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陈锡钦 伟雄 林振任 邬南希 大卫王 月儿 诸罗居 客 赖惜贞 Sim Simon Yau 何树雄 姚庆才 文沁一诗 施怡淡 刘律辰 孤雁 家君 蔷薇 古天奴 刘柱 刘宏洋 康文嫘 慕风 游水龙 朱家庆 林子 刘祖农 紫微 李虚白
⚘️⚘️⚘️⚘️⚘️⚘️⚘️⚘️⚘️⚘️⚘️⚘️⚘️⚘️⚘️⚘️⚘️⚘️⚘️⚘️⚘️⚘️⚘️⚘️⚘️⚘️⚘️⚘️⚘️
■ 格 律 诗 ■
◨五言绝句
〈菡萏〉(外一首)
作者/陈锡钦
嫩茎抽绿妍,小叶漾清圆。
初绽含朱晕,蜻蜓绕水眠。
〈莲花〉
翠盖映晴光,繁阴随日长。
红妆摇碧浪,别样入诗香。
〈五言绝句〉押尤韵
作者/伟雄
端午赛龙舟,长存习俗留。
屈原成主角,殉国说从头。
〈回首晚风凄〉(外一首)
作者/林振任
牵手走长堤,当时日已西。
鸟鸣惊旧梦,回首晚风凄。
〈葬花〉
笔走难随意,拈花别叙情。
杯中羞轸慨,暗地泣无声。
步韵敬和 邬南希&大卫王
〈落花流水〉
作者/邬南希
落花无去意,流水不留情。
世态多悲慨,常闻自楚声。
〈落花流水〉
作者/大卫王
花落应随意,水流安有情。
世人空感慨,竟自作怜声。
〈江心〉
作者/月儿
人随树影斜,风起逐芦花。
但立长堤上,江心拢薄纱。
﹏﹏﹏﹏﹏﹏﹏﹏﹏﹏﹏﹏﹏﹏﹏﹏﹏﹏
◨五言律诗
〈夏暮闲思〉(外二首)
作者/诸罗居客
树影动薰风,榴花入眼红。
时当烟雨后,人在夕阳中。
暝色消烦暑,晴波映晚空。
回头望落日,屈指数归鸿。
〈送别〉
静望夕阳移,心中有所思。
魂销残醉里,梦断未醒时。
此去分南北,如今送别离。
聊凭杯酒问,何日是归期。
〈乌镇重游〉
烟雨湿乌镇,蓬舟摇桨轻。
风眠流水处,柳亸翠云生。
闲步当年客,醉吟千古情。
见它花落尽,树上几声莺。
〈五言律诗〉押先韵
作者/伟雄
蒲艾挂门前,驱邪习俗延。
粽香飘满屋,鼓响漫喧天。
湘水英魂在,屈原忠义传。
后人无怠慢,端午念先贤。
〈初夏游园〉
作者/赖惜贞
径柳拂吾裳,多情露湿香。
蝉鸣欢雨过,梅熟任风扬。
落果闻声处,游人接手忙。
烟霞随步屣,应识好时光。
〈夏日风光〉
作者/何树雄
炎炎夏日长,对岸柳飘扬。
草翠閒云远,花香彩蝶忙。
烟霞迷竹径,碧绿透荷塘。
忆想回家往,流离在异乡。
〈乙巳初夏夜怀〉
作者/月儿
律起拨薰风,蔷薇一架红。
幽香浓淡处,清梦有无中。
望眼冥冥尽,吟情去去空。
流光寥作伴,千古几人同。
〈贺许靖祥兄《拾萤集》付梓〉
作者/姚庆才
一纸洛阳贵,缣缃锦绣盈。
焚膏勤砥砺,凿壁苦耘耕。
堪慕珠玑璨,犹欣杞梓荣。
囊萤成烈炬,文思亦高情。
〈酷暑遇雨〉
作者/月儿
暑浪重重至,环城气压低。
榴花燃似火,团扇佩如觿。
一袭风翻树,千层墨染堤。
潇潇沧海阔,无以辨东西。
〈竹流景悠〉
作者/文沁一诗
舒泉竹下流,盛蕊景中悠。
碧水漂荷叶,嫣华映绣球。
三生缘有尽,万象色无休。
君问何离苦,莲池最去愁。
〈闲穿世〉
作者/施怡淡
绿蚁寄萍舟,心翛不染愁。
寻诗今古闯,醉酒地天游。
已惯闲穿世,何须强狎鸥。
韶光添白发,一笑大江流。
﹏﹏﹏﹏﹏﹏﹏﹏﹏﹏﹏﹏﹏﹏﹏﹏﹏﹏
◨五言排律
〈荷花度腊菊迎年〉
作者/刘律辰
获瀛社首届徵诗优选
荷花冬月发,丛菊腊时香。
雨过迎年尽,楼危度夜凉。
蛮山无落雪,朔气未添霜。
玉树笼灯曳,卿云列雁翔。
应为一仙岛,曾作百诗章。
愿使民风厚,能重圣代光。
晓钟溪欲暖,晴翠客还乡。
南海闲观史,东篱共举觞。
(注:「南海」指南海学园。)
题目出自清代巡台御史张湄〈气候〉:「真个四时皆似夏,荷花度腊菊迎年。」描写台湾四季温暖、不分冬夏。「试帖诗」用于科举,是五言八韵的排律。题目出自其他诗词,作者须在前四句使用题目中的字,或者暗合。
〈闲行〉
作者/孤雁
朗日照遥岑,闲生物外心。
携壶经古径,策杖入疏林。
谷暗岚烟掩,泉鸣水气森。
松风随步履,竹露湿衣襟。
草际飞芳蝶,树梢藏野禽。
悠游春色里,快意曲长吟。
﹏﹏﹏﹏﹏﹏﹏﹏﹏﹏﹏﹏﹏﹏﹏﹏﹏﹏
◨七言绝句
〈悼屈原〉(外六首)
作者/施怡淡
摧躯弃体浩然存,动地惊天日月昏。
千载竞舟抛角黍,惶惶何处觅贞魂?
