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遇龙河
文/施明荣
辛丑年春节前的十几天,全州连续阴雨,临到年三十这天,天气突然转晴,温暖的太阳露出了脸。早晨起来,心情为之一振,一扫阴雨与疫情带来的郁闷,当即收拾行装,临时决定,趁国家号召就地过年的机会,趁这难得的大好天气,去阳朔徒步遇龙河,过一个特殊时期与众不同的年。
我先乘动车至桂林,又转乘巴士到达阳朔汽车站。上午十点钟的光景,我已站在遇龙河水底厄码头。见到异乡奇山秀水的那一刻,心情激动,心跳加速。我逆水而上,胸口的相机咔嚓不停,手机也拍个不停,只觉得满眼是风景,处处是美景,只须片刻,我被这片灵山秀水所陶醉。
因是大年三十,游人不多,稀稀朗朗的,倒是清净,这也正合我意。这里绝无城市的喧嚣,只有原生态的安宁,清清的河水在缓缓流淌,两岸群山耸立,矗立云天。山似笋似剑似屏,河如玉带忽宽忽窄,宽不过百米,窄仅数十米,深处似潭,浅处齐膝。可能因绝佳的环境之故,河边之树自然造型,盘枝虬结屈枝回旋,顾盼生姿煞是好看。
一人徒步独行,那叫一个自由洒脱。没有导游解说没有笑语暄声,无须具体规划无须返程酒店无须统一就餐,快慢在我停留自如。我一路行来一路惊喜,这里的好山好水让我惊叹不已。我摄山摄水拍人拍物,眼忙手忙脚也忙。河旁田地里,油菜花已悄然开放,田埂上,十多个女子勾肩搭背连成一串边舞边唱,似在拍抖音。见我驻足欣赏,正在拍摄的红衣女子见我挂着相机,笑靥如花,走过来让我帮忙,她自己好加入队伍。漂亮的舞姿,清亮的歌声,宜人的山水,让我的心情愉悦,神清气爽。
行至朝阳码头已是中午时分。在桥头夫妻饭馆炒了两个菜,要了小瓶劲酒,顺便给手机充电。紧挨饭馆的石桥下,溪水汩汩,水清见底,顺台阶下溪洗菜,甚为方便。小桌前我一边小饮一边观景,心生惬意,悠然自在。
愈往上游风景愈美。沿途所见村庄皆不大,三五户人家傍在河沿,也有单门独户地偎在山脚,更多的是十几户二三十户落在山囗缓坡处。因是年三十的下午,家家忙着烧煮,户户都在忙碌,平日不用的大锅也用上了,炊烟腾腾,暄染着过年的气氛。奇怪的是这里的人家房屋没有烟囱,院内随意垒几块砖头码成灶膛,置上铁锅,起火烧煮。这样的人间烟火,才是原生态况味。空气里飘荡着诱人的香味,有小孩在村口嬉闹,一只狗在路边啃着骨头,见人过来又颠颠地跑开。村人面带喜色,拎着鸡鸭鱼肉下河清洗,平展的河面划开道道波纹。那时分,我忽然觉得,平民的生活亦如风景一样美好,虽说是疫情期间,但对这里的人们似乎没多大影响。
爆竹不知什么时候响起,断断续续地,渐渐糊成一片,炸成一锅粥。夕阳余辉中,我加快了脚步,因为在天黑前必须找酒店住下。连着找到几家酒店,因除夕厨师回家过年,只供住宿不供饭菜,一连几家皆是如此。后来遇到一家女店主,她让做厨师的爸爸帮忙烧几个菜,“大过年的,总不能让您饿肚子。”个把小时后,她用饭屉送来三菜一汤:一个红烧禾花鱼,一碟青椒牛肉,一碗油炸肉圆及一盆排骨汤……
因走了一天有些劳顿,只得睡下。大年初一在鞭炮声中醒来,猛地拉开窗帘,红红的霞光扑面而来。洗漱完赶紧去楼下旁边的小超市买吃的,开超市一家人正在用早餐,见我买方便面,正在喝酒的老者摆摆手说,不嫌弃就一起吃吧,大年初一,吃什么方便面。不待我回答,他儿子已摆上碗筷,喝得是自家酿的米酒,甜中微苦,也有劲道。老汉得知我来旅游,说起当地景点名胜,神形中满是自豪,且自荐给我当导游。临出门,我拿出一张百元新钞,塞给了桌边的小孙女。
河面上已有竹排顺流而下,大年初一开排了,竹排上的小椅上坐着三两个游客,新年新气象,新春新感觉。晨光中的遇龙河,沐浴在霞光中,像披着面纱的新娘,朦胧中透出美丽。近处的水雾,远处的山峰,村庄的轮廓,如宣纸上的水墨画,让身临其境的我发出由衷感叹,感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随着太阳升高,水气蒸发岚烟散去,天更蓝云愈白水更清。我步履轻捷,愈发精神,沉醉在遇龙河的山水人文之中。
当天夜晚投宿遇龙桥桥头的客栈。整理完照片,发了几组朋友圈,又是一晚好睡。晨起打开窗帘,浮着淡雾的遇龙河像刚睡醒的美人,窗下的河边码头,一排妇人正在河边浣衣,爆竹声里夹杂着捣衣声说笑声。遇龙桥下码头,上百张竹排密密麻麻挤挨在一起,河面失去了应有的空阔与宁静。因时间太早,暂无游人上排。我在桥下拍完照片回到桥上走个来回。这是我目前所看到的最大的石拱桥了,这座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单拱石桥气势雄伟,古朴美观,极具特色,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桂林名桥之一。脚踏桥上巨石台阶,手抚桥栏,眼观桥边泛着古意的灰砖黑瓦房,让我联想到古徽州的那些古村落及古桥,这座古桥与皖南所见到的石拱桥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理好行装,也整理好心情,继续沿河道左岸向上游徒步,一路朝阳尽染,山光水色,风光无限。遇龙河两岸景观既有相似之处,又处处皆有不同,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又颇为陌生。约摸走了一华里的路程,就到了金龙桥码头,这是遇龙河上半段竹筏漂流的源头,从这里上筏漂至下游的旧县码头全程6公里,时间约90分钟。我在此地没有逗留,又往上走了一段路,又一座单拱古桥出现在河面,光影中半圆的桥身倒映在如镜的水面,恰形成一轮满月,美轮美奂,相映成趣。那种画面,让我想到水乡、故园、牧歌、乡愁,亲切而慰藉。我在河边站立许久,心里不无感动。此时河坝浪花飞溅,水声潺潺,时闻鸟声;四周青山环抱,绿水绕村,阡陌如织,田畴井然。一派南国风光。置身布满藤蔓植物的富里桥上,恍如桃花源境,如梦如幻。
这里就是遇龙河的源头,因尚未开发,至今保持着原生态模样,让人流连忘返。遇龙河之行让我大饱眼福,让我不虚此行。因还要另去别处,就此告别富里桥,告别了这个让我度过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的遇龙河,这个至今让我魂牵梦绕的遇龙河。
[作者简介]:施明荣,安徽芜湖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在《中国青年》《安徽文学》《《河南文学》《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有作品收集地方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