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心舟
填词/李含辛
落花阶静,竹影筛云径。一砚松烟磨岁影,淡写秋山眉冷。
心舟不系潮声,闲看月满空庭。偶有流萤扑砚,惊开半卷诗星。
附录
李含辛《清平乐·心舟》赏析
一、词牌格律分析
《清平乐》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李含辛的这首《清平乐·心舟》严格遵循了词牌的格律要求:
上阕:四句四仄韵("静"、"径"、"影"、"冷")
下阕:四句三平韵("声"、"庭"、"星")
句式:以六言句为主,间以四、五、七言句,形成长短交错的节奏感
这种平仄韵转换的格律特点,使得词作在情感表达上能够自然过渡,从开始的静谧深沉转向后来的闲适超然。
二、意象解析与意境营造
词人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清幽淡远的艺术世界:
自然意象:
"落花"、"竹影"、"云径":营造出静谧幽深的庭院环境
"秋山"、"月"、"流萤":构成时间从日暮到夜晚的流转
"松烟":既指墨色,又暗含岁月沉淀的意味
人文意象:
"砚"、"诗":体现文人的书斋生活
"心舟":象征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诗星":将流萤比作诗意的火花,富有想象力
动态与静态的对比:
上阕以静态描写为主("落花阶静"、"竹影筛云")
下阕引入动态元素("流萤扑砚"),打破静谧,增添生气
三、艺术手法赏析
白描手法:词人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画面,如"竹影筛云径"仅五字便描绘出光影交错的生动景象。
拟人化:"淡写秋山眉冷"将秋山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情感特征。
象征运用:
"心舟不系潮声"象征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诗星"象征灵感的闪现
色彩运用:全词以冷色调为主("松烟"、"秋山"、"月"),营造出清冷的意境,与词人的淡泊心境相契合
四、情感表达与思想内涵
这首词体现了词人李含辛典型的创作风格——以传统词牌表达现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超脱情怀:通过"心舟不系潮声"表达对世俗纷扰的超越。
闲适心境:"闲看月满空庭"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创作感悟:"惊开半卷诗星"暗含对创作灵感的珍视与惊喜。
时间意识:"磨岁影"暗示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接受。
全词在形式上严守古典词牌的规范,在内容上却表达了现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体现了李含辛"雅俗共融"的创作特色。
五、词人创作风格体现
作为当代陕西籍词人,李含辛在这首词中充分展现了他的创作特点:
传统形式的现代运用:将古典词牌用于表达现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意象重构:如将"流萤"与"诗星"并置,创造新的审美体验。
语言风格:在保持古典韵味的同时,语言通俗易懂,如"心舟不系"的比喻生动形象。
情感表达:不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景物描写间接传达,体现了含蓄蕴藉的美学追求。
这首《清平乐·心舟》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词人驾驭传统词牌的能力和独特的艺术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