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朋友早上好
文/李周省
秋风爽,凉意浓,
青山绿水观景新。
月色明,溪流清,
夜晚活动闻花香。
广场舞,太极拳,
释放情怀秀中华。
好生活,念亲朋,
早上问候送祝福。
吉祥安,身体健,
平安幸福心随愿。
玩手机,看微信,
快快乐乐你我行。
2025.09.06于扶风
又到秋季
文/杨云冰(陕西)
渭水开始变慢的下午
一片银杏在城阙拐角处
突然放弃了漂泊
它坠落的速度像一声埙的余韵
被西风卷成螺旋状的休止符
帝陵的石马鬃毛渐凉
黄土塬上柿子树举起干瘦的拳头
把血色灯笼砸进深谷
收谷人弯腰时
穗粒正集体逃亡
他们衣襟的褶皱里蓄满时间的砒霜
雁阵切开雾霭的间隙
汉代夯土层露出陶罐残缺的剖面
有人用木杈挑起草垛
整个天空就随着麦芒的弧度
在脊椎的吱呀声中渐渐弯曲
碾场石磙停驻在场院中央
像被遗弃的日晷继续雕刻光阴
蟋蟀在井台边锯断琴弦
八百里秦川突然静默——
所有存在先于收获
而深根在黑暗中选择霜降的重量
暮色漫过碑林时
我看见自己站在稗草与粟的分界处
秋风翻动未焚尽的诗稿
那些字迹开始生根 抽枝
长成一片片带着芒刺的月光
刺向所有不肯低垂的头颅
今夕中元节,愿心灯不灭,终遇美好
文/何俊锋
时光荏苒,岁月缱绻。一转眼,又到了一年中元。一束菊花,两行热泪。心底的想念,如此的强烈。燃一沓纸钱,点三炷青香,我用无尽的思念怀念父亲。让思念随风传送,让哀伤顺水流淌。父亲的音容幻化在脑海,您的嘱托永记在心田。抚育幼小,照顾老人,承上启下,人生无憾。如果有来世,但愿没有疾病和痛苦,生活顺风顺水,无灾无难。一缕缅怀的思绪,一片难忘的情怀,一份真挚的情感,在中元节里得到尽情释放。
然而生命是一场单程的旅行,像时间,像光阴,像青春一去不返,唯有一边经历,一边领悟,一边感受,一边懂得。人生不易,让我们且行且珍惜。假如生命能够重来,您的幸福和安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繁星点点,天灯盏盏。在这夜凉如水的秋夜,没有欢乐的话语,只有浓浓的思念。我的父亲,您在那边是不是一切安好?天堂里的秋天是不是也一样的缤纷绚烂,洋溢着成熟的果香?秋风荡着云影,秋雨带着寒凉,如果你想念我们了,就托梦给我们,没钱我们给您寄,天冷别忘加衣裳。
逝者如斯,生者当自强不息。远去的亡魂,我们再也唤不回,逝去的父亲,我们再也见不到,你我这一生的缘分,就这样戛然而止,无论你做什么都无济于事,无论你说什么都再无意义。中秋是人间的希望,而中元属于黄泉,另一度空间。今夜,亦悲,亦喜,亦无眠。愿活着的我们,不负逝者所望,感恩所有,活好当下。心灯不灭,终遇美好;愿天上的父亲,安息珍重。
秋色
文/秦 牛
夏播苞谷成金玉,
春种青豇挂密弦。
陌径黄花遭暮雨,
目极物态梦昔烟。
人微安敢言国是,
墨浅闲吟自释然。
阔野寻金勤励志,
静覌秋色慢拨弦。
2025 -09 -06于扶风
.中元节思亲清-邹庆松
文/楊达
中元时节纸钱飞,
思念亡亲泪浸衣。
拜祭恩慈心向善,
敬尊家父义生威。
九三阅兵有感
文/李君
九三阅兵绝空前,
三军雄风震宇寰。
高科亮剑无人化,
新式武器敌胆寒。
军事实力是后盾,
咱们掌握止战权。
敌人挑衅来侵犯,
坚决消灭必打残。
2005年9月3日于楊凌
教子殊途
文/冯期武
躬耕墨砚与荆榛,
一径一途分果因。
溺爱纵如甜鸩毒,
严规砺作铁肩身。
庭前孟母三迁智,
帐外颜公五夜论。
莫待歧涂悲白首,
方知雨露本同春。
注解:1.首联(对比根源):以“墨砚”喻诗书传家,“荆榛”喻放任荒疏,揭示不同教育方式注定不同结局;
2.颔联(利弊剖析):“甜鸩毒”直指溺爱之害,“铁肩身”则赞许严教锻造的坚韧品格;
