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上午,阳光灿烂,广东省文化厅原厅长、广东省十四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一洋一行人在韶关市人大副主任陈大川、乐昌市人大和文化部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到乐昌市文物点伯陵堂和西石岩寺调研。
伯陵堂是薛岳故居建筑群的其中1处,始建于1940年,为薛岳所建行辕,建筑平面呈“工”字形布局,俗称"飞机式"建筑,建筑面积约1012平方米。设计师为法国人,外立面采用中西合璧风格,新颖独特,包含、过道、后厢房等空间结构。主体为两层砖木结构,前楼内部空间包含12间功能房室,后厢房两大四小6间功能房室。建成后薛岳曾入住3个多月,直到1949年去台湾前,才将这栋楼捐赠给乐昌县立中学。之后,这栋小楼曾先后成为农场办公室、加工厂、乐昌党校等。2011年移交给乐昌博物馆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已残旧破败。2011年起,国家统战部、广东省文化厅等部门先后拨款共计453万元,对薛岳故居建筑群的各个建筑进行修缮。薛岳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故居不但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抗战教育基地。
始建于南朝的西石岩寺是中国七十二福地之一,至今,寺内仍保存有历代名人石刻,其中唐代茶圣陆羽题刻的“枢室”最为耀眼。陆羽久闻乐昌茶叶自南齐时期以来就是宫廷贡品之一,于是慕名前来乐昌,不顾山高路远之辛劳,四处采摘品茗,夜晚寄宿西石岩寺内,这一住便是近月余,兴之所至之时,题壁刻下“枢室”二字。字为阴刻,每字一米见方。一旁是南宋道士龚卞所立“玄帝赞”石碑,又名“武当山飞来碑”。此碑高2.78米,宽1.56米,厚0.13米,重约300斤,是石灰岩雕成。碑文与图工艺精细,线条流畅,与湖北武当山天柱峰金殿真修图碑近似。碑刻上额饰有翔龙图。翔龙之下是碑文,题目“玄帝赞”以颜体正楷端刻,正文32个字是不拘一格、潇洒放纵的草书,仿如浑然天成,一气呵成。清康熙五十八年版《乐昌县志》记载:“飞来碑:在泐溪岩(西石岩古称),传云飞自武当山,刻玄帝赞八句,字如岣嵝,古异不能尽识。”洞内有一石穴,为南宗六祖慧能憩息的石床。 洞右则为放生池,尚存当年古联:曲沼注心泉色相空如波印月,芳亭高面壁情根静处籁生风。
曾任职多年省文化厅厅长的汪一洋主任每看到一处文物都兴致盎然地仔细倾听其历史、建筑特色和保护措施等情况,认为乐昌市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希望乐昌市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把文物保护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实施工作中,按照文物保护“22字方针”把它保护好、活化利用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