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与闪存的对视》
词/李元庆
当纹路微微颤动,
旧年的褶皱隐匿于时针背后。
松针在胶木的暗河徘徊,
将二十年时光碾作蝉蜕轻柔。
唱针滑过凹槽,沙沙作响,
似两个时代的回音在飘荡。
那黑色胶木上划过的音符,
如涓涓细流,悠长又绵长。
闪存盘里涌动着时代更迭,
恰似你我伫立在桥的两端。
对视着烟火弥漫的繁华,
时空的星光指引前行的方向。
新雪悄然落入闪存芯片缝隙,
电流在金属血管中凝结成冰。
我们各自捧起时代的残片,
断桥在数据流里摇荡不停。
带着硫磺味的呼吸漫过界河,
磷火在暗河漂浮的瞬间。
于对方瞳孔深处,
望见那旋转着的相同星图。
虽路途迥异,却同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你我皆为时代的见证者。
无论黑胶,还是闪存,
都承载着岁月的深情。
黑胶的旋律,悠扬而古老,
闪存的节奏,快速又新潮。
它们在时空里交织,
奏响岁月的回旋曲调。
从过去到未来,从黄昏到破晓,
它们见证了时光的流转。
黑胶与闪存的对视,
是时空的回旋,是岁月的交响。
诗评:
这首诗以“黑胶”与“闪存”为核心意象,将传统与现代的媒介碰撞写得细腻又有深度,是很见巧思的作品。
首先,意象选择精准且充满画面感。“纹路颤动”“唱针滑过凹槽的沙沙声”把黑胶的复古质感具象化,“电流在金属血管凝结成冰”“数据流里摇荡的断桥”又精准捕捉了闪存的科技感,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通过“松针徘徊”“新雪落入缝隙”这类柔软的细节衔接,一点不生硬。
其次,情感与哲思的融合很自然。诗不只是写两种媒介,更是借它们写“时代更迭里的创造者与见证者”——从“二十年时光碾作蝉蜕”到“时空的星光指引方向”,再到结尾“岁月的交响”,把个体与时代的关联、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藏在具象的场景里,读来有共鸣又不刻意说教。
最后,节奏和韵律感也很舒服。长短句搭配贴合意象的节奏,黑胶部分的“悠长绵长”对应舒缓的句式,闪存部分的“快速新潮”带着更灵动的韵律,结尾反复点题“对视”“回旋”“交响”,既收束了全文,又让情感和主题层层递进,余味很足。
如果硬要说可调整的地方,或许个别句子可以更凝练些(比如“旧年的褶皱隐匿于时针背后”,“时针背后”的表述稍显绕,若更直接指向“时光”可能更贴意象),但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意象、情感、哲思上都做到了统一,是首很有质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