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 台
文/赵永智
我原本是一个没有歌唱天赋的人,但是,有时候,你缺什么,上天就会给你安排什么。
2022年春节前,舞台是属于别人的,可就在这一年,冬将去,春即来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个人,正是这个人,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一年春节,我登上了邢台电视台春晚的舞台。从这一次起,我以一个演员的身份,多次登上邢台电视台演播舞台,而且在我偶然遇到又改变我人生轨迹的这个人的培养下,逐渐成为了一个频繁登上舞台的歌唱演员。
这个人叫王黎阳,是邢台市音乐界的知名人士——金太阳合唱艺术团的团长,我们称她为王团长或王老师。我和王老师同年,我长她三个月,她称我赵大哥。和王老师结识,缘于我以信都区作协会员的名义负责撰写她的“牛人”事迹,可能出于对我文章的认可,也或对我的相貌没有挑出太大的毛病,于是她答应我进入金太阳合唱艺术团的要求,参加当年的春晚节目排练。
隔行如隔山,也是从那时起,我真正理解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含义。
人们都说“万事开头难”,但不知道对一个零基础歌唱的人,这难度到底有多大?从最简单的说,不会谱,不能自己学唱,调子随意跑,声调不入群;从歌曲接触的面说,新歌一首也不会唱,主旋都拿不下来,更别说四声部合唱了。
怎么办?一边是舞台的诱惑,一边是难登的艺术之山,最终还是舞台的诱惑占了上风。
不会谱,就先用心听老师和同事唱,虚心请教,现场记住,回去多练,再回到现场修正,老师唱时录好音,回到家里学范唱,这还不够,找来原唱反复听,反复模仿,约请团友小范围合练,攻克难点。学艺初始,采取功夫下到下边,笨鸟先飞的办法,艰难地迈出了登上舞台的第一步。
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后,对舞台有了全新的认识,顿时觉得自己高大了许多,不免对自已又重新进行了审视。
可能是看我踏实用功,也可能是我的年龄在团里相对小一些的原因,王老师关注我的时候多了,有意让我多参加活动,给我创造更优越的条件。比如:走台时我的位置会调到最显眼的地方;演出前会临时给我安排动作;让我跟高手一起筹备节目;很快进入录音棚;加入新歌学唱基本队伍;在不同场合示范于我;创造外出登台锻炼的机会。这让我增添了学艺的动力,也让我感到了每一点进步里,都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和用意。
舞台是亮鲜的,可背后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四季轮回,冬天的寒冷,夏天的酷暑,像两只拦路虎;昼夜的交替,排练多数夜间进行,如果加练,白天还得集训,日夜兼程,其它事情会受到影响;尤其疫情期间,人员不易集中,场地随时变换,大多选择在公园,蚊虫叮咬,黑灯瞎火,音效不佳,考验着团员的意志。
有一次,演出任务紧急,中午时分,大雨滂沱,王老师打来电话,通知到录音棚录音,我和几位团友,顾不上吃饭,全部冒雨按时赶到,看到王老师早己等候在录音棚门前,互相被眼前这一幕感动了。
其实,我从入团的那刻起,就自己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原因是惧怕高音,在选择声部时,毫不思索就提出进低声部,谁知进入男低,就意味着,每一首歌,都是主旋的变调或衬托,都要付出比高音部更多的艰难,但我没后悔,我学到了别人没有学到的乐理。
时光荏苒。时间到了2023年春节前后,随着我市文化兴市战略的兴起,为金太阳合唱艺术团搭建了更大的舞台,金太阳合唱艺术团迎来了艺术展示的春天,这一年我又随团登上了邢台市春晚的舞台。春节过后,金太阳合唱艺术团乘势而为,随着演出形势的紧迫,集训的次数明显增加,在寒冷的排练室,我们身着棉服,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揣着一团火。王团长身先士卒,每次第一个到,又最后一个走,她不但是我的艺术偶像也是我的行动榜样。在她的安排下,先分声部练,再合部,如果还达不到她的预期,还得反复。因为王团长是个艺术造诣和涵养很深的人,对艺术精益求精,所以,一首歌往往要练上无数遍,甚至几天,直到她满意为止。
这一年,不仅是对我们每个团员的考验,也是对金太阳合唱艺术团的考验。好在,我们有王团长这样优秀的掌门人,有一群热爱歌唱艺术,具备团队精神,训练有素,勇于争先,乐于奉献的兄弟姐妹,金太阳合唱艺术团的每场演出都很圆满。
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八个月,我随团参加演出数十场,有:中国文联、中国志愿者协会主办的“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太行泉城、美丽邢台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惠民演出,唱响泉城群众广场合唱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慰问矿山工厂,“抗大”纪念活动,“双拥”宣传专场,进社区,入商场,省(部)、市、区、街道四级组织的各种演出,常年参加市总工会的大篷车巡演,活跃在博物馆、图书馆、达活泉、园博园等公共场所。这一年二月十六日,金太阳合唱艺术团获得了在邢台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第五届群众歌曲大家唱“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太行山文化年活动中,以总分第三的成绩,获“十佳合唱团”荣誉称号;6月3日晚,在邢台市图书馆广场,参加邢台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太行泉城群众广场合唱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演出过合唱、快板书、三句半、情景剧。在舞台上,背过枪,举过刀,敲过镲,扮演过红军,矿工,军人、农民,′游击队员,民兵,市民,群众。
我唱过《我爱你中国》《抗大校歌》《英雄赞歌》《在太行山上》《灯火里的中国》《领航》《不忘初心》《长征组歌》《咱们工人有力量》《跟着共产党走》《再唱山歌给党听》《南湖的船党的摇篮》《红梅赞》《春风十万里》《两地书母子情》,还有本土词曲作家创作的歌曲《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报泉名》《最阳光》《太行美》等近百首歌曲。
舞台是一个动力源,催生了我的创作热情,《在录音棚》《唱响泉城泉文化》《太行泉城太子井》等诗歌、快板书、歌词等作品陆续在《牛城晚报》发表。
我在金太阳合唱艺术团总共六百多天,2023年八月底因故离开。在这一年零八个月的时光里,我从不无故迟到、缺课,不在演出前安排闲杂事情,避免饮酒,以旺盛的精力,保持台上的最佳状态。我学到了离职前从未接触过的舞台知识,是这个曾陌生的地方,给了我艺术的青春,一次舞台、一次历练、一次成长,这个看似不大的场地,其实蕴藏着一个非同寻常的世界,让我学到了诸如:舞台上下场顺序、演员站台要领、歌唱时的表情、四声部间的协作、演员与音乐、指挥的契合、道具的持有架式、演前走台、演后谢幕的基本规则等许许多多的演员具备的常识。每一次登台都是一种自我挑战和突破,都是一种品质的锤炼和修养的提升,更是一种艺术的展现,精神的共鸣。
对于我来说,金太阳合唱艺术团是我登上的又一个人生大舞台;对于金太阳合唱艺术团来说,邢台市的文化兴市发展战略的实施,给金太阳合唱艺术团提供了大有作为的金色舞台;那么,河北省提出的“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旅游方略,不也为邢台市经济文化大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宏图大展的舞台么?
作者简介:赵永智,男,1962年4月出生,河北省邢台市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邢台市诗人协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河北工人报》《邢台日报》《牛城晚报》《邢周报》《南北作家》《清风》《新诗大观》《百泉诗词》《内邱文艺》《中国网络诗歌》 《岭南作家》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科学巨匠郭守敬》收录《2020邢台诗选》,《登八达岭长城》获全国第四届百家诗会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