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
车瑞岩/铁1师
一九二五年“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是亿万人民的福音,这是亿万人民的心声!毛主席早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正是秋高气爽、万里长空时节,湘江波涛滚滚向北流去,毛主席站在湘江中的长岛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长沙对面有岳麓山,泛指万山,美丽的岳麓山有着层层的枫树林,那树叶已经被寒霜染得通红,胜过“霜叶红于二月花”,碧波滚滚的湘江,数百条大船乘风破浪,这万山的红叶,和漫江的碧波上下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画卷,这如诗如画的江山,展翅高飞搏击长空的雄鹰,怡然自得翔游水中的鱼儿,在这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美丽境界中,洋溢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充满着无限生机。封建文人所写的秋景,总是一片萧条、伤感的悲秋气氛,只有毛主席笔下秋景,扫千古陈迹,创一代新风,以鲜明的色彩,乐观的情怀,生机勃勃的气象展现在我们面前,那真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那时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著名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革命高潮一浪高过一浪,“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主席用这句话发问?谁是革命领导者,谁是革命主力军,只有中国共产党,只有工农大众。“世界上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而反革命拼死同革命势力斗争,也完全是为着维持他们的政权。“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领导力量。”“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坚固的同盟军。”他们才是苍茫大地主人。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主席从1911年就来到长沙,在第一师范就有八年,当五四运动革命风暴席卷全国时,毛主席以长沙为中心,组织和领导了湖南爱国民主运动,毛主席于1917年就组织了《新民学会》,后又创办《湘江评论》《文化书社》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了别开生面的湖南自修大学,以及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赵恒惕的斗争和领导工人进行多次罢工斗争,都是在长沙进行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主席和他的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华,风采才华旺盛丰满,意气风发,为着人民解放事业,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官僚军阀展开英勇斗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915年9月袁世凯准备卖国称帝,湖南军阀汤芗铭积极拥戴袁世凯,禁止反袁,毛主席印刷反袁小册子,人心大为振奋,毛主席主编的《湘江评论》,上面都是激浊扬清的雄文,《伦理学原理》一书共有十万多字,毛主席在书上写上一万二千一百多字的批语,深刻批判了书中唯心主义观点,毛主席还批判研究我国的古典哲学和西方的《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等书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出了东、西思想都要批判、改造的主张,这时,毛主席已经具有彻底批判旧世界的革命精神和远大抱负。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主席在第一师范求学时,湖南人民和第一师范受到反动军阀多次蹂躏,这时有三个军阀先后督湘,1913年袁世凯派汤芗铭督湘,1916年段祺瑞派傅良佐督湘,1918年张敬尧督湘,三位军阀都是残民害国的刽子手,激起了毛主席和湖南人民强烈反抗和蔑视,把那些气焰熏天、不可一世的洋奴买办,达官显贵看得比粪土不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谒飞舟?”为了实现伟大抱负,毛主席从小就十分爱好锻炼身体,毛主席和同学们经常野营露宿,攀登岳麓山,畅游湘江……在和大自然搏斗中,磨炼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勇敢的战斗精神,雄健刚强的体魄。
《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于1925年晚秋途经长沙时创作的豪放词作,以湘江秋景为背景,抒发了毛主席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和壮志豪情,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通过“万山红遍”“鹰击长空”壮丽景象,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图,隐喻着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下阕回忆与同学“指点江山”的峥嵘岁月,以“到中流击水”的激昂誓言,彰显了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词作语言凝练,意境高远,既突破传统婉约词风,又开创了革命文学的新范式,被誉为毛主席诗词创作的起点和经典,其艺术性和思想性奠定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作者车瑞岩,福建省莆田市人,高级工程师,已退休,1969年入伍,服役于铁1师,回地方后,长期从事建筑业,主持过省、市许多重要工程项目,为国家、地方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责编:槛外人 202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