3.颈联(典范映照):化用“孟母三迁”的环境塑造智慧,与颜真卿“三更灯火”的勤学典范(《劝学》),强调言传身教并重;
4.尾联(警醒收束):以“歧涂(途)白首”呼应颜诗“白首方悔”,而“雨露同春”喻指教育本质皆出于爱,然方法差异终致云泥之别。
全诗通过典故对比、意象反衬,警示长辈:教育方式的选择实为孩子人生轨迹的奠基之笔,纵有舐犊深情,更需炼犊之智。
九三阅兵有感
文/康登科
阅兵阵势世人惊,
大国雄兵练出征。
重器展车扬国力,
和平共处世和平。
2025.9.5于扶风
中元节思亲
文/杨公劳
中元月半,
倍感思念。
父母音容,
历历再现。
虽有千言,
空对心谈。
养育之恩,
何时尝还?
天堂遥远,
望眼泪涟。
还做儿郎,
陪伴千年。
2025.7.15中元节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不止柴米油盐的琐碎,还有人间烟火中无尽的诗意
文/何俊锋
静坐在岁月的菩提树下,读自己亲历过的半世光阴,才发现自己从学会珍惜时间开始,就好像读懂了人生。一场细雨,就在三月的春光里,洗涤着新岁的枝叶。目送寒冬在缤纷的烟花里渐行渐远,喜迎暖春在一场春雨的深情里悄悄开始。它润泽着人间三月的花开,让万物萌发着勃勃生机,让我的热爱也充满着春天的花香。一曲云水禅心还在循环播放,我听不出好坏,也不为别的,只想让自己保持安静。一壶清茶,喝到无味也不舍得换掉,总感觉这一遍一遍洗涤心魂的茶,有着不一样的味道。
绿草浅浅,柳枝抽新,红花渐放,万物在早春的乍暖还寒里,蕴育着春天的温暖。静下心来,去写一段关于岁月的故事,让日子里多一些文字的墨香。当阳光落在文字上,生命瞬间就增加了一些暖意,我感觉这是一种灵魂的交融。穿梭于红尘陌上,一路上慢慢行走,心灵深处自然会有一些不愿触碰的柔软,也有花开成欣喜花落成叹息的骚动萦绕。我带着满腔的思绪,把流年静静的梳理,才发现,时光给了我无奈与苦涩,同样也赐给了我幸福与欢喜。随手掬一捧春天的阳光,去安静生命,温暖生活的寻常,愿一切美好都随春而至。
人生本就是一场得与失的较量,我必须慢慢的学会从容,懂得随遇而安,让内心渐渐的得以平静。回眸细看,岁月的纹路多少有些支离破碎,有人在光阴的长巷,拾捡起零落的记忆,而我喜欢在光阴的墙头,遥望一场不愿舍弃的从前。我把最好的年华交付给了时间。那些绝口不提的心事,裹满了时间的苔痕,铺在了往事的信笺上,沾满岁月的清幽冷静,落在了三月的春风里。愿每一个未来可期的日子,所有的美好都能环环相扣,所有的深情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愿花红柳绿里,有欢笑坠地,迟暮的时光里,有慈悲温柔。
这世间的书,熏染了我半生的年华,这世间的茶,温润了我的中年岁月,这世间的美,让我的灵魂有了栖息之地。一个回眸,便多了一道风景,一个转身,便多了一个故事。季节更替转换中风景依旧,世事变迁循环里沧海桑田。时光轮转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不止柴米油盐的琐碎,还有人间烟火中无尽的诗意。剪一段初春的时光,在忙闲相宜里,利用春天这一读书的好时节,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因为阅读是修心养性的最佳方式,我可以用书中的智慧,来滋养有趣的灵魂,意趣生活的丰盈,在烟火寻常里,用文字去追寻生命的诗和远方。
用文字满载新岁的欢喜,旖旎春天的绚烂,让心在四季迭变的风景里,感受岁月的冬寒,细赏光阴的春暖,沐浴夏日的青翠,赞颂秋色的诗情。拥悠悠的情怀读万卷书,携纯澈的心灵行万里路。让内心时时向暖,然后自信,自律,慎行,慎为的安生前行,努力让每一天的自己都优于昨天的自己。在流年的崭新处起笔,继续慢写岁月。用文字过滤外界的繁杂,渲染生命的画卷,舒展生活的寻常,保持一颗童心,做一个心有远方,安于当下的人。