七绝(六首)〈用秋、侯、愁顺作韵,六和好友诗〉
【一】
散发蓬头七十秋,诛茅山野鄙王侯。
携霞揽月穿烟雨,诗酒佯狂不识愁。
【二】
奚觅男儿得志秋?南阳渭水傲王侯。
携梅拥菊丘樊寄,迎鸟送云焉有愁。
【三】
携菊思鲈不负秋,功成身退羡留侯。
几人能脱浮沉苦,汨水蓝关尽是愁。
〈注:留侯是汉张良。〉
【四】
菊桂窗前又灿秋,山居岁月胜王侯。
閒时一卷遨唐汉,风雨蕉梧伴涤愁。
【五】
桃李妍春菊灿秋,留侯不是武乡侯。
功成身退千年誉,泪洒祁山万古愁。
〈注:武乡侯是三国诸葛亮。〉
【六】
瀚海飞沙落寞秋,季高辟土觅封侯。
耕耘十载终如愿,却剩玉关杨柳愁。
〈注:季高是清左宗棠。〉
注:【浅谈和诗之步韵、用韵、依韵:
(一)"步韵"也称"次韵",是依照所和诗词中的韵脚写诗填词,且每韵先后的位置要依足顺序,不可调乱颠倒。
(二)"用韵"是依照所和诗词中的韵脚写诗填词,但位置可调乱。
(三)"依韵"是用所和诗词的同韵部中字押韵写诗填词。】
(诗/施怡淡)
〈小满〉
作者/陈锡钦
悲欢离合古难全,盛极而衰本接连;
最是盈亏何足虑,节逢小满望舒圆。
小序:
小满时节,物稍盈而未满,如人之事,得之未尽,已是可喜。偶望圆月,感人生聚散无常,念及盈亏自有时。写此数语,寄淡淡心怀。
〈芒种 • 三夏〉
作者/家君
暑气蒸云昼渐扬,青梅煮酒沥春芳。
风推麦浪千重荷,水鼓畦畴三夏忙。
注:
荷,担也。喻麦穗饱满。
水鼓,即水车。
三夏,指夏收、夏种、夏管三个农事阶段。
「慎终追远今昔对比」
诗韵「十灰」七言绝句(外二首)
作者/林振任
曾经守诺知廉耻,现在相争只为财。
我辈谦卑援借镜,慎终追远美名来。
〈星语〉
难掩相思灯影下,红花枯守亦凋零。
任凭星子传消息,窗外杜鹃倾耳听。
步韵敬和
〈谁与听〉(外一首)
作者/邬南希
灯火阑珊残月下,寒风吹拂叶飘零。
花飞落地无声息,一曲新词谁与听。
〈买醉〉
欲饮春风眼半张,桃花若雪雾迷茫。
举杯邀月毋宁醉,莫笑人前徒卖狂。
步韵敬和 邬南希
〈独醉〉
空有才情未得张,风霜凌虐路茫茫。
孤杯对月花前醉,我自飘零我自狂。
1、主咏:「雨景」相关景致与心情往事
2、内容限制:不得出现下列字或词组:雨、水、淋、湿,滂沱,倾盆等字词。
〈七言绝句〉押阳韵
作者/伟雄
投身自尽汨罗江,纪念屈原传四方。
竞渡龙舟成习俗,裹蒸粽子后人尝。
〈离骚〉
作者/Simon Yau
粽香遥送故人情,岁岁龙舟吊楚卿。
一阙离骚夫子恨,千秋万世载芳名。
七绝〈夏雨〉(外一首)
作者/何树雄
千丝银线入池塘,粒粒珍珠叶吐香。
山色濛濛腾起雾,炎炎夏日渐清凉。
〈夏雨飞花〉
浙沥连连溽暑消,凭窗独饮听潇潇。
檐楣玉串飞花妙,暂借斯声驱寂寥。
〈垂钓〉
作者/蔷薇
夕阳晚照碧空悠,浪涌涛波水顺流。
对海抒怀人半醉,一竿垂钓乐相酬。
〈珍惜〉(外二首)
作者/古天奴
青山绿水自分明,叶尽枝头别鸟惊。
走出红尘方有静,还馀满月在留情。
〈桂林山水〉
一湾玉带百家荣,十里漓江两岸惊。
丽水奇山千种景,桂林色秀万人倾。
〈端午节〉
每逢端午赛龙船,旗海飘扬在岸边。
五月粽香承楚俗,屈原故事说从前。
﹏﹏﹏﹏﹏﹏﹏﹏﹏﹏﹏﹏﹏﹏﹏﹏﹏﹏
◨七言律诗
〈红尘梦醒〉(外九首)
作者/诸罗居客
石榴花舞影婆娑,伴与晴池映芰荷。
聊寄老怀闲里对,好寻诗句醉中哦。
不愁回首欢情少,且喜忘形逸兴多。
自笑浮生无处托,红尘梦醒似南柯。
〈归居闲怀〉
一程烟雨带轻寒,老骥天涯行路难。
千里缁尘倾浊酒,满壶时岁煮清欢。
笑谈风月添人醉,酬唱笙歌至夜阑。
归后有闲常自酌,往来无事我心宽。
〈笑看尘世〉
萧萧两鬓岁时侵,流逝韶华不可寻。
卅载江湖添老病,半生羁旅恁浮沉。
静凭真我逍遥乐,长掩是吾孤独心。
做客红尘人醉舞,笑看风月自闲吟。
〈夏暮幽情〉
老树凉生宿暮鸦,幽窗独坐煮新茶。
庭前竹响薰风细,屋外蝉鸣夕日斜。
浮世梦回徒自苦,故园春去不须嗟。
此时做个清闲客,静看澄波漾落花。
〈回首浮生〉
天涯岁月尽飘零,一路长亭复短亭。
半世人生如过客,卅年踪迹似浮萍。
繁华落幕无悲喜,寂寞倾杯几醉醒。
昔日风流成往事,此时回首鬓星星。
〈客里逢端午〉
往来南北独行行,落拓天涯白发生。
终日不堪游子恨,此时空负故乡情。
飘零去住今何处,水水山山又一程。
客路每逢端午节,欲斟蒲酒共谁倾。
〈天涯岁月〉
数声商调起弦琴 赋曲填词醉后吟
此刻几回怀往昔 当年一别到如今
青梅酒熟同谁酌 白发人归独自斟
卅载飘零空送老 五湖寥落少知音
〈拈花湾记游〉
放怀游屐水云间,回首夕阳衔映山。
