小草长在原野上
让一颗颗幼小的树苗长在山巅上
您踩着清晨的露珠披着旭日的阳光
日复一日的勤劳耕耘着
而当我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的时候
你总是助我一臂之力
及时递来一根坚实的拐杖
使我顺利登上顶峰
那时的我时常把您当作自己的标杆
总是仰望着您
把您比作一棵参天大树
盼望着能有一天与您并肩而立
您就像春蚕到死丝方尽不后悔
您就像蜡烛成灰泪始干没怨言
你用一生的苍翠解释着什么是“山长”
您用短短的一支粉笔传道受业解惑
您用三尺教鞭描绘着奔向希望与信仰的宏图
您教书育人的品质时刻影响着我
您用青山不老的信念时刻鼓舞着我
我们会带着一种渴望的心情希望成为祖国的栋梁
让山长在我们心中像山一样巍峨
像那些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山长者致敬
山长
文/张建刚
这是多么宏大的一台留声机啊
太行天路把八百里太行围成一个大唱盘
高耸的立交桥是划入云层的唱针
音乐喷泉流泉在一个个悬崖峭壁上
挂下一道道瀑布白练
这是九月的秋天,我们一行九人
在大唱盘的边沿上巡游横亘苍穹的太行
看红枫把青山层层初染。大山深处
传来的歌声,正把绿水青山的校园
传唱成新时代山村小学《山高水长》的经典
山长
文/杨国堂
你把星子缀进晨读的窗
粉笔灰落成春天的雪
漫过我们荒芜的田埂
你指给我们山外的海
自己却守着讲台
把每声“不懂”,都酿成答案
后来我们长成远行的船
回望时,你的身影
仍在渡口,亮着一盏灯
山长
文/王进龙
楚昕把稿纸折成纸船,放进漓江的晨雾里
“沉了吧!”
她看着纸船漂过浅滩,撞过石棱
却 载着星光漂进了晨光
叠成一摞摞的手稿,压弯了案头的竹台灯
窗台上的绿萝偷偷绕着稿纸爬
“凭什么你能熬,我熬不过冬!”
她把退稿信里的墨痕,揉进漓江的浪
浪头便托着文字,漫过了山岗
后来每片竹页都记着,那个在灯下笔尖追光的人
把自己的倔强,长成了漓江岸边
最长的那道山梁
山长
文/枯藤小草
传道 授业 解惑
德才兼备的饱学之士
然后
虚怀若谷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山长
文/魏风仙
如果 我穿越到古代
会不会是一位出色的山长
为众多门生传经布道
而现在我被称为“孩子王”、“教书匠”
“王” 已经很了不起了
“匠” 说明咱也拥有一门手艺
那些“春蚕”、“蜡炬”、“人梯”
总感觉有些悲情
“园丁”还是挺不错的
拿着一把剪刀
把那些长歪的、多余的部分毫不留情地剪去
而我觉得自己越来像一位“山长”
忠诚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像山林中那只不知疲倦的蝉
为孩子们唱出“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