心怀素简的赏花开花落的闲,观云卷云舒的美,灵魂越孤独,就越喜欢用文字感受生命里的所有。而指尖敲击出的每一个字,就变成了一半是爱,一半是人生。感谢那些让我生命变得丰盈的人和事,感谢那似水流年赋予了我生命丰富的内涵。起身,轻轻的推开一扇窗,没想到我竟推开了一个春天,不知什么时候,那院子里的茶花已经笑红了脸,它们笑得落英缤纷,也笑这三月的朦胧缠绵。在文字的国度里,将余生拈成花的模样,在那简静岁月里,淡淡的欢喜,浅浅的爱,活成最高版本的自己,去遇见更好的生活。
生琴国画新著见面会在西安举办
文/曲歌
今天上午,《生琴工笔写意作品精选》集出版发行见面会,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亲仁阁举办。著名书画家、《知青文坛》的文学艺术家、大学著名老教授和文学书画爱好者2 0余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本新作品集,汇集了生琴先生近五年来创作的国画作品8 4幅,她的山水画技法娴熟,意境深邃;花鸟画写意寄情,催人联想,幅幅作品从多侧面反映出作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崇敬和赞美。
在《生琴工笔写意作品精选》发布会上,《知青文坛》副主编、诗人刘志宏,西建大老教授协会会长王齐铭教授,中国新闻出版书协副主席、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陈五季主席,书法篆刻家、艺术评论家屈军强先生,西建大学医院原院长吴锡强,54中高中部同班同学代表周绪川,曾任《知青文坛》副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张龙凤,陕西师大二附中德才双馨的学长郑向东,《知青文坛》编辑陈彩贤等作了重点发言,对生琴先生的新著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大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集设计新颖,技法独特,作品淡雅,既是作者勤奋耕耘的结晶,又给书画界送来了阵阵清风。大家寄于厚望,愿她多出作品,多出精品,创作快乐,健康幸福!
陈五季、屈军强、吴锡强还为生琴先生赠送了书画祝贺作品和个人作品集。
生琴先生介绍了自己创作的生活经历和主要收获,阐述了书画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关系,她还对大家多年来的热情关心与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生琴,江苏苏州常熟人,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副研究员。她是《知青文坛》主编、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老教授协会会员、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美篇》平台文学领域优质作者。她喜诗词,长绘画,有诸多作品发表于网络文学、书画平台。
她曾出版诗集《半亩诗田》与《笔墨留韵》两部。《生琴画册——挥毫泼墨 心怀大自然》是作者诠释晚年生活的第一部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