沿岸风光无限绿,满园春色不胜闲。
半林空翠增吟兴,十里烟波漾客颜。
一笑拈花嫌日短,此时挥笔太湖湾。
注:笔于无锡拈花湾
〈再游西湖〉
曲岸微风皱绿罗 苏堤缓步忆东坡
思随今日莺花瘦 情似暮春烟雨多
桥上且行看柳影 亭边伫足听莲歌
故园那有西湖色 借问先生意若何
注:笔于西湖
〈游寒山寺〉
姑苏亭榭锁春烟,老树晴枝近碧天。
行客路回风色叠,游人舟渡水波连。
知谁意气红尘里,独我情怀白发边。
古寺寒山钟磬敲,枫桥夜泊已千年。
注:笔于寒山寺
〈桂林山水咏马鱼〉(外一首)
作者/刘柱
桂林风景耀神州,两塔双江象鼻丘。
奇石奇峰峰独秀,好山好水水长流。
诗吟五马驰官道,赋咏双鱼钓客舟。
碧落玲珑观胜境,人生那得几回游。
注..双塔,日月双塔。两江..桃花江,漓江。象鼻山,独秀峰。桂林名胜。
〈荷塘风月〉
氤氲缭绕郁葱茏,灿彩琼葩送惠风。
树盖荫芳祛俗韵,花丛毓秀有怡红。
湖光漾影浮霞动,山色翠微云海中。
月映荷塘堪入画,神通妙笔展奇工。
〈七言律诗〉押元韵
作者/伟雄
追思纪念沿风俗,节令端阳悼楚魂。
昔日功名知往事,当年历史要重温。
投江殉国凝愁绪,报主成仁添泪痕。
为保屈原躯体在,赛龙抛粽阻鱼吞。
〈立夏〉
作者/Sim
时令今逢似伏初,荷生新叶满池疏。
穿林翠鸟啼芳树,点水青蜓立竹鱼。
几缕清风翻绿浪,一帘细雨润红渠。
欲将夏景吟成韵,更赋閒情意未除。
〈夏至〉
作者/Sim
夏至年年韵未穷,层林叠翠入诗筒。
笔裁阡陌千重锦,笺染云霞万顷红。
宜向兰亭邀月色,还从曲水伴荷风。
閒窗独对菱花镜,数尽新莲第几丛。
〈白头吟〉
作者/Simon Yau
半生劳碌世浮沉 ,老迈从师习五音。
须则无才疏笔墨 ,也曾补拙弄书琴。
羞惭未脱凡夫念 ,欣慰犹存赤子心。
偶尔诗成得佳句 ,捋须一笑玉壶斟。
〈閒情炎夜〉
作者/刘宏洋
暑色炎炎入夜长,幽居閒卧渺云乡•
风侵席簟人趋睡,月度梢头瓦渐凉•
宿鸟才惊栖别处,鸣虫杂噪到明堂•
一宵清寂宜邀醉,肯与南山共鹤觞•
〈夏日闲行〉
作者/孤雁
旭日炎炎酷夏天,寻求避热往山巅。
晴看景物春花落,远际峰峦涧水悬。
陌上妙香还一笑,亭中静坐自悠然。
沈思世态抛尘累,忽觉凉风卧午眠。
〈夏之旅〉
作者/康文嫘
初夏风篷倚夕阳,柳丝著岸紫薇香。
满林鸟语蜻蜓舞,山翠松声鸥鹭翔。
日暖峰峦匀野色,天晴湖海透霞光。
邀朋共赏桐花祭,欢乐时分览水乡。
〈夏缤纷〉
作者/慕风
五月晴空暑艳阳,姿妍菡萏满池芳。
穿枝蝶舞寻花闹,探蕊蜂飞采蜜忙。
又到骊歌红火树,新添醉色紫丁香。
徐风暮晚庄园上,夜览萤灯万点光。
〈夏夜荷塘〉
作者/游水龙
十里清波拂面凉,蛙琴蛩瑟共悠扬。
风翻翠叶涓涓净,雨洗红蕖冉冉香。
偶见蜻蜓栖玉露,忽惊河汉落银潢。
多情最是天边月,暗把离思镀藕塘。
〈夏日山居〉
作者/朱家庆
绿野云飘山偶雨,薰风到处小神仙。
观荷细说人间好,摇扇高歌蔬笋鲜。
相问农樵花事了,遥听星月酒声眠。
何妨罢去秋冬序,独作诗材几万篇。
题澳门才子赵维富《草书小品》
作者/林子
山窗虚掩月华新,竟夕怜光入梦频。
古砚一方鸿雁远,残书半榻水云臻。
不缘酒肆鞭名马,安得桑弧赠美人。
执手天涯曾躞蹀,秋风吹老楚江蘋。
注1)鞭名马:化用郁达夫名联,"曾
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鞭名马,指月旦社会浮誇现象。
2)桑弧:古代男子出生,以桑木为弓
,蓬草为矢。射天地四方,故以桑弧
(木)蓬矢寓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3)执手:《诗经. 邶风. 击鼓》,"执子
之手,与子偕老。"象徵在艰苦环境
中对生命意义的尊重,以及对幸福生
活的向往。
4)楚江蘋:吉祥而罕见难得之物。
《孔子家语. 致思》记载,楚王渡江,
见物大如斗,圆而赤,捞起,命人到
山东请教孔子是乜东东。孔子打量一
番说道:"这就是蘋,可以切开而食
,吉祥㗎,具备德行的人才有机会获
得。"
释文: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款识:辛丑中秋于澳岸书屋维富书
閒章:率真
姓章:赵(白)
名章:维富七十六后作(朱)
〈椰影夕晖〉(外二首)
作者/文沁一诗
七律平起首入微韵
孤雁出群格
霞云舞凤幕低垂,蜃海屠龙爪乱飞。
叱吒张弓椰弄影,哼吟作曲客依扉。
由来梦引伤心泪,此去情留恋夕晖。
莫负金池当寄语,难能酾酒不沾衣!
