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故事宣讲走进南京市樱花小学
文/傅必荣 王国耀
9月5日,南京市樱花小学邀请老党员、新四军《铁军》杂志南京工作站站长郁春红,给四(5)班同学和老师宣讲了“粟裕 七战七捷的军中骁将”,大家被生动精彩的铁军故事深深吸引,不仅在幼小的心灵上加深了这段历史的认识,而且在开班第一课得到了精神上一次洗礼,懂得今天的和平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更加珍惜,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努力学习,争取以后成为祖国的顶梁柱。
在教室讲台上方投影仪大屏上,展现一幅绛红色底图,一尊新四军战士的雕像令人敬仰,“铁军精神 永放光芒”这8个黄色大字格外醒目,同学们端坐在课桌前,胸前佩戴着红领巾,给人感觉十分的活泼可爱。开讲前,郁春红教同学们学折纸船,两位同学踊跃地走上讲台,他们每人手拿一张正方形粉红色纸张,边听边看,动手学着折叠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红船呈现在眼前,他们脸上露出十分欣慰的笑容。通过折纸红船互动学习,一下子明白并牢记住了“红船精神”的内涵。
接着,郁春红对苏中“七战七捷”的每一场战斗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他声情并茂的述说像一束穿透时光的强光,照亮了那些被尘埃俺埋的壮烈往事。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新四军的杰出将领粟裕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指挥华中野战军3万余人,迎战国民党军12万人,连续发起7次战斗,歼敌53000余人,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伟大胜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新四军用鲜血铸就的铁军精神,这不仅是一种战斗意志,也是一种思想力量,更是一种民族脊梁。铁军精神如同熊熊烈火般永恒燃烧,它如同火炬,照亮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班长王靖瑶代表同学们,分享了她的心得体会,她说,铁军精神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无畏前行的勇气,铁军精神的可贵,是一种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精神,是一种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属于那个年代,更属于每一个时代,它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前行前进的动力,铁军精神在和平年代同样闪耀着不朽的光芒,让我们以铁军为榜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铁军故事宣讲中,还穿插了一段特别的内容,由陈清秋同学诵读徐红将军创作的新四军组诗选“新四军军部成立”和“皖南事变”及“破阵子*步蒋定之会长韵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而作”的三首诗。同学们全神贯注,跟随诗的节拍和声唱着,这抑扬顿挫的声音好似一股凉爽的清风飘向窗外。
该校德育主任高林老师表示,“烽火当年传壮曲,变乱之时助远行”,今天,我们重温苏中抗战峰火,感悟新四军将士铁的信仰,铁的担当,铁的意志,铁的纪律的铁军精神。演讲虽然结束了,下一步我们将演讲文稿用彩色纸打印,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让铁军精神照亮孩子们的心间。
傅必荣,曾任金陵石化化肥厂电视台台长,现为南京钟山文学学会秘书长、钟山文学学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金陵老年大学书法教授、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书法教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