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246
宋国军
三线精神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时期,是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精神的内容可简要表述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伟大的精神来源于伟大的运动,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十分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为巩固国防、抵御外敌入侵,以致后来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的军工三线建设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展开的,主战场是连绵起伏的沂蒙山区以及靠近沂蒙山区的泰(泰安)莱(莱芜)地区,沂蒙山区虽然自然条件不够优越,但属于革命老区,群众基础好。建设项目主要是枪、弹、炮以及引信、炸药的生产,属于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建设者的来源一是济南、青岛和烟台等大城市的优秀青年,二是转业退伍军人,三是兄弟厂矿的骨干,四是知识分子大学生等,都是“根正苗红”的人员,“好人好马上三线”。山东的军工三线建设无论在客观条件方面,还是主观能动性方面都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所孕育形成的精神,除了具有全国三线精神的普遍内涵,同时也有其突出的特征。
(一)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山东三线军工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具备生产能力,之后经过完善提高,一座座崭新的工厂在沂蒙山区落成。这些工厂不仅能够通过机械加工、火工装配、靶场试验以及库房周转等生产武器装备,而且还建立了职工医院、子弟学校、托儿所、职工俱乐部等后勤服务设施,一座工厂就像一个城镇,具备各方面的生产生活条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山东的十几个军工生产单位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武器装备生产计划,生产了一批批合格优良的军品,为国防科技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军工单位的建成也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起到了促进作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舍小家,顾大家”这些耳熟能详的赞语正是对三线军工人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固国强军的坚定信念
(三)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
在三线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建设初期,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协作付出很大努力。例如,在后勤保障方面,以当时三线单位最多的蒙阴县为例,在1965年三线建设进入蒙阴后,上级部门指示,要求蒙阴县做好有关物资供应。对此,1965年10月的《蒙阴县商业局关于三线建设有关物资供应问题的报告》中,在建厂地区成立蔬菜供应机构,供应三线厂矿需要。同样,经省卫生厅批准,“扩建岱崮医院,增设门诊1处,并从省人民医院和青岛医学院调来22名业务技术骨干,充实了该医院。坦埠、桃墟、野店、高都4处医院,原为公社医院,1966年适应战备需要,改为县分院”[3]。
山东三线企业植根于沂蒙大地,必然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滋润。通过参观考察、培训学习和日常交流,职工群众对沂蒙人民非常崇敬,对沂蒙山这方热土非常热爱,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在整个军工系统中,在一个单位内部,团结友爱、协作互助、服从组织、爱护集体蔚然成风,这样的事迹和故事有许许多多,不胜枚举。例如,1970年夏天,因连降大雨,造成山洪暴发,位于沂源县土门镇鲁山脚下的山东第一机械修配厂一个车间的设备安全受到威胁。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厂领导一声令下,干部职工踊跃奔赴抗洪一线,纷纷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疏洪抢险,避免了财产损失,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四)不断探索的创新勇气
山东三线建设属于国防科技工业,枪、炮、弹、药的生产科技含量比较高,特别是初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比较多。职工队伍中有许多是知识分子大学生,他们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在产品试制过程中,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进行了多次试验。当时,上级提出“四个当年”(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试制、当年投产)虽然有些激进,但是却鼓舞和鞭策广大军工战士奋勇开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土法上马,非标设备,工匠献技,外部求援……山东民丰机械厂等大部分单位都基本实现了“四个当年”,表现出来一种创新勇气,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国家三线建设进入调整阶段,军品任务锐减。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政策,多数三线企业开始“军转民”,“找米下锅”。这种形势下,山东三线企业积极贯彻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等不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根据各自的优势开发了许多民用产品。例如:缝纫机、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运输车等等。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产品虽然生产经营没能够坚持下去,但是积极探索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所走过的道路是值得回忆的,所付出的心血是值得赞颂的!
在“军转民”道路上,开拓创新的事例也有许多。例如:山东鲁光化工厂1983年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了建厂以来工程量最大的合成氨搬迁改造工程。大年三十,部分干部职工冒着严寒,坐着大卡车,自带食品,去潍坊硝铵厂拉设备,克服各种困难将设备运回。技术人员连夜加班,所有设备初四顺利安装就绪。整个改造工程仅用2个月时间,自行设计、自行安装、自行调试,顺利完成,为企业转型、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当前,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包括三线精神、人民兵工精神在内的所有中国精神必将引导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让我们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奋发进取,以实际行动创造优异成绩,迎接美好的明天!
附诗词一首:
七律·咏三线精神
峥嵘岁月刻痕深,三线昂扬壮士心。
凿洞架桥凭硬骨,埋名隐姓寄苍岑。
钢枪大炮惊天地,铁甲银鹰振古今。
热血浇成基石固,精神永驻伴松吟。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山东军工岁月——山东民丰机械厂(9381)实录【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
[2] 张彦.续敏.马国芝.山东三线军工精神的历史渊源与红色基因【D】山东工会论坛.第25卷第5期.2019年9月.
[3] 刘世彬.刘本森.山东小三线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1年。
作者简介
宋国军,男,1960年2月出生,原籍临沂市莒南县。1981年7月由临沂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山东红旗机械厂(5823厂)工作,先在职工子弟学校担任教师,后调入管理部门任中层干部,现退休。喜爱诗词,作品在中华《诗词月刊》等报刊多次发表。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