〈苍狗鹤烟〉
七律仄起首不入先韵
苍狗蜃云随日变,蜉蝣蝶梦殒时迁。
春秋枯骨英雄泪,岁月青魂白鹤烟。
莫道孟婆汤不远,唯惊阎帝笔何悬。
流舟缓缓漂江雾,逝水幽幽入豁渊。
〈长河甲歌〉
七律平起首入歌韵
时光恨短渡长河,会长华麟卸甲歌。
全岛环游欢语过,后山行旅笑颜多。
江湖论剑孰无过,杏界挥刀事总磨。
数代随缘仍寂寞,今朝有酒不蹉跎。
后记:时值乙巳端午连假,国防医科七十五期同学会会长曾大国手华麟兄于任期届满之前,特别安排此次卌年以来的首度的同学会环岛旅游壮举。华麟兄其人除专业悬壶济世外,平素饱读诗词歌赋,才华横溢且兴趣多元,又因快人快语真情流露又不失幽默洒脱而交游广阔,实为一真正侠骨柔情之士。因之,众老同学行旅于后山,在其引领之下,饮食之间杯光酒影欢语不坠且笑颜实多,正是当乐而饮欢而舞醉而歌。今夜酒过三巡醉意微醺,会长引众人同吟李后主之《虞美人》、李白之《将进酒》及曹孟德之《短歌行》,车行间念古思今感慨万千,随借醉中有感为之一诗以为舒发。
〈记今午与旧日圣约翰宿友品茗聚旧〉
作者/刘祖农
时逢仲夏喜天晴,国际广场传乐声。
餐桌佳肴随入口,舍堂旧友细倾情。
频斟普洱杯杯满,漫道当年语语精。
说学谈医言未尽,还期再聚论枯荣。
〈诛茅世外〉
作者/施怡淡
野岭荒村是我家,诛茅世外渡年华。
梅招逸雪轻如絮,菊映清蟾艳似霞。
袅柳飞青迷舞燕,嘉荷送馥慰藏蛙。
四时景致收眸底,闲夜瓜棚品酒茶。
﹏﹏﹏﹏﹏﹏﹏﹏﹏﹏﹏﹏﹏﹏﹏﹏﹏﹏
◨七言排律
〈觅句谱诗〉
作者/施怡淡
寻梅踏雪过桃津,彩笔翛魂涤世尘。
曾伴萤荷消夏夜,也随烟雨渡春晨。
倡廉推礼彰扬义,敬孝歌忠表颂仁。
揽月携花因爱美,穷经究史为求真。
游秦逛汉休忘旧,闯地遨天再觅新。
离合哀欢多少恨?添香饰墨细心陈。
﹏﹏﹏﹏﹏﹏﹏﹏﹏﹏﹏﹏﹏﹏﹏﹏﹏﹏
■ 宋 词 ■
【梦玉人引】空怀古愁(外一阕)
作者/诸罗居客
听鸟声啭,随风送,夹虫唧。
静对吟怀,思起却无词笔。
久倚阑干,甚有时、意动馀情寂。
此刻谁知,这忘言端的。
伫望天际,已暮临、山外系斜日。
笑我人闲,向来尘念盈溢。
空染素心,古愁吟声息。
奈幽梦依稀,怕又是、瞀迷今夕。
【石湖仙】荼蘼花事了
红尘情老。别风月流连,杯酒倾倒。
幽意付斜阳,伫风前、翛然一笑。
烟波红映,竟只恁、晚霞回照。
孤悄。伫野蹊、自个凭眺。
荼蘼醉它夏季,听蝉鸣、芳菲事了。
满地香残,野陌枝头魂杳。
梦冷心枯,梦消心槁,梦还多少。
休懊恼,忘怀独寄歌啸。
〈水调歌头.重逢〉
作者/刘律辰
获台大「薛明敏先生文学创作奖」佳作
季夏在真定,相识共笙歌。
玉楼灯火明灭,携手望滹沱。
别后锦书寄梦,几度重逢无计,今晓更谁过?
十月似春暖,相望赠言多。
岁忽晚,应归去,莫蹉跎。
欲知我意,湖畔乔木满青萝。
惟恐当时交甫,寂寞皋台玉佩,神女影婆娑。
烟雨一回首,双目似柔波。
〈浣溪沙·青青校树〉(外一阕)
作者/陈锡钦
题跋:
此词为毕业贺词,寄寓师长与学校对全体毕业生的殷切期望。愿君等胸怀壮志,秉持礼义,承先启后,踏上康庄大道,扬帆远航。
笔砚相亲绮梦长,青青校树映朝阳。
化成甘雨润芬芳。
四海宏图腾壮志,群贤秉德振纲常。
康庄大道愿君翔。
〈浣溪沙・端午节怀—忆忠魂,省世风〉
小序:
时至端午,追念屈原,不仅为节俗之事,亦为斯文之存。屈原之忠愤与清高,千古流传,然今日世风,谁与共鸣?故作此词,以寄追思,以寓世情。
蒲节新阳映远川,艾香盈室粽觞传。
龙舟竞水梦骚篇。
鼓动江天飞棹影,诗留万古有谁怜。
忠魂千载世人牵。
【临江仙】赏荷
作者/姚庆才
霞染洪湖花十里,薰风漫引烟波。琼珠碧叶影婆娑。嫣红开并蒂,白鹭数声和。
翠裳依依分暮霭,休将佳景消磨。濂溪爱此淡香多。冰心生洁雅,晚照自嵯峨。
〈虞美人·夜舟溯月〉(外一阕)
作者/家君
阑清雨瑟秋凉晚,梦觉欢轩暖
客舟帆暮染霞川,雁断黯云层月半青山
弦琴疏淡绵如醉,泫露烟波翠
远霓珠络缓香垂,竟夜漫汀愁柳满㓓堤
回文~〈虞美人·月溯舟夜〉
堤㓓满柳愁汀漫,夜竟垂香缓
络珠霓远翠波烟,露泫醉如绵淡疏琴弦
山青半月层云黯,断雁川霞染
暮帆舟客暖轩欢,觉梦晚凉秋瑟雨清阑
(念奴娇)端阳感怀
作者/康文嫘
光阴飞逝,望江河白浪,
波涛汹急。
雷鼓龙舟声远近,竞赛端阳时节。
玉粽留香,金花黄酒,门挂菖蒲邑。
驱魂邪鬼,一程风雨历历。
五月五日佳期,紫红旗帜,
伴云蓝天日。
柳下啼莺江上绕,欢庆江河争立。
往昔非今,发丝鬓白,感慨生愁戚。
屈原嗔恨,谁于忠烈申述。
<少年心>忆少年时
作者/Sim
荔熟正是时献,记年时、笑拈萤茧。竹马穿花影乱,月光泼远。最醉是、赤脚偷莲。
倏忽星霜惊换。剩几许、少年气短。夜半凭栏望,吴钩空显。西风里、独听雁横天。
<满江红>端午怀古
作者/Sim
汨水滔滔,千年恨、龙舟竞发。
犹记取、离骚天问,九章孤洁。
蕙畹兰皋空寄意,楚天湘雨长呜咽。
叹忠魂、毅魄付沧浪,悲难绝。
蒲酒烈,雄黄冽。朱索系,菖蒲切。
看江山如旧,盛衰明灭。
渔鼓惊回鸥鹭梦,骚魂暗老沧波月。
对苍茫、独酹楚臣心,潮声彻。
〈相送〉调寄(天净沙)
作者/Simon Yau
轻涛 碎浪 沙鸥。
古亭 风柳 官舟
宝剑 孤蓬 醁酒。
觥杯过后。
远征人别朋俦。
本元曲共有 2 种格式,输入作品采用的格式是 格二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三平韵、两叶韵。
《钗头凤》盟
作者/紫微
鸳鸯约,长亭诺,
坝陵桥语犹如昨。
豪门偶,功名诱,
誓言虚妄,背盟攀柳。
咎!咎!咎!
姻缘薄,花凋落,
笛吹琴奏悲无托。
情伤透,泪填酒,
冰媒频访,妾怀依旧。
否!否!否!
沁园春 • 初夏随感之二(外四阕)
(苏轼格)
作者/李虚白
昼永蝉鸣,时将半夏,寂静岩阿。
正园林渐暝,归飞宿鸟;池塘过雨,轩举风荷。
逶逦峰连,微茫江远,仰望天蓝眠绿莎。
薰风习、听徜徉低唱,蓼浦渔歌。
恁凭世路蹉跎。看荏苒、夕阳随逝波。
笑晓窗揽镜,曾惊矍铄;夜台舞月,尚许婆娑。
黍谷驹光,龙荒雁迹,谁可桑榆挥鲁戈?
归来去、又冰壶凉簟,午梦南柯。
诠释:
1、昼永:意思是白昼漫长。
2、轩举:意思是轩昂貌;高扬飞举。
3、绿莎:意指绿色的莎草,又泛指绿草地。
4、薰风习:「薰风习习」。薰风,南风,也作熏风。 习习,形容风的和暖舒适。 全句是说温暖的南风轻轻吹著。
5、徜徉:徘徊;自由自在地行走;彷徨,心神不宁。
6、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老而强健。 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7、婆娑:意思是盘旋舞动的样子。
8、黍谷驹光:「黍谷生春」,相传燕国有寒谷,地美而寒冷,邹子吹律而温气生,燕人则种黍于其中;「驹光过隙」,指快马从缝隙一下子就奔驰过去。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9、龙荒: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10、桑榆:桑树和榆树。古代常有日落时阳光照射在桑榆树梢的描写,因此借指日暮;也比喻人的晚年。
11、鲁戈:「鲁阳挥戈」,战国时楚国鲁阳公曾与韩激战,时值黄昏,鲁阳公为挽颓势,舞戈令太阳逆升的传说。
12、午梦南柯:南柯一梦出自《南柯太守传》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常用作浮生无常之典故。
临江仙 • 暮春怀感之四
(贺铸格)
短梦如云来复去,连宵听雨帘栊。
忍寒愁对一灯红。
年光留不住,容易楝花风。
暮霭微茫沉海色,关山落日匆匆。
此时登眺与谁同。
阑杆凭立久,嘹呖听征鸿。
诠释:
楝花风:谷雨节气前最后的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风,以梅花风最早,楝花风最后。宋.何梦桂《再和昭德孙燕子韵》:「处处社时茅屋雨,年年春后楝花风。」
临江仙 • 暮春怀感之三
(贺铸格)
过了清明春事尽,东风吹梦吹花。
游丝落絮满天涯。
萧条关塞路,杜宇劝归家。
客里閒愁愁几许,无端红豆生芽。
江山容易夕阳斜。
登楼休北望,思酒且烹茶。
诠释:
1、杜宇:杜鹃的别名。相传古代蜀帝名杜宇,号望帝,死后魂化为杜鹃;或喻哀怨、思归之情。唐李商隐《井络》:「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
2、红豆:唐代诗人王维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渡江云 • 初夏随感之四
(周邦彦格)
荼蘼开谢了,北归鸿翼,流水大江东。
早催春睡起,池沼鸣蛙,鶗鴂又帘栊。
山楼望眼,正排閤、耸翠群峰。
能几番、侵衣梅雨,袭面麦秋风。
匆匆。孤光月下,独酌尊前,遣莺花昨梦。
惊晓镜、回眸千载,一夕成翁。
去年折柳长亭路,再登临、知与谁同。
西日暮、悠悠远寺传钟。
诠释:
1、荼蘼:荼蘼作为即将奏响春季终曲的植物,承载的是花期终了的悲哀与无奈。 因此,荼蘼也常用来比喻易逝的韶华。 「开到荼蘼花事了」,为这种植物蒙上了一层遗憾与悲伤。
2、鶗鴂:「鶗鴂芳菲」,鶗鴂:即子规、杜鹃。芳菲:花草,亦指春时光景。赏析此句语源于《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描写了鶗鴂的悲切鸣声,烘托、暗示美好爱情横遭阻抑的沉痛之情。
3、麦秋:阴历四、五月间的初夏时节,当时正是秋天播种的冬小麦成熟的时候。 秋天是谷物收成的季节,因此古人引申初夏为 麦秋 。
金缕曲 • 戊戌春思入声六咏之一
(叶梦得格)
失笑谈鸿鹄。
漫东风、关河千里,野芜重绿。
闻说藏舟无长计,夜半迁移陵谷。
看几度、平江沉陆?
松茂竹苞皆忝列,怕因循、误了夤宫读。
今又见,赵高鹿。
邯郸旅次黄粱熟。
惯寻常、死生契阔,雪堂来鵩。
湖海浮瓠离恩怨,袖手长安棋局。
送暮色、飞花林麓。
搔首梅窗怀旧雨,竟何时、吟啸停云屋?
入坐忘,听流瀑。
诠释:
1、入声:一种汉语调类。声调短促而急。现国音中已无入声,客家话、闽南语及广东话尚保留。
2、失笑谈鸿鹄:指中国北京大学校长在创校120年校庆致词,将「鸿鹄之志」与「莘莘学子」念错一事。
3、藏舟:壑舟,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后以「壑舟」比喻在不知不觉中事物不停地变化。
4、松茂竹苞皆忝列:「 竹苞松茂 」指竹子繁盛茂密,松叶历冬不凋。 语本《诗经. 小雅. 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竹苞的另一典故:乾隆年间,和珅请纪晓岚写匾,纪晓岚本不愿写,后一琢磨,还是给和珅写了二字:竹苞,和珅命工匠制成金匾挂在正厅。一日,乾隆皇帝无事閒逛来到和珅家。和珅行君臣礼后指著墙上挂的匾对乾隆皇帝说:「匾上之字,乃大学士纪晓岚所作。」乾隆听后哈哈大笑,接著说道:「竹」字可拆为「个个」二字;「苞」字可拆为「草包」二字,说你们家「个个草包」。和珅一听气得半死。
5、赵高鹿: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其直目,而从邪臣之言。鹿与马之异形,乃众人之所知也,然不能别其是非,况于闇昧之事乎?
6、邯郸旅次黄粱熟: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遇见道士吕翁,自叹穷困,吕翁便取出青瓷枕,让卢生枕著睡觉,这时店家正在蒸煮小米做饭。卢生在梦中享尽荣华贵,一觉醒来,小米饭却还未煮熟。比喻荣华富贵彷如好梦一场,短促而虚幻。亦比喻不切实际的空想。
7、雪堂来鵩:汉 贾谊《鵩鸟赋》:「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鸟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
8、湖海浮瓠: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9、长安棋局:偏正比喻动荡不安的政局。语本唐·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10、停云:《停云》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分四章,其主旨为思亲友,写春来发酒,由酒思与亲友共享,然时乱路阻,不能畅怀。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烘托描写,和不能与好友饮酒畅谈的感慨,充分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运用比兴的手法和复沓的章法,继承了《诗经》的传统。
11、坐忘:坐忘是道家所讲的一种修养方法和一种精神境界,这一概念来自《庄子·大宗师》,是指人通过静坐而有意识地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坐忘的目的是为了得道,要求物我俱化为道,俱化为自然。
缑山月 • 随缘入世(外二阕)
作者/施怡淡
物换月星移,飘零竟为谁?关山行遍满头灰。纵营营役役,凄苦旧,烦忧故,厄殃追。
人生天道长相悖,晴雨怎如綦?年年花灿又花衰。且随缘入世,愁借酒,饥填腹,冷添衣。
红窗听 • 看破色空
赤壁乌江徒洒血,成与败、步时烟灭。贵贫修短非长永,似春临溶雪。
滚滚红尘何日歇?能抛去、心中怨懑,魂宁魄洁,色空休执,奚枯荣分别?
【用诗词写历史人物或事件,借古譬今,抒发情感。"诗"应以律诗为佳,每句写一人或一事,独立处理,然后整体溶合,情境交织,以达到目的,唐李义山最擅此道。"词"则以长调为合,每韵写一人物或事件,然后用情感将其贯通溶合,达到情境交溶的境界,南宋、南明诸彦屡有佳构。】
八声甘州【读史有感】〈依张炎体首句押韵〉
叹曹周赤壁几多愁?一火毁千舟!看殷殷青史,乌江衔怨,易水萦惆。六出祁山师老,诸葛枉筹谋。燕韨扬州苦,各自抛头!
谁悯将军百战,换来邦国绝,此恨焉收?痛羊城沥血,泪洒鉴湖秋。捣黄龙、却成虚梦,欲过河、綦愿竟难酬。哀孤魄,绊疆陲冷,钓岛长囚。
﹏﹏﹏﹏﹏﹏﹏﹏﹏﹏﹏﹏﹏﹏﹏﹏﹏﹏
■ 诗钟、对联、对句 ■
◨对联
「伤 养」五唱。
作者/林振任
妄语疑人伤气势
虚怀处世养精神
﹏﹏﹏﹏﹏﹏﹏﹏﹏﹏﹏﹏﹏﹏﹏﹏﹏﹏
■ 古诗 • 七言歌行 ■
〈射雕英雄传〉(外一首)
作者/紫微
(纪念永远的 黄蓉 : 翁美玲 逝世40周年)
铁 蹄踏宋靖康耻
血 洗汴京徽钦囚
丹 青永记黄龙憾
心 昭日月系神州
华 发顽童瑛姑候
山 河蒙侵郭靖雠
论 德东邪尊北丐
剑 冲南帝一指休
九 宫八卦黄容黠
阴 狡贪婪西毒谋
真 诀宝典群雄夺
经 生历死传奇留
今日紫微奉上十一年诗歌创作历程中最长篇幅的一首诗《帝女花》,来向已故名编剧家唐涤生先生、一代戏迷情人任剑辉这两位粤剧宗师,还有任姐的最佳拍档白雪仙与及享誉梨园的 <仙凤鸣剧团> 致敬!
《帝 女 花》珍藏版 七言歌行
前 言 :
撰写这篇七言歌行,确是耗费了紫微很长的时间,由构思到完成,当中经过了很多次修改,是名副其实的一首 "工程诗 " 。
㈠ 名剧《帝女花》的诞生 :
《帝女花》原为清朝戏曲家黄燮清的昆剧作品,刊刻之后,很快传到日本,剧中的爱国节烈和哀艳动人的剧情,符合了日本观众的胃口,故屡演不辍。
1950年代初,粤剧名伶 任剑辉及白雪仙同游日本,目睹《帝女花》一剧在当地受欢迎的情况,遂建议交由名编剧家唐涤生着手改编成粤剧。1957年在任白组成的《仙凤鸣剧团》首演大获好评后,于1959年再被改编拍成电影。
㈡ "长平公主" 的悲歌 :
长平公主 (1630年~1646年),崇祯次女,字"徽媞" (一说"美娖"),最初封为 "坤兴公主",入清后被封为"长平公主" 。亡国后曾向顺治皇帝请求出家被拒,更被安排与周世显完婚,婚后因常怀亡国悲痛及思念父母而抑郁病终,卒年16岁。
名编剧家唐涤生把长平公主在亡国前后的经历,改编成为与驸马周世显哀艳动人的粤剧经典《帝女花》。
㈢《帝女花》七言歌行铺排和特色 :
本诗篇乃依照唐涤生名剧《帝女花》剧本中的八个场次铺排而写成,依次为 "树盟" 、"香劫"、"乞尸"、 "庵遇"、"相认"、"迎凤" 、"上表" 和 "香夭",并在剧中人物和情节上作出了一些删减。
鉴于 "长平公主" 在《帝女花》这套粤剧中,15岁时亡国登场,16岁便香消玉殒,故此,紫微刻意把这首七言歌行写成 240句(等于两首长恨歌的篇幅),共1680 字以表哀悼,皆因 240 和 1680 这两个数字都能用"15" 或 "16" 来除尽而无馀数。
另本长诗全篇皆采用平声字来押韵,也是对"长平"公主的一种呼应。
㈣ 创作原文 :
裴航有幸会云英,太仆之子觐长平
崇祯催妆求贤婿,帝女孤芳爱未倾
凤台应选人潇洒,世显机敏角峥嵘
求凰宴上针锋对,含樟树下两生情
赐饮琼浆芳心许,凤侣莺俦待和鸣
遽尔灯灭成凶兆,盟诗风雨共枯荣
周郎奉召朝天子,谢主荣封驸马名
战鼓频传烽烟漫,李闯长驱入皇城
太监宫娥低声喊,满朝文武尽愁颜
忍看树倒猢狲散,际此方知守业难
后妃以身倡仪范,泉台有路妾先行
岂容爱女遭污辱,红罗赐死免摧残
父要女亡心太狠,天愁地惨绝人寰
年方十五罹香劫,花烛未燃血浪翻
驸马挽妻求同死,公主别夫泪汍澜
鸾曲未奏悲拆散,父剑无情血渍斑
鬼门关前人昏倒,乾清殿外贼纵横
空馀龙泪酬民爱,崇祯殉国缢煤山
天怜帝女留残命,尚存气息在人间
老臣周钟惊复喜,锦茵覆体挽芝兰
遍寻庭殿芳踪杳,倒运新婿泪潸潸
宫娥奄奄吐玄机,痴郎矢志乞尸还
欲献长平图富贵,适逢清帝施怀柔
宝伦偕父谋不义,瑞兰窥听暗惊忧
帝女何堪遭臣卖,苦凤重生献敌酋
父兄亏节负家国,金兰结义脱笼囚
道姑登门求棺殓,堪怜慧清病归幽
却使长平心生计,李代桃僵马换牛
毁容存贞无可恋,血书字字断肠钩
嘱咐艳尸沉江海,绝代风华到此休
旧臣未纳新朝俸,春梦繁华尽化烟
乞取妻骸闹周府,世显行止若疯癫
死而复生生复死,徽妮绝笔了尘缘
鹣鲽梦碎欲殉爱,瑞兰一语远黄泉
有情生死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连
维摩庵内藏孤燕,拾取山柴灶里燃
劫后弄玉怯箫声,青磬红鱼伴佛眠
山河易主无家犬,将婚丧偶问谁怜
惊见道姑徽妮貌,唐突西施叩妆前
庵前巧遇佯不识,闭门不纳怕周旋
似曾相识问名姓,却道姓沈号慧清
百劫重逢将妻唤,寻偶佛门折煞卿
崇祯惨事重提起,帝女悲酸岂愿听
十龄出家与世绝,长拜观音扫银瓶
莫与宫花相比并,野菜残羹逊金枝
未允烧香将情忏,最怕忘形不自持
主持闻声问究竟,乱世香油正合时
且嘱慧清领参拜,寥落尤喜客布施
初入庵堂叩庄严,却乘此际试娥眉
观音座下同命鸟,金童玉女不分离
皇城劫后鸳鸯散,独馀驸马倍伤悲
乐昌尚可圆破镜,世显钗分合无期
骂句观音何昏瞆,纵有千眼怎不灵
夫妻有缘能相会,枉称慈悲没调停
可叹狂生无福份,今世难佩驸马翎
不如归家另聘娶,何须此地眷浮萍
玉女国破去逃情,金童身殉搏后评
吓煞长平来夺刃,连声驸马启天晴
鸳鸯百劫终相认,抱拥入怀珠泪盈
偷生不孝难容世,遁迹空门一身轻
帝女清修成仙佛,可怜先帝未葬陵
识破庐山难立足,紫玉山房爱续营
嘱咐回生应守秘,怕逢陷阱寸心惊
家仆张千报芳踪,周钟夜踏驻香庭
遍搜庵堂无凤影,训斥奴才目欠明
矢言事实非虚妄,残桥亲睹玉芝琼
拜入新朝梦未空,公主重生将凤迎
前嘲世显无福相,今羡驸马步鹏程
夷齐耻食周朝粟,帝女降清岂能成
自有宽容如清帝,百般恩恤慰崇祯
公主不听新朝命,从臣旧服入清廷
些微条件何足论,新帝慈祥会应承
且赴龙庭见新君,好将话柄告娉婷
周钟指望能成事,飞马拜会沈昌龄
紫玉山房栖彩凤,心如止水被情缠
惊见宫娥鱼贯列,十丈红绒铺路边
有眼无珠身托付,逐臭匹夫卖婵娟
银簪刺目婚路断,恩消义老会无年
驸马哀哀求凤鉴,表明心迹爱未捐
清室心腹陪左右,故作忘恩拜新权
可怜先帝寄茶庵,太子囚牢受苦煎
帝女重作天孙嫁,葬父释弟脉可延
不事二朝曾作誓,偕老清宫怎对天
花烛之时齐仰药,含樟树下节义全
修表无力强拈毫,拜跪父母泪成篇
旧臣厚颜催凤驾,新帝临朝快加鞭
相如能护连城璧,驸马能保帝花香
拚教颈血溅龙庭,御前上表赤胆狂
煤山尚听臣民哭,不重招贤重凤凰
福从天降沾恩典,应谢新君善心肠
鸾凤还巢拢人心,沽名钓誉骗民安
清主若无亏德处,岂怕遗臣诵表章
宝伦惊诧嘱慎言,意恐翻天惹祸殃
先帝遗骸未入葬,前朝太子困牢房
欲受皇恩恐不孝,清帝重女薄儿郎
葬父释弟倘恩允,百拜入朝结鸳鸯
莫道女儿笔墨浅,句句千军万马藏
凤未来仪先兴浪,帝女机谋更高强
为求骗取凤还巢,强颜欢笑作慈祥
所奏皆准如其愿,一言九鼎慰红妆
凤冠霞帔上金阶,乾清血渍尚带黄
昔日明臣皆仰望,公主笑面报清王
未见诏书宣释弟,劈开金锁送还乡
今朝勿说前朝事,鸾凤完婚百事昌
血泪如潮腮边降,再哭凤台倍凄凉
莫恋新朝弃旧朝,遗臣三百听端详
长平泣声震金銮,唯释太子在朝堂
即日成婚无后顾,不负仪仗置两旁
月华宫外花烛夜,倚殿阴森有含樟
凤台附荐齐奠酒,偷望新郎暗惊惶
生怕驸马惜鸾凤,不伴香消共夭亡
周郎盼求同日死,阴司地府续情长
惜花谁个甘殉葬,难为世显饮砒霜
柳荫代作芙蓉帐,驸马挑灯看新娘
合卺交杯相举案,凤侣情痴到天荒
砒霜洒落葡萄上,金杯带泪苦咽尝
含樟树下相拥逝,并蒂连枝不分张
长平世显终相伴,夫妻节义永留芳
周钟父子官梦醒,清帝唏嘘暗表彰
谪仙双双回霄汉,玉女金童返上苍
﹏﹏﹏﹏﹏﹏﹏﹏﹏﹏﹏﹏﹏﹏﹏﹏﹏﹏
■ 诗 论 ■
◨ 浅谈格律诗词
【旧帖新贴,希望能给喜欢格律诗的初学朋友小小帮助。】
〈浅谈近体诗(格律诗)之"孤平"〉
作者/施怡淡
(一)七言
七言格律诗有下列四句格
〈1〉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仄仄平平仄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格律诗"孤平"祇会出现在〈1〉〈2〉句中:
1.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转仄,成"仄仄仄平仄仄平",若第五字不转平来救,则第四字便成孤平。
2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五字转仄,成"平平仄仄仄平仄",若对句不改成"仄仄平平平仄平",作隔句拗救,则第六字已成孤平。
至于〈3〉仄仄平平平仄仄,历代名家常将之改成"仄仄平平仄平仄",已公认为合律,故第六字虽然是平声为两仄所夹,亦不作孤平论。
而〈4〉平平仄仄仄平平,一、三字可任转,第五字绝不可转平,否则成三连平尾,但"孤平"亦不会在此句出现。
*另者:七言格律诗第一字皆"可平可仄",故第二字绝无孤平之说。
(二)五言
五言格律诗有下列四句格
〈1〉平平仄仄平
〈2〉仄仄平平仄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
五言格律诗"孤平"祇会出现在〈1〉〈2〉句中:
1 .平平仄仄平,第一字转仄,成"仄平仄仄平",第三字不转平来救,第二字便成孤平。
2 .仄仄平平仄,第三字转仄,成"仄仄仄平仄",若对句不转成"平平平仄平",作隔句拗救,则第四字便成孤平。
至于〈3〉平平平仄仄,历代名家常将之转成"平平仄平仄",且公认定为合律,故第四字虽然平声为两仄所夹,亦不作"孤平"论。
而〈4〉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可任意转,第三字绝不可转平,否则成三连平尾,但"孤平"亦不会在此句出现。
(三)除上述所言外,双数(二、四、六)字绝不可以改动,若果有其他单数字变成"两仄夹一平",即是已"出律",不是"孤平"。
〈浅谈元好问〉
作者/刘祖农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称遗山先生。他是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著作有《中州集》、《南冠录》、《壬辰杂编》、《续夷坚志》等。
元好问诗词是「双峰并峙两俱佳」。我个人偏好他的词多些。唱粤曲的朋友,多有唱谭国安先生撰写的《千里故人千里月》,曲中有「莲心为谁苦」、「香奁梦」、「相思树」、「天也妒」、「哀弦凄断似平生」等语句,取自元好问的词句。数量方面,他留给我们的诗有一千三百馀首、词有三百七十馀首。
现录元好问的代表诗、词各三首给大家欣赏。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九》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其二》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横波亭》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摸鱼儿·雁丘词》(乙丑岁赴试并州作)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摸鱼儿·双蕖怨》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木兰花慢.游三台》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 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 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 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澹入经营。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安得参军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现以一首七律记述元好问这位值得我们研究及学习的文学家。
《记元遗山先生》
少年聪慧志刚强,国破归田著作忙。
词学苏辛文隽秀,诗兼韩杜意高昂。
笔锋弘肆开新局,骨格雄奇写美章。
能续夷坚继洪迈,中州有集话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